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芯微」獲近億元Pre-A輪融資,dToF與PCI自研晶片即將量產交付...

文 | 張一弛

編輯 | 蘇建勳

36氪獲悉,深度感測與微光成像晶片設計公司深圳北極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極芯微」)宣佈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普朗克創投、南山戰新投、大米創投、鷹盟資本以及君聯資本共同投資。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加速前期產品量產落地速度,以及3D堆疊工藝、背照式SPAD等先進技術開發。

北極芯微成立於2021年,是國內新興的感知晶片設計公司,北極芯微憑藉完全自主的SPAD IP以及資深晶片整建制團隊,構建了深度感知和微光成像兩大業務方向。

據調研機構Frost&Sullivan預測,2024年全球影象感測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67億美元,另一家調研機構Yole Development預測,到2025年3D感知感測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作為新一代單光子感知器件,SPAD是新型微光影象感測器和3D感知感測器的核心器件,廣泛應用於鐳射雷達、3D建模、接近感測、微光成像、HDR成像等領域,目前每年使用量已超十億顆,且是公認的低成本車載鐳射雷達最有競爭力的方案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北極芯微CEO王麟表示,SPAD研發涉及材料特性、雪崩機制以及工藝開發等諸多物理和工程問題,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且需要不斷試錯、探索獲得經驗,只有具備豐富的半導體工藝經驗及優秀的工藝創新能力才能具備商業化落地的可能。

北極芯微是國內極少數取得SPAD技術突破的公司,於今年9月份成功研製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效能SPAD,並在時間解析度、一致性等核心指標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在高效能SPAD的加持下,北極芯微形成了dToF(直接飛行時間測距)和PCI(光子計數成像)兩大產品線,並圍繞以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為主,安防監控、智慧家居、智慧工業為輔的應用矩陣進行產品佈局。

對於產品方向,王麟表示,dToF技術方面,基於SPAD能夠實現探測、演算法、控制等模組的片內整合,是目前行業公認的能夠同時滿足效能、成本、可靠性的方案,是車載鐳射雷達、消費電子3D感知發展方向。

基於SPAD的PCI技術則是影象感測器領域新興技術之一,PCI採用光子計數的方式,將影象感測器的光訊號量化能力提高到單光子水平,且能夠實現功能的高度整合,相比當前CMOS影象感測器在靈敏度、動態範圍、幀率等核心引數具有數倍甚至十倍的提升,在汽車夜視、安防夜視等領域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

王麟表示,靈敏的訊號探測和高度片內整合是提高dToF和PCI效能和效率的最好方式,北極芯微基於團隊在單光子探測、高速數字整合、演算法方面的優勢經驗,打造高整合度的深度感知和微光成像產品,實現產品效能和效率的提升。

北極芯微成立一年多時間不僅實現了關鍵技術的研發,也完成了多款產品的開發定型。北極芯微目前在dToF和PCI方向上已各有一款產品推出且已在多個細分領域如掃地機、工業感測、AGV等領域的頭部客戶中開始匯入或首批交付,且將在2023年一季度正式開始量產交付,並在23年二季度前陸續推出多款高性價比單點dToF晶片及模組、 8×8小面陣dToF晶片,落地市場將擴充套件至手機、膝上型電腦、無人機、投影儀等領域。

談及未來一年的規劃,王麟表示,北極芯微2023年主要將精力集中在3個方面,一是加速產品在客戶端的量產交付和落地,形成商業閉環;二是持續進行SPAD 等核心技術開發,並持續重點投入3D 堆疊技術、背照式技術等先進IC 整合技術,從而具備更好的能力開發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三是推進大面陣dToF和PCI新產品開發,完善產品線佈局。

投資人觀點: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瑞琪表示:隨著人類社會向智慧化的進一步演進,我們看好基於SPAD的dToF技術在機器人、無人機、手機、汽車等眾多領域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北極芯微團隊具備SPAD感測器全堆疊和大規模數字IC研發能力。公司自創立以來,高效推出產品與解決方案,取得了頭部客戶的認可,團隊也得到了迅速成長。我們很開心與其他機構一起完成本輪融資,期待北極芯微能夠持續突破,為廣大合作伙伴帶來更多驚豔的產品,共創美好未來。

大米創投合夥人馮留軍表示:SPAD極高的技術壁壘和工藝難度,成為國內3D感知晶片廠商的開發瓶頸,限制了產品效能和應用。目前應用市場主要被ST和AMS等外企所壟斷,北極芯微是國內極少數掌握SPAD核心技術的公司。CEO王麟師從SPAD技術發明人之一,具有10年以上的SPAD研發和量產經驗,其核心團隊成員優勢互補,且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公司在短時間內即成功開發出多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其效率遠超同行。大米創投非常看好北極芯微的發展潛力,將利用自身的產業生態資源助力北極芯微快速成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