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詞是怎麼寫出來的?李白詩的背後竟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很多人認為李白詩寫得好,是因為無與倫比的天賦,其實並非如此,他不僅是個天才,還比常人更加地努力刻苦,畢竟我們都聽過李白小時候“鐵棒磨成針”的勵志故事。

至於名師,不論是道士司馬承禎、亦或劍聖裴旻,以及數術第一的趙蕤,都在與李白互動的過程中,將自身的獨特氣質傳遞給了這個天縱奇才,因而催生出中國文化史、乃至盛唐詩歌史上獨一無二的詩酒劍仙李太白!

(一)道士司馬承楨

想來那是一千多年以前的某年春天,李白被被春天的風和日麗所感染,無緣由地想起了六年前遊歷時見到的那個道士,他叫司馬承禎。

這可真是一個仙風道骨的人,像極了俗世之中能見到的神仙模樣,身為道士,卻是帝王師,年高德劭,名望達到了極致。而此時的李白,則是剛剛仗劍出蜀、辭親遠遊之時,不經意的一次偶遇,徹底激發了李白詩歌藝術中自帶的縹緲仙氣。

開元十三年,司馬承禎路過江陵,李白碰巧也遊歷至此,聞訊即專程拜訪之。司馬承禎見李白不僅氣宇軒昂,詩作更是。於是讚歎不已,稱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並且以自己的深厚道行打包票,說李白有“仙根”。

這一誇不要緊,李白本身就自覺身世不凡,這下被大宗師承認,無異於堅定了其創作信心,於是當即寫下《大鵬遇稀有鳥賦》,李白以大鵬自比,以稀有鳥比司馬承禎,抒發了自己的宏偉志向以及得遇知己的歡欣。

不僅如此,李白還表示要跟隨司馬承禎一起神遊八極,即所謂的“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當時的唐朝以道家為尊,李白此舉可能有“終南捷徑”之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與司馬承禎結為忘年交、互有詩賦往來的過程中,道家出塵飄逸的特質已經深深融入李白骨血之中。

而真正為李白冠名“詩仙”的,則是“四明狂客”賀知章,在他四十三歲那年,讀了李白的《蜀道難》之後,發出了幾乎與司馬承禎一樣的驚歎:

“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聯想到李白母親夢長庚(太白金星)入懷的神異說法,李白謫仙人之名從此揚名四海。

(二)劍聖裴旻

如果說司馬承禎為李白注入的是仙氣飄飄,那麼大唐劍聖裴旻則給李白帶來了沖天的殺氣。比起以往我們印象中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少年時候李白文武兼備,足以自傲。

“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

這麼看起來,似乎李白接觸劍術甚至還要早於文章,當然李白的劍術也並非是閉門造車的野路子,他的師傅裴旻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教的弟子,雖然沒法在劍術上超越自己,卻最後憑藉了詩歌與自己並列唐之三絕(李白的詩,裴旻的劍,張旭的狂草)。

裴旻的劍術到底有多精妙?

據說在裴旻母親過世後,曾邀請大畫家吳道子為母親作畫。於是乎,兩個不同領域的佼佼者,便有了這次傳世的因緣際會,我們也得此機會一窺究竟。

吳道子特意要求裴旻“舞劍”,以啟發自己作畫的靈感。

“馬走如飛,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

這段對於裴旻劍法的描述,出自唐代的《獨異志》,可以說是電閃雷鳴、特效十足。當然,別以為這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細看裴旻履歷,便知道這劍術並非僅具觀賞性,還是劍身染血的殺人技。長期鎮守北平郡的裴旻,主要負責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在與契丹、吐蕃等勁敵交手過程中,屢立戰功。如此淬鍊出的劍術,絕對沒有人敢輕易拭其鋒芒。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這首貫休和尚、拍一方諸侯而且是將軍錢繆的馬屁,不如放在裴旻身上更為合適。可以說,後來官至金吾衛大將軍的裴旻,他的殺氣之中充滿了一股馬革裹屍的鐵血意味。

李白繼承了裴旻的劍術,成為了大唐第二劍客,但孕育出的殺氣卻與師傅大相徑庭。

他的骨子裡深藏著的,則是由戰國延續至盛唐的任俠之氣,從“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到“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從仗劍殺敵到功成身退,李白眼裡的自己,文能提筆書寫盛唐,武能御劍安定天下!

當然,這種殺氣也被帶到了他的其他詩裡,所以無論什麼情緒,李白都喜歡釋放到極致,尤其愛用“殺”字。

愁便“

愁殺盪舟人

”,笑便“

武陵桃花笑殺人

”,狂便“

狂殺王子猷

”,醉便“

醉殺洞庭秋

”。

讀著這些快意恩仇,就像是心底永遠有一個鮮衣怒馬的少年,在春風裡恣意馳騁,好不快哉!

(三)縱橫士趙蕤

在仙氣飄飄與劍氣凜然之餘,第三股氣質則得益於一個對李白來說非常重要的人。

“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自古仕、隱二途,本就有著全然不同的價值觀、生命情調、或是國族信仰。可以說,熱中是一個絕大部分唐代詩人都難以迴避的狀態。放在李白身上,則尤為明顯。以至於後來,他的一生都在入世與出世、修道與做官之間左右為難。

而親自為李白種下這顆矛盾種子的,可能正是趙蕤。

出身世代宗儒之家的他,當其之時,高宗治世,及至武后專權,篡唐自立,大開殺戒。整個朝堂之上風雲波詭雲翳,多少人凌晨衣冠錦湊,至夕卻身死族滅。

趙蕤本就是一個視天下時事恆處於齊桓、晉文之後,楚莊、秦政之前的縱橫之士,在他的心目中,無論朝代如何更迭,都必須以一套奇強鬥變的操縱之術來攻掠謀取。

於是攜妻子月娘隱居戴天山,一面冷眼旁觀,一面著成《反經》。當然,《反經》可不是什麼謀反之經,“反”之一字,取於《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一句,有臨界變化之意。《反經》的定位是縱橫學,而縱橫術又叫長短術,所以《反經》又叫《長短經》。

李白為什麼要學縱橫術?因為他有兩個理想。

在《錢徵君少陽》詩中他說:“

秉燭唯須飲,投幹也未遲。如逢渭川獵,猶可帝王師

帝王師可謂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因為這意味著整個統治階級,整個社會對自身價值、自身尊嚴的高度認同。

退而求其次,如果實在做不成帝王師,做個宰相自己也是能夠接受的。

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

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知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

這種類似於一步登天的節奏,是正常科舉流程無法做到的,而縱橫術或許可以。

而趙蕤也明白,自己或許註定將要老死於蓬草巖穴之間,身名兩埋沒,功業一荒蕪。但玄宗皇帝上臺的玉宇澄清、一系列措施卻足以讓這個天資秀逸而不耐熱中的李白,在功名場上出人頭地。

或許,眼前這個後生李太白,將會帶著自己的魂魄,揚長直入大唐帝國的殿堂。但是,李白的天性還是摧毀了所有。

他無法一面狂傲無比目空一切,卻又回過頭來小心翼翼跪舔權貴。因為“不屈己、不幹人”、“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縱橫名士風采早已屬於過往,平交王侯、笑傲權貴,才是李白的本色,也是他永遠無法遏制的天性。

直到晚年,一次看似能夠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終於來臨,缺乏政治判斷力的李白,才會立馬陷跳入了他此生最為痛苦的泥潭。

當永王派人幾次三番來找他時,李白儼然把自己當成諸葛亮。畢竟當時諸葛亮出山,是因為劉備的三顧茅廬,而今永王也來了三次。所以李白很開心,就去了。那一瞬間,李白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自己就是管仲、樂毅、諸葛亮和謝安的結合體。

他提筆道: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別人都知道永王要謀反,都看得出永王要完蛋,但李白偏偏還要輔佐永王,還要“為君談笑淨胡沙”,還要“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朝廷沒有把李白給砍了,大概是看了唐玄宗的面子。

政治立場正確,大過一切。君不見,李白的小子輩李商隱,一生就在牛李黨爭的漩渦中被搞得暈頭轉向、抑鬱而終。政治是隱秘的,是殘酷的,是變色龍與蜘蛛網,是察言觀色俯仰沉浮,是陰謀詭計皮裡陽秋,而這些,李白一樣也沒有。

屬於李白的是“明月直入、無心可猜”的天真,而天真恰恰是政治的大敵,會把你吞噬的骨頭渣都不剩。永王叛亂之後,李白被流放夜郎,政治生命走到了盡頭,又過了五年,便傳來了他的死訊。

據說,他是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而後騎鯨直入青冥,回到了謫仙人最初的地方。

生命本就是一場久病,至死不愈。

聽過了、見到了、遇到了、嘗試了,就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