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南京美女編輯的靈光乍現:一個月寫了一本《西雅圖》!

【人物】南京美女編輯的靈光乍現:一個月寫了一本《西雅圖》!

初衷

為了尋找寫作的素材與靈感

與大多數女孩的經歷一樣,叢平平大學畢業後,選擇了留在南京工作。最初她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創意策劃,但工作壓力很大,七年後,叢平平便跳槽去了一家服裝公司,做起了企劃工作。或許她的領導與同事都不知道,在除了本職工作以外,叢平平日常愛好寫作,她的文筆也很好,常常會在一些報紙雜誌上發表文章。

某天,叢平平與常常跟她約稿的編輯水果聊天時,忽然靈光乍現,但這個“靈光乍現”一點也不高大上:為了尋找寫作的素材與靈感,也為了滿足八卦的好奇心,叢平平居然想要開一個有償陪聊的網店。編輯水果問她:“你確定別人會願意付錢找你聊天嗎?”這句話讓叢平平的“靈光乍現”掉了個頭,她從想得到別人的故事,變成了先把自己從四處聽來的故事寫下來,編輯整理後,再分享給別人,於是就有了現在這個賣故事的網店。

這些故事被上架出售後,標價為1元,但這並不是我們概念中的付費閱讀,因為不付費,也能看到故事的完整版。付費完全是一種自願行為,即使看完了不付費也沒有什麼關係。但假如看完故事後,買家被這個故事觸動,那就自己花1元拍下,為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得到的任何一種感覺買單。

賣故事的網店,這聽起來就創意無限。小店開了一年以後,慢慢地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很多人對這樣一個平臺產生了無條件信任,開始與叢平平傾訴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的故事,或是講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故事。

這個起初是分享故事的網店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寄存故事,但叢平平並沒有設立網店的客服,而是讓想寄存故事的人透過留在店鋪的郵箱地址來發送故事。在七天內,被選中的文章會收到郵件的回覆。每到年底的時候,店鋪會返還80%的銷售額給該篇作者,僅留下20%作為店鋪佣金。被上架銷售的故事,還會配有一張原創的圖片作為“寶貝封面”,讓故事變得更精緻,這足可見叢平平對每一個故事的珍視。而給這些故事拍照的攝影師就是叢平平唯一的合夥人,叢平平笑著說道:“一開始C、Y是我們兩人的姓氏首字母,現在我們也把它看作是‘創意’‘誠意’的意思。”

當這些故事上架後,漸漸地引起一些報紙雜誌的注意,有的編輯會向叢平平申請授權以轉載刊登。叢平平一般會先徵詢作者的意見,然後再將作者的聯絡方式提供給平臺,讓他們自己去接洽接下來的各種事宜。同時,叢平平也會用自己手中的寫作資源去幫助一些好的故事獲得發表的機會,讓好故事被更多的人讀到。

看似簡單的一個網店,運營起來並不容易,它不僅需要付出精力,也得有運營的成本。別的網店店主是透過網店養活自己,而叢平平卻要透過工作去養活這個低盈利性的店鋪,她說:“我要去工作養活這個店”,“這個故事店可能是淘寶上最窮的雙皇冠店鋪了吧!”叢平平稱她每天大概要投入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來對故事進行篩選、配圖、上傳,一直把CY故事做到了皇冠級,而這背後卻是叢平平和攝影師最熾熱的誠意。

互動 每個故事都是有力量的

“單親家庭的孩子小時候都有一項必修課——聽父母說對方的壞話。”這句話出自於CY故事網店裡銷量最高的<第191個故事:有些人你永遠不必恨>的開頭。這個故事目前月銷量1000+,有635條評論,在評論裡還有不少買家在分享傾訴類似的經歷,也有買家在評論裡詢問如何可以幫到作者。

故事裡的女孩有一個吸毒上癮的父親,他敗光了所有的家產後,還把她和母親趕出了家門,從此這個女孩的生活裡少不了要聽母親那邊親人對父親的指責。她的內心很是煎熬,一邊痛恨父親不爭氣,另一邊又會在除夕夜掛念負債累累的父親能不能吃上一頓飽飯。有一年,她在外地,不慎被偷了錢包,她丟失了所有的身份證件、銀行卡以及現金,但當時她的母親在國外,走投無路的她撥打了那個電話,她懇求父親借給她500元。父親沒有馬上答應,躊躇再三後,他只拿出了200元。女孩的內心很絕望,但她萬萬沒有想到在深夜裡,會收到這樣一條簡訊:“女兒,對不起,是爸爸無能。”

在那個深夜,宿舍裡的室友們都睡著了,只有女孩在看完簡訊後,她咬著被子、憋得胸腔疼得要命,依然不敢大聲哭出來。也就是在那一瞬間,女孩明白了:父親並不是不愛自己的女兒,而是真的沒有能力。對於父親來說,那200元或許是他能給的全部。“他是愛我的,他只是沒有能力給予我任何東西,如果他有,他一定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這個故事讓叢平平真正意識到,其實每一個故事裡,都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它所反映的不只是一段情緒,更是社會不同角落的狀況。而故事的評論區,更是令人動容:

“看完這個故事,想我爸爸了,2013年去世的,好想好想他。”

“中國家庭各有各的苦,小時候爸爸賭博,媽媽也總是遣我去叫他,賭場裡煙霧繚繞,那些男人總要調侃我這個小孩。我就像個小大人,像個潑婦,都是橫眉冷對。過年聚餐,我媽聲淚俱下譴責我爸爸,這導致我很討厭聚餐,也很自卑。我恨我爸爸,可同時我也討厭我媽媽那嘴臉。不過,現在都好了,都好了。”

“希望有一天,那個憨憨能和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冰釋前嫌。”

“把心事放在這裡挺好的,有些事沒必要說給身邊熟悉的人。好多人不是真心希望你比他過得好,只有父母,不管他是否有能力,心裡應該還是愛子女的吧?”

……

很多人看完這個關於親情的故事後,會情不自禁地給父親打一個電話,另一個名為<159號表白牆:我的英雄,下輩子還做你的新娘>的故事,卻是一封收件人永遠都看不到的信。這封信是一個女孩寫給她未婚夫的,女孩的未婚夫是一個軍人,女孩在信中回憶了他們的戀愛經過,但是在故事的結尾,女孩說就在他們約定好要結婚的時候,她的未婚夫為了救即將被大卡車碾壓的孩子,自己卻倒在了血泊中……一晃三年過去了,女孩始終對未婚夫念念不忘,一直單身,但她也表示,以後的她會勇敢去愛。

有買家在評論中寫道:後面的路無論什麼選擇,都在於你,但是我相信當年那善良的一個男孩,即使在天堂,也一定會希望你過得很幸福,想他的時候,抬起頭看看天空,那個善良的男孩也一定在看你。他肯定想對你說:小傻瓜,謝謝你放我在心裡這麼久!所以你一定要幸福哦!

除了在故事網店裡溫馨的互動以外,有很多寄存故事、看故事的人會像回家一樣地再次互動,有個買家在評論區說:“第一次看故事店的時候,還在上初中,現在已經大學畢業,結婚了,偶爾還會來故事店看看。”也有一些人會過了很多年來看自己寄存過的故事,會感覺自己是真的放下了,感覺當初的自己很傻很可愛。

質疑 開網店也會保持平常心,接受差評

在開故事網店的這些年裡,幾乎每個寄存故事的人都會叮囑叢平平千萬不要在微博上@自己,也會叮囑叢平平不要標註出城市,因為很容易在微博上發現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很容易就猜出對方的真實身份。對此,叢平平也都尊重了寄存故事人的想法。

然而文字的表述並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的,有的人有故事,卻不善於將故事寫出來。在開故事網店的這九年間,叢平平遇到過一個特殊的網友。這個網友曾經吸毒上癮,他花了12年的時間用來戒毒,其中經歷的種種心路歷程,普通人是難以想象的,但是這個網友卻不擅長文字的表述,他向叢平平傾訴了自己的這段經歷,讓叢平平將這段漫長的戒毒經歷給記述下來。

也有一些網友會用特別的方式去寄存故事,比如有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奶奶,她開始向孫輩傾訴自己年輕時的故事,然後她的孫輩就將這些故事發朋友圈,一點點記錄奶奶曾經走過的人生。也有一些想寄存故事的人,會要求叢平平加微信,甚至要打語音電話,對此,叢平平是有選擇的。對一些真正需要排解的人,比如一些抑鬱症患者會給她發郵件,傾訴自己的種種經歷,她都會小心翼翼地傾聽,做一個安靜的樹洞。

網店裡有這麼多感人的故事,很多人在這些故事中汲取了力量與安慰,那麼有沒有人會對故事的作者產生好奇,或者說想與這些作者交朋友呢?在運營故事網店的這些年裡,有許多寄存故事的人與叢平平成為了朋友,但大家都保持著一定的分寸感,也就是心理上的安全距離。想要相互認識的,她也會做箇中間人,詢問一下雙方意見,如果同意,她會牽線搭橋。有時,叢平平也會在微博上與粉絲們進行互動,比如她去一個城市旅遊,會在微博上讓粉絲私信自己地址,她會給粉絲們寄明信片,或者送個小小的紀念品之類的。

如此用心經營的故事網店,每過個一兩年,網店就會“火”一下。也因此,會有一些導演、編劇向叢平平伸出橄欖枝,提出合作需求,對此叢平平表示:“我不排斥這些,但希望有一個較為理想的轉化過程。”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這樣一個不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網店,也會引發一些不同的聲音。比如在“問大家”這一區裡,就有一些網友質疑銷量最高的<第191個故事:有些人你永遠不必恨>:

“感覺這個故事太理想,現實中真的有人可以原諒這樣的父親嗎?”

“這是原創嗎?很早以前我在別的地方也看到過。”

“我也想問,這是原創嗎?我高中的時候看過這篇文章,作者是誰啊?”

在這些質疑下,也有網友或者買家進行回覆,對此叢平平表示:“我在寄存規則上有寫,除了1000-1500字的篇幅以外,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真實。”至於那些差評,叢平平說那也是網店的一部分,平常心,接受差評。

未來

從線上到線下

期待更多的可能

隨著CY故事網店這些年來的用心運營,它的受眾群體與影響力也在不斷地擴大,甚至淘寶造物節也邀請了CY故事網店去線下的會場。

活動現場,CY故事網店開設了一面可以自由投放文字卡片的創意牆,所有的來訪者都可以在這些卡片上寫上自己的故事,或是他們的願望與秘密。展位的三面牆上還有許多小抽屜,每個小抽屜裡都有故事。

當白天的活動結束以後,叢平平就會與攤位的工作人員一起留下來收集卡片。看著這些卡片上的文字,叢平平感覺與線上收到的寄存故事略有差別,這也是CY故事網店第一次線上下與粉絲們見面。也正是這一次活動,讓叢平平有了一個想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將CY故事網店實體化。

而在臺北的造物節上,CY故事網店的展現形式更是特別,展位上是一本巨大的書,由店裡的故事集結而成,訪客們可以站在這本書前,戴上耳機聽故事。北京的創意集市上,仍然可以看到CY故事網店的展位,它像個小森林一樣,裡面有個小帳篷,上面掛著故事。

這幾次線下的展會,讓叢平平更想將故事網店實體化。為此,叢平平在微博上還與網友們發動了互動,她想知道,在瞭解CY故事的這些粉絲裡,他們希望實體店是怎樣的。粉絲們提出了咖啡廳、書籍這些想法,其實早在與網友互動前,這些想法也在叢平平的腦海裡閃現過。

除此之外,叢平平還想過開設樹洞、設立告白牆、製作故事卡片等等,以不同的形式,呈現給不同情況的人,尤其是給一些不擅長講述故事的人,給他們製造一個直接傾訴的機會。而目前,網店已經發揮了她所能想到的最大創意,所以對於網店的實體化,叢平平認為需要有更廣闊的思路,因為這個故事網店承載了她九年以來的精心付出,也寄存了無數人的情感,所以叢平平不願意將就。

在CY故事網店自身的熱度與流量下,吸引了一些投資者的注意,有向叢平平提出開分店的,也有提出商業化合作的,甚至有讓叢平平直播帶貨的,對此她都選擇了拒絕。

在她看來,這個原本安靜而又隱秘的事情被發現了,太多的流量,讓故事網店受到了很多關注,而她希望的是這個網店裡的所有故事都能被溫柔地妥善保管。因為來自於陌生人的信任是支撐她堅定走下去的動力,她說:“對方把自己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寄存在我的店裡,我就要負責。”她不想讓別人有那種“回來時,你卻不在”的失落感。假如有一天,她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她也會把這些故事交給一個值得託付的人,讓這一個個人生故事,繼續影響和溫暖著世界。

文/金陵小岱

供圖/叢平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