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十大哲理家,一句話道破人生真諦,讀完讓你恍然大悟!

好了,今天小編就說到這裡了,謝謝您可以把所有的文章閱讀完,感謝您對小編的認可,如果您對小編的寫的內容有什麼疑問,可以在下面評論留言,小編會繼續努力的。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精彩內容。您的鼓勵是小編最大的認可。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內容哦,到底是什麼,一起看看吧。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因夏陽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又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司馬遷出生於史官世家,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學問淵博,曾“學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司馬遷的童年生活貧苦而充實,受父親的影響,他自幼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並且學習十分認真刻苦,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覆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十歲,司馬遷隨父親司馬談至京師長安,師從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名師教學效果肯定不一般,司馬遷因此受益匪淺。這個時候正是漢王朝實力雄厚、經濟繁榮的時候,張騫出使西域,衛青、霍去病徵服匈奴,漢武帝掃平南越……司馬遷每天聽著這些新聞,感覺自己的內心快要燃起來,滿腔壯志豪情期待做出點成績來。

大概二十歲的時候,司馬遷開始外出遊歷,“南遊江、淮,上會稽,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總之世界那麼大,他到處看了看。回到長安以後,他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跟著漢武帝又到處跑,到過平涼、崆峒,又去過巴蜀,最南邊還去過昆明。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司馬遷這些年的遊歷拓展了他的視野,同時,因為身份的關係,他還能接觸到各個階層的人,從他們那裡得到許多歷史知識。周霸向跟他聊過項羽,公孫秀跟他講過荊軻刺秦王的細節,朱建之子和他討論過陸賈,至於衛青不肯招賢納士的情況,則是蘇武之父蘇建向他介紹的。除此之外,司馬遷還認識一大批朝廷大臣,曾親眼見過名將李廣、大俠郭解,並和李廣之孫李陵當過同事。

《史記》中的十大哲理家,一句話道破人生真諦,讀完讓你恍然大悟!

公元前110年這一年,漢武帝前往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史官,本應從行,但因為身體不好沒辦法參加。可能是感覺到自己身體撐不住了,司馬談趕緊召回了出使西南的司馬遷,病重的司馬談表示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修史,希望司馬遷能繼續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心願。他拉著司馬遷的手泣不成聲,鼓勵司馬遷說:“我死之後,你肯定會繼承我的職位,成為太史。你不要忘了我交代給你的事情。”司馬遷俯首流涕,接受了修史的囑託,修史的決心從此下定。三年後,司馬遷繼任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馬遷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一起定製“太初曆”,同年,開始編寫《太史公書》,即《史記》。

命運的轉折點在公元前99年。這一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結果出師不利被匈奴追得到處跑,帶出去的三萬人馬就回來了一個李廣利。當時李廣的孫子李陵擔任騎都尉,跟李廣利一起出發,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匈奴單于親領三萬騎兵圍困李陵。李陵命令前隊的人拿盾和戟,後隊的人都持弓弩,聽他命令,鼓響就衝,鑼響就停。匈奴兵看李陵的兵少,氣都不帶喘地就往前衝。李陵指揮弓弩手,千弩齊發,殺死了好幾百匈奴兵。匈奴兵一看形勢不妙就開始逃,李陵乘勝追擊,又殺死匈奴數千人。

就在這節骨眼上,李陵手下一個叫管敢的兵士因為被上司韓延年罵了一頓,一氣之下跑去向匈奴投降。他還向匈奴討好,對單于說:“李陵的軍隊沒有後備支援,弓矢也快用完了。”管敢還把李陵的排兵佈陣告訴了單于。由於被管敢暴露了老底,匈奴軍放心大膽地殺了個回馬槍。李陵撐不住了一路向南逃,半路上弓矢都用光了,於是被單于困在峽谷中。單于乘機用壘石攻打,漢軍死傷慘重,最後李陵被擒。此時,邊關便報李陵降敵。

《史記》中的十大哲理家,一句話道破人生真諦,讀完讓你恍然大悟!

漢武帝一聽李陵投降,氣得不行,朝中大臣也都集體開啟落井下石模式。此時,李陵曾經的同事太史令司馬遷站出來說了句實話,他說:“李陵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他誠實而有信,為國家常常奮不顧身。現在他處境不幸,我們應同情他。況且,李陵只帶步兵五千人,面對匈奴三萬大軍,轉戰千里,彈盡糧絕,赤手空拳同敵人拼搏。這種不怕死的精神,即使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現在雖然被匈奴抓了,但是他的戰績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死一定是還想再為朝廷立功。”

司馬遷的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但是憤怒的漢武帝聽不進去,反而認為司馬遷在為李陵開脫,一氣之下把司馬遷關進了監獄。當時的酷吏杜周接收司馬遷的案子,用遍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始終沒有讓司馬遷認罪,他堅持自己的看法,同時認為做臣子的說句話就要被治罪,哪有這個道理。不久,有訊息報告漢武帝,說李陵在匈奴帶兵訓練,準備攻打漢朝。漢武帝這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處死了李陵全家,連帶把司馬遷也判了死刑。

根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司馬遷拿不出那麼多錢,可是父親交代的事情還沒做完,悲憤之下只好選擇接受腐刑。其實,李陵當時並沒有向匈奴投降。事實上,李陵在匈奴杳無音信之後,漢武帝派公孫敖帶兵去匈奴打算搶回李陵。公孫敖膽子小,到了匈奴後無功而返,又怕武帝責備,就撒了個謊說:“聽說李陵在那邊訓練匈奴兵,要攻打漢朝。”漢武帝這才大怒,下令斬殺李陵母親、李陵弟弟及妻兒。而當時確實有一個漢人替匈奴訓練士兵,但是他叫李緒,是一位早年投降匈奴的漢都尉,公孫敖張冠李戴害死了李陵一家,也害慘了司馬遷。

《史記》中的十大哲理家,一句話道破人生真諦,讀完讓你恍然大悟!

李陵投降匈奴的前一年,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李陵受匈奴單于的委託去勸蘇武,於是舉辦了一場酒宴,李陵給蘇武斟滿酒,勸蘇武“好漢不吃眼前虧”。蘇武很感動,但是他仍然拒絕了李陵的邀請,說:“我深知老友的為人處世的態度,但現在你的處境不同過去,是非功過,也只好由人們去評說。但是我決不能做對不起國家的事。”李陵聽蘇武說完後,長嘆一聲:“比起蘇君來,我簡直如糞土一般。”說罷,熱淚縱橫,起身吟唱了一首《別歌》。後來蘇武遠赴北海,李陵還送了他一些牛羊,並時常提供衣物食品至北海,接濟蘇武。後蘇武歸漢,蘇李泣別,夷滅三族的恥辱,致使他徹底與漢朝斷絕關係,成為一個異鄉人,他充滿國仇家恨的一生也成為後世文藝作品的原型。

再說回來,司馬遷接受了腐刑後痛不欲生,幾次想要自殺,但是他又想,周文王被關在羑里,寫了一部《周易》;孔子被困在陳蔡,後來寫出了《春秋》;屈原被放逐,留下了《離騷》……這些故事激勵著他完成父親的遺願,最終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太史公的使命,寫出了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字的《史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