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出土,是一個迷你版西漢歡歌宴飲的再現!

1969年4月,群眾在濟南市的北郊無影山發現古墓,及時報告政府。山東省和濟南市的文物工作者迅速趕往勘察,共發現清理了14座墓葬,在其中的11號漢代早期墓中出土了

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

漢代西漢彩繪雜技樂舞陶俑出土,是一個迷你版西漢歡歌宴飲的再現!

此件彩繪雜技樂舞陶俑現在是濟南市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之一。它是一個迷你版西漢歡歌宴飲場景的再現。所有歌、舞、雜技、樂、觀賞俑和各類樂器,安置在一個長67釐米、寬47。5釐米的長方形陶盤上。陶盤上共有22個陶俑,7個表演者位於陶盤的中心位置,後面是8人(缺損了一個)樂隊,兩側是7個觀賞者。

中心7個表演者,其中四個頭戴尖頂褐色小帽,身穿及膝緊身短衣,腰束白帶的男子正在表演雜技。前面兩人雙手撐地,舉足倒立,相對錶演“拿大頂”,後面兩人,一人向後彎腰,另一人胸部著地,雙腿反弓過肩,身體反圈成一個圓形,雙手扶腳,類似現代雜技中的“叼花”,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柔術動作。我國雜技的歷史非常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就已廣泛出現,學者多認為中國的雜技萌芽於新石器時代。其實雜技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絕不來源於一時一地,它與人們生產、狩獵、民間舞蹈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從目前發現的畫像石等史料看,秦漢時期雜技的難度已經是相當高。其驚險性和觀賞性絕不亞於現代雜技。

在雜技表演者的左邊有兩個年輕女子,面施粉黛,頭挽垂髻,身穿繞襟長袖花衣,一紅一白,揮舞長袖正翩翩起舞。這是漢代非常流行的長袖舞。長袖舞最初是楚國宮廷舞蹈。長袖、細腰是長袖舞的基本特徵。最具代表性的動作是“翹袖折腰”,就是把長袖向上甩起,同時腰肢向後彎折,就像現在戲劇裡的“臥魚”。源自於楚國宮廷的這種舞蹈,到了漢代,開始風靡社會各個階層,上至皇室貴族,下至鄉黎百姓。《韓非子》用非常洗練的“長袖善舞”四個字精闢地描寫了這種舞蹈的特點。

在表演隊伍最前面一人,身穿窄袖硃色長袍,雙臂向兩側張開,頭微微向上昂起,似在引吭高歌或大聲詠誦,這也是唯一一個可以轉動的人物俑。在表演者的後面是一排為其伴奏的樂隊,原有8人,缺失一人現只有7人,最左側兩女子,頭挽垂髻跪地吹笙,其餘五個是男子,依次為:鼓瑟,擊扁形小鼓,敲編鐘,擊磬,擊建鼓。笙、瑟、鍾、鼓、磬都是我國古老的樂器。這幾種樂器在漢代以及漢代以前,是宴樂時最主要的樂隊組合。

觀賞者7人,分列兩邊,均是長衣廣袖,拱手而立,其中右側三人,寬衣博服,頭戴冕形冠,前面放置有兩個大壺,應該是地位尊貴的貴族。這兩個壺,確切地講應該是酒尊,按古禮,凡貴族宴飲必置兩壺以盛酒,漢樂府《相和歌詞·隴西行》有這樣的描述:“請客北堂上……清白各異樽。”左側4人,頭髮束成高聳於頭上的環形髮式,與鼓瑟人的髮型相似,似非貴族,應是一般觀賞者。

讀到這兒,您可能就會說了:這亂不亂啊,彈的、吹的、敲的、打的、說的、唱的……這在當時真不亂,這就是漢代最流行的一種文藝表演形式,叫“百戲”,也叫“角抵戲”。

《太平御覽》說:“百戲起於秦漢”,其實最盛是在兩漢。百戲表演內容非常豐富。除雜技、舞蹈外還有角力、武術、幻術、馴獸、競技、魔術等,這種異常熱鬧的大雜燴式的表演形式起於民間,屬於雜舞。相對而言則是用之廟堂的雅舞。宋人郭茂倩在《樂府詩集》中說:“雜舞始皆出自方俗,後寖陳於殿庭……自漢以後,樂舞寖盛,故有雅舞、有雜舞,雅舞用於郊廟朝饗,雜舞用於宴飲。”史載,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在長安未央宮舉辦盛大百戲表演,京城周圍“三百里內皆來觀”。可見,百戲在漢代風靡朝野、城鄉,且久盛不衰。

這件西漢雜技樂舞陶俑所表現的內容雖然複雜,但是佈局卻井然有序,人物主次分明。觀眾、樂隊、表演者之間的安排非常合理。對於研究漢代的音樂、舞蹈、雜技、雕塑等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轉自2020年7月14日

《中國文物報》第6版

作者|楊冬梅

編輯|毛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