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朱祁鈺的陵墓究竟在哪裡?為何明代皇帝的陵墓都沒人敢碰?

在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有一片佔地面積大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皇家陵寢建築群,這就是著名的“明十三陵”,明朝十六代皇帝中,除了太祖、惠帝、代宗三人之外,其餘十三位皇帝都埋葬於此地。太祖皇帝是在南京應天府建立大明王朝並一統天下的,駕崩後就安葬在京師(南京)附近的孝陵;惠帝是因為“削藩”失敗,被四叔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成祖皇帝)發動“靖難”趕下臺,失蹤在燕軍攻克京師(南京)的大亂中,所以沒有具體的陵墓可查。而代宗皇帝朱祁鈺,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主角之一,他和他的六世族孫、光宗皇帝朱常洛之間,因為天壽山皇陵中的一處陵寢,產生了超越近兩百年的交集,而這也是我們要詳細為大家敘述的歷史故事

大明正統十四年(

1449年)二月,因為長期以來在“朝貢”、“互市”中產生的齟齬,導致大明和蒙古瓦剌部之間對立情緒越來越嚴重,並最終導致瓦剌首領也先率大軍入寇宣府、大同等邊鎮。當年才二十二歲的英宗皇帝朱祁鎮在親信宦官王振的鼓動唆使下,熱血上頭,想效法曾祖父太宗(成祖)皇帝當年五徵漠北的赫赫武功,以證明自己的天縱之才,於是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前提下就匆忙宣佈御駕親征,討伐瓦剌。

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六,英宗宣佈立兩歲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並以皇弟、郕王朱祁鈺為監國輔佐朝政,自己則親率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官員,並京營諸衛軍隊二十萬,號稱五十萬大軍,自京師(北京)出征,進擊瓦剌。

進軍途中,英宗無比依賴王振,

一切大權

均由其掌握。但是

王振

志大才疏,又

毫無軍政經驗,

依仗英宗的寵幸在軍中大發

淫威,

隨意發號施令,導致大軍無所適從,行動混亂。

軍民

伕役也不能忍受苛待,在半道紛紛

逃離,

因病餓重役而死去的軍民

屍骸

鋪滿道路

路,

剛剛出徵不久就軍

嚴重

不穩。

此後,英宗抵達大同,才發現敵情嚴重,瓦剌來勢洶洶,明軍已連遭敗績,邊關告急。所以毫無實際軍事經驗的英宗和王振張皇失措、不敢再提出塞作戰之事,急忙命令回軍。後撤

途中

英宗在王振的教唆下準備

繞道

王振老家

蔚縣

後來又

改道宣府

白白浪費時間,所以被瓦剌追兵趕上

。八月十四,

後衛朱勇所部抵擋不住瓦剌猛攻而全軍覆沒,行動緩慢的英宗和王振被圍困於宣府鎮懷來縣土木堡。

英宗被困後輕信瓦剌的議和詭計,下令出和談,導致明軍放鬆警惕,出營取水,瓦剌發動突襲,明軍大營頓時陷入混亂而無法組織抵抗,紛紛潰散,部分明軍投降,其餘四散奔逃。隨軍的勳貴大臣:英國公張輔、駙馬都尉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銘、王永和內閣大學士曹鼎、張益等,共計五十餘人戰死沙場,英宗本人被俘。罪魁王振在亂軍之中被憤恨的護衛將軍樊能錘殺。這就是改變了日後大明歷史的“土木堡之役”,大明社稷因此陷入傾覆境地。

正統十四年(

1449年)八月二十九,在情勢危急之下,以留守京師的兵部侍郎于謙為首,朝臣們聯名上奏孫太后,恭請太后降下懿旨,立監國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以凝聚大明軍民計程車氣,同時挫敗瓦剌以英宗來要挾大明的陰謀。孫太后同意了大臣們的請求,下旨立郕王為帝,同時依舊以英宗所立的太子朱見深為皇儲。

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郕王正式即位稱帝,改明年為景泰元年,他就是大明第七代皇帝——明代宗(景泰帝)。登基後,代宗奉“北獮”的兄長英宗為太上皇。

在代宗和于謙等主戰派大臣的齊心協力之下,從正統十四年(

1449年)十月初一到十月二十,明軍和南侵的瓦剌軍隊激烈交戰並守住了京師,打敗了瓦剌的入寇,君臣同心、士氣高漲,迫使瓦剌軍隊放棄入寇,裹挾著被俘的英宗撤返回塞外,大明終於度過了這場立國以來最嚴峻的危機時刻。

瓦剌撤軍以後,不甘心沒從大明撈取更多利益,於是在景泰元年(

1450年)六月間又挾持英宗南侵,直抵大同鎮邊牆外,謊稱把英宗送歸大明,讓人拿著英宗被迫寫下的書信要大同總兵郭登開城迎接。郭登知是瓦剌詭計,拒不開門,並策劃出兵強行奪回英宗。

瓦剌首領也先無奈之下,只得放棄訛詐大明,帶著英宗返回漠北,並派出使者向大明請和,聲稱可以送回英宗,請大明朝廷厚加金帛財物賞賜,以作為雙方交換條件。

景泰元年(1450年)六月,代宗派出使者:禮部侍郎李實、大理寺少卿羅綺、指揮使馬政等人,攜帶親筆詔書,前往瓦剌商議議和及迎回太上皇英宗事宜。

其實,出於皇權的排他性,代宗內心不願意兄長英宗返回,那樣的話自己的皇位將受到莫大威脅。所以在派出李實和羅綺等人出使瓦剌時,代宗只囑咐商談議和之事,沒有過多提及迎太上皇南返的要求,也沒有提厚贈瓦剌賜物以交換太上皇英宗。

因為大明使者前來談判時,只帶了少量賞賜給也先個人的金帛財物,沒有攜帶瓦剌上下以為的交換英宗的

“厚賜”,使得瓦剌想要狠狠敲大明一筆的念頭落空,也先大失所望,對大明使者態度也轉為冷漠,英宗南返之事幾乎落空。

第一次和談沒有達成後,為了避免落天下人的口實,代宗在景泰元年(

1450年)七月再派右都御史、鴻臚寺卿楊善出使瓦剌,繼續商議議和。但代宗沒有授予楊善詔書、也沒有下撥金銀財物作為贖回太上皇的贖金,僅僅以這一姿態敷衍群臣、略盡人事而已。

但讓代宗沒想到的是,年過六十的楊善在沒有獲取朝廷錢財、也沒有皇帝御賜詔書的情況下,出於回報英宗恩德、同時藉此時機一搏日後命運的的心思,居然變賣了自己的私人家產和田地,籌備了若干過得去的金銀財帛,抵達瓦剌之後輾轉騰挪,又發揮自身無與倫比的雄辯之才,在和也先的會面中一再辯解當年雙方產生齟齬的原因,把責任都推給王振和瓦剌一方的低階入貢使者,使得也先和瓦剌其他上層貴族消除了心中芥蒂,決心和大明重開互市,以交各自必須之物。

同時,楊善裝作不經意間奉承也先,稱讚他和其他瓦剌貴族善待被俘的英宗是仁厚之心、順應上天好生之德,自己歸國後要把也先等人優待英宗的事情告訴大明史官、寫入史書中、代代傳頌他們的仁德。又繼續吹捧也先等人是頂天立地、雄壯威武的塞外英雄,中原內地沒有人能與之相比。瓦剌諸首領在楊善的肉麻吹捧和精心忽悠下,飄飄然如成仙一般,樂不可支、自尊心得到大大的滿足。再加上楊善又準備了還算過得去的金帛財物,於是稀裡糊塗之下,也先就答應了楊善將英宗送還大明、雙方達成和議互市的請求。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二,“北獮”達一年之久的英宗終於獲得了自由,被也先放歸,踏上了返回大明之路。楊善侍候著太上皇一路披星趕月、日夜兼程加緊南返,終於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土木堡之變週年之日抵達京師,英宗從安定門入城,返回了闊別多日的京師。

代宗原本以為自己虛應故事之下,太上皇是接不回來了,誰知道弄巧成拙,楊善這個不領會君心的老頭子居然真的把太上皇迎回了京師,心中的膈應和不滿就別提了,但在表面上代宗卻不能表現出嫌隙和厭煩,於是只能捏著鼻子強忍下來,並親自出皇宮東安門,迎接兄長

“北迤”迴歸。兩兄弟見面時,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情景很是感人,兄弟之間熱淚盈眶,相互噓寒問暖,兄友弟恭的場面讓人感動。但實際上雙方內心裡是怎麼樣的感受,那外人不會知道,自己領會一下意境得了。

英宗返京之後,被代宗安置於南城的南宮之中,明面上尊為

“太上皇”,實際上就是個高階囚徒而已,毫無人身自由,被軟禁在這小小的天地裡,生活窘迫艱難。而代宗在疑心作祟之下,對兄長居住的南宮加派諸多守衛、時刻提防、處處限制,生怕兄長會捲土重來,奪走自己的皇位。英宗就在這種被人猜忌、惶恐不安的情況下,度過了六年多的軟禁生活。

對歸來的兄長嚴加防範、以免皇權旁落之後,代宗還有一塊心病沒有了結,那就是儲位之事。原本代宗就是趕鴨子上架,在土木之變後緊急登基的,登上皇位後立即面臨瓦剌入寇的危急局勢,當務之急是要守住京師,打退瓦剌來犯之敵,所以孫太后立代宗為帝的懿旨中,要以英宗出征時所立的皇太子朱見深繼續為皇儲的意見,代宗其實是沒有什麼異議的,京師還不知道守不守得住,自己的皇帝能當幾天都不知道,這些細枝末葉的事情就不要糾纏了,集中精力打贏京師保衛戰再說。

幸得天佑大明,在代宗和于謙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

明軍得以擊退瓦剌,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穩定了朝野,保住了社稷,代宗的皇位也得以穩固。於是,位置安定了的代宗開始考慮起皇位的傳承、儲位的更替等自身切實利益了。

代宗還是郕王的時候,就有了親生兒子朱見濟,等火線登基後,因為局勢緊急,所以依舊以英宗的皇太子朱見深為儲君。等到打退瓦剌、大明江山轉危為安時,代宗就漸漸不能容忍儲君不是自己的親子、帝系傳承轉不到自己一系這個鬧心事了。尤其是景泰元年(1450年)太上皇南返並被自己軟禁於南宮後,代宗更加堅定了儘快更換皇太子的決心,如果儲君不改易,那麼自己這個皇帝就是無根之主,無論當初為社稷、為朱氏宗族建立多少功業、做出多少貢獻,統統只是一世煙雲而已。如今的皇太子不是自己的兒子,多年後自己薨逝了,大明皇位又將再次轉回兄長一系。而皇太子登基後必然尊崇生父英宗,自己不過是新君的叔父,在新君心中,只是代替他們家暫時掌管大明江山若干年,一個過客而已。

尤其是代宗自己是如何對待南宮中的太上皇,那態度和待遇是人盡皆知,皇太子心裡怎麼會沒有怨言,假如以後自己駕崩,皇太子登基了,那自己身後的待遇和史書中的評價可想而知。為了避免辛苦得到的皇位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代宗絕不能放任大明的皇太子、自己的繼承人依舊是太上皇的兒子這種情況出現。

景泰二年(1451年)七月初一,代宗在上朝接見群臣、處理完政務之後,退朝之時貌似不經意地隨口說:“明日是東宮的生日。”正準備恭送皇帝返回後宮的朝臣們盡皆愕然,莫名其妙,其中首輔陳循下意識地回答:“東宮生日,不是十一月初二麼?”代宗聽見後滿臉不高興,拂袖起身,一言不發地回宮,留下一群面面相覷的輔臣。

這沒頭沒腦的一問一答,其實就是代宗準備易儲前對輔臣們的試探:七月初二是代宗獨子朱見濟生日,而十一月初二則是現任皇太子、太上皇長子朱見深的生日。代宗以此作為投石,來試探輔臣們的態度,以便做出進一步行動。

為了達到更換皇儲的目的,代宗此後多次在朝會中或明或暗的示意諸臣,要他們上表奏請更換儲君,同時為了取得輔臣們的支援,代宗還做出了皇帝給大臣們行賄的千古奇聞:給全體內閣成員送錢,其中首輔陳循賜黃金五十兩,其餘輔臣賜白銀一百兩,然後再派心腹太監私下到輔臣們的府中徵求易儲意見,要求他們即使不主動上疏請求易儲,也不要在其他人上疏易儲時出言反對。

至此,代宗易儲之心被天下人所知,但是圉於儒家宗法制度和忠君報國思想,諸臣們還是不願意附和代宗的易儲心思,朝中支持者寥寥。另外,代宗的皇后汪氏,也堅決反對丈夫的易儲行動,多次苦勸代宗不要改立皇太子,以免遭人詬病,留下身後惡名。因此代宗對汪皇后厭惡疏遠,在準備更立皇儲的同時也逐漸有了廢立皇后之心。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廣西思明州土守備黃厷因為想竊取族弟的土知府之位,謀殺了族弟一家,被人告發而下獄。黃某人為了活命,於是迎合代宗的易儲之心,上疏提出永固國本事,請求皇帝改易皇儲,以固大明國本。代宗得到黃厷的奏疏後激動萬分,拍著椅子扶手感嘆說:“不想萬里之外,乃有此忠臣!”立即赦免了他的罪名,並把奏疏下發內閣讓諸臣討論。

閣臣們接到代宗轉批的

厷奏章後,

眾皆驚愕

”,不知所措,但當初又接受了皇帝的“重賄”,不好直接封駁,於是把奏疏轉交禮部,由禮部尚書

胡濙

左侍郎

侍郎薩琦、

右侍郎

鄒幹

負責召集六部九卿、在京勳臣等,集中

討論

易儲

提議

。廷議中,諸臣都覺得易儲不可行,但是為了不出頭得罪皇帝,所以沒有人敢於第一個發言反對,大家都在遲疑不決。

這個時候,被代宗派來

“列席”廷議、探查諸臣態度的心腹宦官、司禮監太監興安拍案而起,大聲說:“東宮易儲、勢在必行,贊同者畫押即可,不同意者可免畫押,何以猶豫不決也!”其中威脅含義顯露無疑。

這種情況下,誰敢出言反對易儲,於是廷議結果是諸臣都同意易儲,並在當天由禮部尚書胡濙、魏國公徐承宗、寧陽侯陳懋等人領銜,共計文武大臣九十一人聯名上疏,向代宗奏請更立皇太子:“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此三代所以享國長久也。惟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今黃厷所奏宜允所言。”

景泰三年(

1452年)五月初二,在得到了朝臣們的奏疏支援後,欣喜無比的代宗召開大朝會,公開發布易儲詔:“

父有天下傳之子,斯固本於萬年

”,正式立皇子朱見濟為皇太子,改封前皇太子朱見深為沂王,出居沂王府。同時,以“無子失德”的理由廢皇后汪氏為庶人,改立皇太子生母杭氏為皇后。這樣,經過兩年的努力,代宗皇帝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將大明儲君改為自己的親兒子朱見濟。

代宗煞費苦心地使盡了手段,終於把親兒子扶上了儲君之位,原本以為大明江山將會在自己這一系代代傳承、父子相繼、千秋萬世,沒成想樂極生悲,朱見濟不過才當了一年半的皇太子,就在景泰四年(

1453年)十一月患病不治,年幼夭折了,諡號“懷獻太子”。而代宗只有懷獻太子這一個獨子,當初自己費盡心機、殫精竭慮,才達成目的立他當了皇太子,沒想到兒子福薄,早早就病夭,這簡直是如晴天霹靂,將代宗身心擊垮。而失去了愛子的杭皇后也

深受打擊,一病不起,纏綿病榻多年之後於景泰七年(

1456年)二月薨逝於京師。

按照皇室傳統,大明皇帝的身後陵寢要在昌平天壽山南麓皇陵區選址,之前太宗(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宣宗的景陵都修造於此。如果沒有土木之變,英宗的陵墓也會在此選址建造,但一是當年的英宗還年輕、沒有急於修造陵墓,二是英宗皇后也在世,不需要建陵,所以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英宗出征被俘時,也沒有修造皇陵。

代宗登基後,和兄長英宗當年的情況一樣,不需要匆忙修建陵墓,所以他的皇陵一直沒有動工。但到了景泰七年(

1456年)二月,杭皇后薨逝後,就必須修造陵墓安葬皇后,並作為自己百年後的安身之所,所以代宗在這一年下詔命欽天監在天壽山下挑選吉壤,作為自己和杭皇后的百年後陵寢。

按照陵寢“昭穆制度”,後世子孫陵墓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都要以始祖之陵為中心,以“左昭右穆”、“左子右孫”的儀制有序建造,一一相對。大明皇室的始祖是太祖皇帝,但是他的陵墓孝陵在南京,而大明京師已經搬到了北京,後代皇帝駕崩後,如果歸葬南京,時間、財力、人力、物力都承受不起,所以自太宗(成祖)開始,大明皇帝都是就近安葬在京師(北京)附近的昌平天壽山南麓。自太宗(成祖)始建長陵開始,仁宗和宣宗的陵寢都嚴格依照“昭穆制度”,一左一右修造在長陵兩側,其中仁宗的獻陵在左,宣宗的景陵在右,完全符合“左昭右穆、左子右孫”的儀制。

作為仁宗的孫子,宣宗的兒子,代宗的陵墓自然也需要依照

“昭穆制度”,在仁宗獻陵之左擇吉地修造,所以在得到代宗的詔命後,欽天監就馬上行動,在天壽山南麓、仁宗獻陵左側找尋吉地,作為代宗和杭皇后的身後陵寢。最終,在獻陵左側大約一里處,欽天監找到了一處上好吉地,作為初選地址上報給代宗。代宗看過地勢和風水草圖後同意了欽天監的意見,命工部會同天壽山守陵護軍立即開工,為自己和薨逝的杭皇后修造合葬陵。

經過四個月的修造,至景泰七年(1456年)六月陵寢完工,當月杭皇后被安葬進地宮,此時代宗尚未駕崩,所以陵墓沒有取名,以“壽陵”為代稱。據史料記載,代宗的壽陵“建築雄偉,明樓高聳,可與長陵、獻陵相擬,猶勝景陵。”就是說代宗壽陵修造得很高大、氣派,和太宗(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差不多,比宣宗的景陵更宏偉(而這座宏偉陵墓,原本是應該屬於英宗的,如果他沒有土木之敗的話。)

此時的代宗,由於皇太子和皇后先後去世,自身又沒有繼承人,導致心理開始變得扭曲,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就嚴厲打擊處置那些建議他重新立儲的臣子,以壓制朝野中越來越多的

“復立沂王”之議。這使得代宗逐漸失去了那些注重儒家禮法制度的臣子們的信任。

從景泰五年到景泰七年(1454-1456年),代宗一直在為了生出兒子而不懈努力,但就是遲遲生不出兒子,這始終是代宗的最大心病。越急越生不出,越生不出越急,在這種惡性迴圈之下,代宗終於在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御體違和”,而且病情逐漸沉痾,最後竟發展到“不能起榻”的嚴重地步。

景泰八年(

1457年)正月十一,輔臣們入宮向皇帝問安,見代宗一副病入膏肓的狀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龍馭上賓了,唏噓之下不得不向代宗再次諫言立儲,但是代宗沒有回覆。

在皇帝即將駕崩、而社稷國本未定的莫測情況下,以武清侯石亨、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太常寺卿許彬、

前軍都督府右都督

張軏

司設監

太監

曹吉祥等人為首,一幫別有用心的內外文武大臣為謀取大功決定鋌而走險,發動政變,迎太上皇朱祁鎮復位,從而奪取

“擁立之功”。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夜,石亨、徐有貞、

張軏

等率各傢俬兵合計千餘人,直驅南宮,奉在此已經等待了六年多的太上皇登輦,由眾人簇擁著疾馳往皇宮而去。在曹吉祥的內應之下,太上皇順利進入皇宮,於正月十七清晨登奉天殿,親口向入宮參與大朝的文武百官宣佈復位,就此重回闊別七年多的皇位,這即是大明歷史上的

“奪門之變”。

此時,代宗躺在深宮中的病榻上,已經氣息奄奄,聽聞英宗復位後,只是木然地說了:

“好,好!”兩聲,便不再開口說話了。

英宗在復位後,改景泰八年為天順元年,並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廢代宗為郕王,遷居西苑。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唆使下,英宗殺害了當年保衛京師的功臣于謙等代宗的重臣,把代宗的首輔陳循革職充軍,其餘閣臣削職為民,代宗的心腹興安等內廷太監也一一處死。

而當年歷經千辛萬苦、憑一己之力把自己從瓦剌迎回大明的功臣楊善,英宗自然沒有忘記,將其從左都御史直升為禮部尚書,並額外加授奉天翊衛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一千二百石,賜丹書世券。

天順元年(

1457年)二月十九,復位一個月零兩天的英宗在猶豫許久後,終於下定決心,密令親信、內官監太監蔣安夜赴西苑,把廢為郕王的代宗用錦帛活活勒死在寢宮,以消除隱患,代宗去世時,年二十九歲。他死後,英宗賜了個“戾”字惡諡,稱其郕戾王,沒有葬入半年前剛剛修好的昌平壽陵內,而是勉強以親王之禮安葬在西山。

而天壽山南麓代宗自己的壽陵,被英宗在天順元年(1457年)五月十一下詔命工部尚書趙榮率長陵、獻陵、景陵護衛陵軍五千餘人加以拆除,其地面建築全部摧毀,夷為平地,地下的玄宮和安葬其中的杭皇后屍骨如何處置,史料中沒有記載,不過按照英宗詔令中“盡毀之”的命令,估計也是一併毀去了。從此,天壽山下這座原本雄偉宏大的皇家陵寢瓦礫滿地,草木叢生,一片荒蕪淒涼景象,天壽山的皇陵護軍稱這裡為“景泰窪”。

天順八年

(1464年)正月,英宗駕崩,臨終前遺命皇太子朱見深(即後來的憲宗)為自己在天壽山皇陵內選擇吉地,並特別囑咐不得使用被毀的郕王壽陵原址。憲宗登基後為父皇挑選萬年吉地,最後在離“景泰窪”大約一里半的地方修造陵墓,作為父皇的陵寢,即英宗的“裕陵”。

此後,隨著歷史長河的不斷流淌,天壽山皇陵內先後修造了憲宗的茂陵、孝宗的泰陵、武宗的康陵、世宗的永陵、穆宗的昭陵。歷代皇帝在建陵時,均下意識地避開了“景泰窪”這個原本是上佳吉壤、最終卻一片淒涼的不詳之地,紛紛在天壽山其他各處修建陵寢,甚至違反了“昭穆制度”也在所不惜(憲宗、孝宗、武宗等陵都是位於長陵左側昭位,穆宗的陵寢甚至位於神道左側,沒有在天壽山南麓建陵。)

代宗薨逝一百二十七年後,萬曆十二年(

1584年),是大明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間。這一年,二十二歲的神宗為自己開建百年後的陵寢,他沒有選址已經擁擠不堪的天壽山南麓,而是在皇陵神道左側、緊貼著父親穆宗的昭陵附近擇地建陵。六年後,萬曆十八年(1590年),陵寢完工。

萬曆十年(

1582年),神宗的長子朱常洛出生,這個兒子是在意外的情況下到來的,神宗其實不大喜歡這個長子。而萬曆十四年(1586年)神宗所寵愛的妃子鄭氏生下了神宗的第三子朱常洵後,愛屋及烏之下,神宗對他鐘愛異常,關懷親近之情比對長子朱常洛的態度強過萬倍。朱常洵稍長後,神宗就和鄭貴妃偷偷

到大高玄殿盟誓,

約定立朱常洵為儲君,並將御書誓冊禱告上天之後存在玉匣內,交給鄭貴妃保管。

但廢長立幼,不符合大明祖制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定,也公然違背了儒家宗法倫理的原則,這使得受傳統儒家

法薰陶多年的文臣們堅決反對神宗的這一舉動。文臣們出於維護儒家道統、督促皇帝敬天法祖的目的,不斷上疏規勸神宗,以使其改變主意,遵循儒家法度,順應祖制、早定國本。

而神宗以皇帝之尊、社稷之主的身份,怎麼可能輕易就被文臣們所約束和限制,明面上雙方是糾纏於立儲之事,其實是文臣們想要和皇帝爭奪話語權,作為皇帝的神宗對於臣子們的冒犯惱怒不已,堅決不同意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從萬曆十四年(1586年),首輔申時行上疏,請神宗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早定國本”開始,皇帝和文臣們之間圍繞著“冊立皇太子”之事,相互對峙、激烈交鋒,歷時達十五年之久,這即是後世所說的“國本之爭”。

為了維護儒家

“忠義道統”,十五年間大明的文臣們鍥而不捨窮追此事,前赴後繼,和神宗展開了長期的對抗,即使被貶官遠竄、削職為民、乃至遭受廷杖都在所不惜,搞得神宗一次次怒氣迸發、龍顏大怒,又一次次無可奈何,只得用敷衍拖延之策來應對文臣們的諫言和規勸,十分狼狽。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與文臣們拉鋸交鋒了十幾年的神宗,終於心力交瘁,也領教了祖制、宗法的威力,自己隨心所欲更立儲君的願望看來是辦不到了。於是,氣餒的神宗只得勉強答應了文臣,在這一年冊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文臣們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歷時十五年的國本之爭,也就此落下帷幕。

朱常洛雖然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在之前那十多年的

“國本之爭”中,他因為不得父皇喜愛,和有意的冷淡疏遠,導致長期抑鬱惶恐、性格敏感、行為謹慎,對外時時保持低調、懦弱、謙卑的心態,導致未老先衰,不到三十歲時就顯現出身體過度衰老,性格膽小怕事、遇事自我封閉的不健康狀態。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五十八歲的神宗因病駕崩,皇太子朱常洛經過二十年漫長等待,歷經了多少驚濤駭浪、跌宕起伏的險惡歲月,終於熬過暗淡的儲君生涯,擺脫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刻擔憂、朝不保夕的生活,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初一繼位為帝,這即是大明第十四代皇帝——明光宗。

即位之初,光宗頗有一番振作舉動,神宗在位時期的

礦稅、榷稅

弊政都被光宗下詔罷除,

內閣、六部、諸司各處因神宗怠政而缺額未補的職位全部

增補

到位,大明中樞得以正常

運轉

遼東、西北各邊鎮積年所欠餉銀也都由內帑補足,以利邊防鞏固。從這些舉措可以看出,新登基的光宗確實是想扭轉萬曆中葉以來因神宗怠政而而千瘡百孔的大明危局,振作頹廢的大明朝政的。

但光宗自青年時期開始就心情壓抑、性情敏感,並由此導致身體羸弱、容易被外病侵蝕,已經未老先衰,幾乎離不開藥石治療了。再加上神宗駕崩後光宗以嗣君身份舉哀致祭,必須親自主持繁瑣的葬禮和祭奠禮儀,過程繁縟冗長,十分辛苦。而且典禮之中不便隨時用藥,所以光宗身體更加虛弱不堪。

根據《光宗實錄》記載,光宗即位後,就曾經親口說過:

“朕感寒症、經年調理尤未愈;值此皇考、皇妣相繼大喪(光宗嫡母、神宗皇后王氏也薨逝於萬曆四十八年),典禮繁縟,悲傷勞苦,朕不進藥已兩月餘,身體大損也。”這說明了光宗在繼位前就身體虛弱,需要藥物長期養護,即位前後又因為連續參與主持嫡母王皇后和父親神宗的葬禮,導致無法正常服用藥物治療疾病,身體損害極深的事實。

與此同時,在光宗繼位之後,當年因

“奪嫡”之事和光宗積怨頗深的神宗寵妃鄭貴妃(已經升級為皇太妃)心中十分擔憂和害怕,唯恐光宗成為皇帝后會報復自己,為了向皇帝示好和示弱,鄭氏給剛剛登基的光宗送去了自己宮裡的八個美女,以服侍其日常,並表示敬畏拜伏之意。

光宗翻身做主其實還沒幾天,之前為皇太子時的低調、懦弱、謙卑的心態還來不及調整,在突如其來的美色引誘下,自然把持不住,於是乎毫無節制地“夜夜笙歌”,本來就虛弱不堪、千瘡百孔的身體迅速透支,登基後不過十來天,就病勢沉痾,臥床不起了。

重病中的光宗為了保命,病急亂投醫,不加檢視效果就誤服了內臣崔文升所進瀉藥,以及鴻臚寺丞李可灼奉上的“仙丹紅丸”,使得病情更加雪上加霜、無可挽回。至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三十,即位不過二十九天的明光宗朱常洛,還沒有來得及真正享受權柄在握的滋味、天下至尊的威嚴,就在油盡燈枯的無奈之中溘然長逝了,年僅三十九歲。臨終前,光宗強撐病體,把皇長子朱由校託付給奉詔進宮的英國公張惟賢、內閣首輔方從哲等重臣,命諸臣輔佐皇長子登基,承繼大統。九月初六,皇長子朱由校在輔臣們的擁戴下於奉天門繼位,即大明第十五代皇帝——明熹宗。

光宗僅僅在位二十九天就駕崩了,生前也沒有為自己卜吉壤、修建壽陵。而此時,一個多月前駕崩的神宗還沒有入葬早就修建好了的陵寢

——定陵,靈柩還擺放在乾清宮,以待移葬天壽山。本來皇帝駕崩後的國葬典儀就繁瑣無比、過程冗長浩大,耗費錢糧不可計數。現在神宗的葬禮還沒結束,光宗又突然駕崩,需要安排葬禮典儀,這讓大明朝廷上下頭疼不已,本就捉襟見肘的國家財政更加告急,戶部三庫即將見底。而給皇帝挑選合適吉地也是一個細緻嚴肅的過程,不能隨隨便便就胡亂指定,這讓新登基的熹宗著實憂慮不已。

泰昌元年(1620年,這一年八月前稱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後稱泰昌元年)十月,熹宗主持儀式,將皇祖神宗皇帝、嫡祖母孝端皇后(神宗皇后)、祖母孝靖皇后(光宗生母)合葬於定陵。之後,熹宗下詔命欽天監儘快在天壽山皇陵區為父皇光宗和早逝的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挑選吉壤,修造合葬陵寢。而當時天壽山皇陵區內上佳吉壤已經不多(此時陵區內已經先後葬入了十位皇帝,擁擠得很),欽天監短時間內無法尋找到上好之地用於安葬光宗,為了不使大行皇帝久久不得入土為安,禮部、欽天監、工部諸司在商議後,向熹宗上疏,請求將一百六十三年前被毀去的原代宗皇帝壽陵所在處“景泰窪”作為光宗的萬年吉地,加以平整清理後,修建陵寢,安葬光宗和兩位皇后。

為了說服熹宗,欽天監和禮部還特別向熹宗進言,說此地位於天壽山南麓下,緊鄰仁宗的獻陵和英宗的裕陵,距離成祖的長陵也不遠,確實是風水寶地,地勢極好,當年陵寢被毀,實在是代宗無福消受,並不是風水氣運問題。而熹宗聽完奏疏、並御覽了預定地址的草圖後也很滿意,同意把

“景泰窪”清理改建後,作為父皇光宗的陵寢加以修建,還賜陵名為“慶陵”,並從內帑中撥付一百五十萬兩作為修造費用。

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十九,慶陵正式動工,三月,地下玄宮開建,至七月二十九完工。九月,熹宗主持儀式,把父皇光宗皇帝、嫡母孝元皇后、生母孝和皇后安葬進慶陵地宮中。之後,慶陵的地面建築繼續修造,至天啟六年(1626年)才最終完成,其形制採用了穆宗的昭陵和仁宗的獻陵儀制,所以十分精美宏大,在天壽山下的歷代大明皇帝陵寢中屬於上等規制。荒廢了一百多年的“景泰窪”,也因為光宗皇帝慶陵的“鵲巢鳩佔”,變得肅穆森然、光潔齊整,松柏參天,恢復了它“上佳吉壤、風水寶地”的原來面目,成為後世昌平“明十三陵”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是長眠於慶陵地宮內的光宗,和安臥在西山景泰陵內的代宗,所不能知曉的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