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育種科學家的貢獻有哪些?袁隆平育種的方法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我國封建王朝時期,農業是維持國家健康運轉的重要產業,農作物是否豐收關乎著國家是否穩定。即使是在現如今,農業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之一,一旦我國糧食無法做到自給自足,那麼國外將可能會透過糧食貿易來卡我們的脖子。之所以國外無法透過糧食來卡我們脖子,恰恰是因為我國主糧自給量達到了98%以上。

而這其中,就有有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育種科學家的貢獻,他們培育出了一批批高產、優質的種子,使得我國糧食產量不斷攀新高。

既然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育種科學家們為我國培育了多種優良品種,使得我國13億人口吃飽了飯,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學家出生在古代,他們的成就足以封神立廟嗎?

事實上,如果袁隆平出生在古代,那麼他大機率不會被封神立廟,而且很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這裡並沒有貶低袁老的意思,而是袁隆平之所以會成為袁隆平,其實是因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這個巨人就是以達爾文、孟德爾為代表的人物。

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生物是不會發生改變的,認為過去生物是什麼樣子,現如今就是什麼樣子。最典型的就是人生下來就是人。但是達爾文透過進化論解釋了生物是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和植物都是如此。

達爾文雖然解釋了生物是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的,但是沒有解決生物為什麼會發生變化。而這個問題孟德爾透過豌豆實驗給出了答案。

孟德爾是一位神父,他在修道院中種植了許多植物,其中豌豆在開花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授粉,所以自然界的豌豆都是純種豌豆。

他把兩組性狀不同的豌豆,比如:開紫花與開白花的豌豆雜交,結果發現第一代豌豆都是紫花;而將這些紫花豌豆再自交之後,會發現下一代既有開紫花的豌豆,也有開白花的豌豆,其中比例是3:1。

孟德爾透過豌豆實驗解開了生物的遺傳規律,而遺傳規律是育種專家們培育新品種時的基礎知識,如果不瞭解生物的遺傳規律,育種師們將難以培育出新品種。

除此之外,現代育種學家們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地培育新品種,還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比如: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育種師們可以與航天展開合作,將農作物帶到高輻射、微重力的環境之中,促使植物基因發生多個突變。

隨著核能的發展,育種師們也可以利用核能育種,加快種子的突變速度,再從基因突變的種子之中選擇出優秀的個體進行自交、回交、雜交等方式培育出優良品種的種子。

種子相當於農業的晶片,只有擁有好種子,我們的農業才能實現連年豐收,我們才能夠用有限的土地,養活我國13億人口。

由於古代缺乏現代化技術,而且人們沒有發現生物的遺傳規律,所以即使袁隆平出生在古代,仍舊無法改變什麼,甚至可能會泯然眾人。

影響農業的除了種子之外,還有化肥和農藥。

如果說種子決定了糧食的產量上限,那麼化肥和農藥以及其他基礎條件決定了糧食的產量下限。即使袁隆平先生穿越到古代,掌握了現有的育種技術,並且有一定的條件開展科學研究,他可能也無法大幅度地提高糧食產量,原因就是因為化肥、農藥限制了優良品種的發揮。這就好比是一個人的父母都是180釐米,但他從小生活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中,那麼他的身高可能會不到160釐米。

由此可見,糧食的產量是一個綜合因素,並不能靠某一個天才就能夠大幅度推進,我們能夠吃飽飯,除了要感謝以袁隆平先生為代表的育種師們,還要感謝所有與農業相關的從業人員和科學家們。

人類的歷史並不是由某一個人來推動的,而是由時代來決定當下會出現什麼英雄。古代之所以沒有袁隆平這樣的人存在,並不是當時的人不夠優秀,而是古代的環境培養不出袁隆平這樣的人才,只有現如今的我國,才能培養出這樣的棟樑之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