蔡壘磊:一個人一生中會有7~10次生命,這是一次新的生命,因為什麼

文:蔡壘磊

老人大都活不夠,所以保健品這麼有市場。

小年輕大都不惜命,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兩者之間,是經歷的生命次數,導致對生命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如果一個人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生活模式發生了變化,重要人發生了變化,心境發生了變化,一切都變化了,你覺得這是一箇舊人還是一個新人?

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一次新的生命,因為什麼都不一樣了。

大多數人一生,會有7~10次這樣的生命,如果你年紀還小,你可能並不認同。你或許只會將一個人分為“幼年期、求學期、婚後”這樣三次生命(最多加一個出校門後的單身期)。第一次生命最短,第二次生命稍長,第三次生命的時長是前面兩次生命加起來的好幾倍。

你覺得合理嗎?一個人一開始生命替換很快,常常一下子就進入了新世界,替換了新生命,後面就遇不到什麼替換生命的事兒了,就只是在最後這條生命裡“活著”而已——是這樣嗎?

不惜命,往往是對後續新生命的無知,總以為人生最好的體驗差不多已解鎖完成,於是當然夕死可矣。

我高中的語文老師曾說:

在我還像你們這麼大的時候,曾覺得一個女人若已經30歲了,最好的年華已經過去,那就提早把該享受的都享受完,然後欣然赴死就可以了。但我現在30歲了,我覺得自己活得挺好,而且比10幾20幾的時候更好。

生命的次數,只有剝離舊的,解鎖新的的那一刻才能知曉,且只能知曉+1,無法知曉後面還能+幾。

小年輕在拍拖的時候,總以為當下就是永恆,這個世界就這麼下去,兩個人也這麼下去,不會變,但其實時間真的很長。

本條也適合新婚夫婦,彼此總以為今天領證很甜蜜,明天做飯更甜蜜,撲通,後天成了聖誕節的火雞——在聖誕節前一天還在為自己身為一隻每天有人投餵的火雞而慶幸。

如果你現在已經100歲,你的人生通常已經度過了8到10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重要人都可能不同,工作內容和環境都可能不同,生活體驗都可能不同。

你還可能經歷科技的3~4次大變革,你甚至可能經歷過大的戰爭,以及主流貨幣的更迭等一系列年輕時覺得匪夷所思但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你回想起曾經那種“當下即永恆”的想法時,你會啞然失笑——那是多麼幼稚的時期。

但當我們還沒到度過幾個階段的年紀,我們通常不會認為人生有那麼多的階段,至少認為自己的人生不會有那麼多的階段。我們看著現在,覺得這一刻會永恆,我們的體驗也是,直到死去。

可人生的每個階段自有其生命力。

想要在自然生命終結期臨近時延續它的時間,是困難的——越到後期,每一秒鐘都會成倍放大,延續需要耗費的能量越高,因為延續階段生命意味著一成不變,這不符合人類能持續在此追逐到快樂和驚喜的天性。

所以很多人的婚姻會出現N年之癢,很多人會在做同一份工作N年後表現出倦怠——這時候新生命想要闖入的趨勢在增強,而舊生命的延續趨勢則需要你去刻意新增砝碼,延緩新舊交替的時間。

一位前同事說,自己明知道當下的這份工作大機率是自己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但就是想去外面看看其他可能性——這是新生命與理性的對抗。

這種對抗有時候是出於利益,有時候是出於符合社會普遍道德觀的安全感。

相應的,如果一個人因為某些原因順利地“辭舊迎新”,進入到了下一次生命,換上了新的社會角色,開始專注於新體驗,此時就無需耗費什麼能量。

因為任何階段的開始期總是自驅動滿滿,直到下一個終結期的臨近,你的倦怠、不捨和基於社會壓力想讓它延續的想法交織起來,讓你的生活再次變得沉重而步履蹣跚。

生命就是如此,產品、商業、職場、愛情、人生,無不如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