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作者:鵬鵬鳥no1

iPhone14實在是太無聊了

看完產品之後,嘀嘀咕咕地如是說道

事實上創造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要不然人們也不會如此懷念喬幫主的時代

但是這件事情會一直難下去麼?如果未來進步了會不會好一點呢?

科幻小說《殘心》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當機器人發展到幾乎取代了人類的工作的時候,我們會面對什麼?有人說思考是一件奢侈品,人們忙於“俗務”,導致沒有“閒暇”,進而沒有辦法“思考”,那好,機器人來取代這一切,讓機器人去“忙於俗務”,人類擁有了“閒暇”,那麼會發生什麼?

會有更好的創造麼?顯然不會,當思考停止的時候,情感也隨之停止,製造機器人的公司為了智慧財產權,可以透過刪除記憶的手段來操縱員工,當員工的思想和情感都丟失的時候,人本身也就成為的工具。

面對這種情況,技術的進步到底如何推動也就成為了問題,有人認為問題出在技術上,只要停掉技術就可以讓人們恢復情感,進而過得更好一點,另外一派則覺得,問題是技術不夠先進,只要繼續氪到技術上,讓機器人更加先進,那麼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其實這兩個觀點也是面對問題時的常見選擇,一個是保守的,一個是進步的,這兩個詞都是中立的)

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而這個時候,一個之前被冷凍的女孩成為驗證兩派觀點正確與否的關鍵,這個來自“過去”的人帶著“現在”所珍惜的一種東西——情感,雖然新的世界對她而言是陌生的,但是兩個派別都打算利用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而整個實驗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技術進步的背後同樣需要人文的進步,當技術進步反而導致人文的落後的時候,這種技術進步帶來的就是徹頭徹尾的悲劇,而“停下來等一等”帶來的則是長久的困頓,面對這種問題,面對一個復甦女孩帶來的希望,只有面對人本身的創新和創造才能帶來更加美好的世界。透過把人從“俗務”中“解救”出來的方式,不能帶來一個更加有創造的世界。

畢竟,創造這事,本質上還是人類思維的火花。

但是既然是思維的火花,那麼總有一些人如同喬布斯一樣,腦子裡裝了火花塞,只不過通常我們稱這種人為

藝術家

往往對於藝術,我們透過作品認識——畢竟太久遠的人們我們已經很難了解他們的生平,但是那些活著的現代藝術家們,我們卻可以從他們的生平和經歷中看到“人類火花塞”的打火過程,以及他們是如何思考的。

比如

弗朗西斯·培根,一位生活在20世紀的藝術家,我至今記得看到他的《英諾森十世肖像》時的震撼,而因為年代的晚近,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看到他的成長與思考的,而這本書就是對這位藝術家的記錄和白描。

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培根是一個簡單的複雜的人,他的作品中釋放著著自己的能量,但是真正觀察他的時候卻能夠感受到他的複雜和多種身份中的並列,他在男性化和女性化中來回變化,他在嚴格自律和瘋狂放縱中奔走,他在樂觀和悲觀中反覆,這些矛盾的觀點集於一身,而又能夠兼顧衝突,進而表達出來,而這就是他天才的來源。

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培根的這種矛盾在他的畫室內外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在畫室中“堆肥”,各種各樣的書籍,畫作,照片被肆意堆積,而他在畫室之外則是一個合群的人(感覺晚近時代的藝術家們其實在某些方面講都越來越有營銷潛質,或者說,已經不僅僅是潛質,而是一種必須的技能),他能夠與各種各樣的人進行交流,哪怕這個人的性格和他有天壤之別,同時培根與自己的同事也能保持良好的關係,比如他的助手貝斯頓小姐,這位助手不僅僅負責培根作品的布展,培根的收入,甚至還有培根的私人業務,以及還要保障培根能夠按時赴約。而兩個人地性格也是迥異的,但是卻能夠相處良好。

所以說,那些“孤僻”的藝術家,可能真的是“火花塞”不夠給力吧

我的閱讀報告 篇一百二十六:為什麼創意是那麼艱難的一件事情?

對純粹的外行人而言,看一位藝術家的生平以及各種訪談(其實這是一本訪談錄),有一種貫通之感,哪怕是“火花塞”當我們走近去看的時候都能感受到那種生命的蓬勃生機,以及那些與更多行業中的領軍人物類似的素養和共性,當我們與他走近的時候,總能感受到那耀眼的火光,或者說更精準的那句話。

人類群星閃耀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