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這場研討會吸引15位院士“重磅參會”

研製出新型二維電子器件,突破傳統半導體器件的“極限尺寸”;發明一種新型氮化鎵基功率開關電晶體,實現世界領先的導通“超低損耗”……近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積體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安徽大學舉辦,研究院的多項成果“亮相”。同時,這場研討會還吸引了國內相關科研領域的15位院士 “重磅參會”!

突破傳統半導體“極限尺寸”

研究院產出多項成果

當前,國家把發展積體電路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將積體電路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等作為重要研究方向。

在2021年,安徽大學按照“1+1+N”思路,建立積體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研究院為全校共享、面向社會開放的產教研融合實體機構,並獲安徽省“三重一創”“一事一議”2億元經費支援,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藉助“科學中心”這一國字號平臺,研究院也加速匯聚高層次人才,產出更多標誌性成果。

例如,研究院成立以來,在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電力電子及光電子器件方面,發明了一種新型氮化鎵基功率開關電晶體,實現世界領先的導通“超低損耗”,完成了成果轉讓,實現6英寸流片生產,可應用於電動汽車、航天航空等領域。發明了一款新型氮化鎵基紫外光探測器件,突破性提升了氮化鎵探測器在高溫下的紫外光探測能力,響應速度提高了1000倍,可在深地、深空等極端環境下應用。

同時,還推出了一款全氮化鎵紫外光探測積體電路晶片,正在推進6英寸流片生產。在基於量子效應的新型電子材料方面,研製出新型二維電子器件,突破傳統半導體器件中極限尺寸的限制……

“線上+線下”

吸引15位院士“重磅參會”

相比於研究院產出的系列成果,這場研討會上,“高規格”的參會人員也格外引人注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電集團38所研究員吳劍旗;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晶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祝寧華……記者瞭解到,會場上,透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共集聚了15位院士“重磅參會”以及眾多積體電路“大咖”專家。

與會專家學者結合學科發展態勢和國家戰略科技需求,以多元化、前瞻性視野和思考,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積體電路先進材料與技術產教研融合研究院建設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他們看來,研究院的建設,將進一步發揮安徽大學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教學科研區核心成員作用,填補科學中心在積體電路領域佈局的空白;同時,也將聚焦重點研究方向,加速匯聚高層次人才,產出更多標誌性成果,為新材料、積體電路戰新產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劉梅梅

【來源:安徽釋出】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