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一詞想必大家都經常用到,也有很多人知道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可是,大家在使用的同時,是否知道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和它的出處呢?

在我國,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司空見慣”同樣如此。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司空見慣”一詞

一、劉禹錫的詩

唐朝年間,青年才俊多如過江之鯽,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一位。劉禹錫年輕時在朝中為官,曾經在官場風光無比。然而,這種風光並沒有維持多久,他的性格放蕩不羈,同朝官員見不慣他的行事作風,個個排擠他。

不久後,劉禹錫被政敵抓住把柄,並且因為政敵的陷害被貶到蘇州當刺史。從天子腳下被貶到蘇州,劉禹錫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就在他還沒有適應好蘇州生活的時候,一個名叫李紳的人仰慕他的才華,請他前去赴宴,劉禹錫曾經身為京官,好歹還懂得人情世故,於是準時赴宴。

席間,李紳不斷用好酒好菜招待劉禹錫,而且還叫了好多個長得非常嫵媚的歌姬前去作陪,場面極度奢淫,劉禹錫的性格雖然與別的官員有很大出入,但是他並沒有忘記當官的職責。看到如此奢華的場景時,不由得提筆寫了一首《贈李司空妓》: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贈李司空妓》全篇劇照

高髻雲鬟,春風一曲,既有美酒,又有佳人相伴,還有動聽的曲子。對於劉禹錫來說,這種場面實在過於紙醉金迷。如果前去參加宴席的劉禹錫沒有被貶,或者沒有見過民間百姓的愁苦,或許他也會沉醉其中。然而,劉禹錫剛被貶不久,又深知百姓們的生活,心裡對這麼奢華的場面非常排斥。

不過,劉禹錫所排斥的事情,並不代表別人也不喜歡,比如同樣身為官員的李紳就特別享受。詩中的“司空”其實是指古代的官職,在古代,司空主管朝中水利工程,類似於明清時期的“工部尚書”。

所謂的“司空見慣”,表面上是指李紳經常見到這種場面,早已經習以為常。事實上,唐朝時期的“司空”在朝中擁有很高的地位,李紳的職位正是司空。所以,劉禹錫表面上是在勸誡李紳,實際上卻是諷刺所有熟知這種場面的高官們。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李紳府上奢華的場面劇照

二、李紳背景

只是宴請一個落魄官員,李紳就搞出了這麼大的場面,如果他所迎接的是朝廷重臣,又是何種情景呢?恐怕得奢侈千百倍吧!怪不得劉禹錫會發出這麼深的感慨呢。

李紳的行為方式固然是奢華的,可是誰又能想到,這個出手闊綽的司空,竟然是《憫農》的作者呢?在《憫農》其一中,李紳彷彿置身於農田當中,趁著春天努力播種,期待春天的努力能換回來一年的糧食。然而,縱然農夫們再勤勞,全天下的農田都被種上,到頭來種田人還是吃不飽,甚至被餓死。

《憫農》其二則記錄了農民們在田間勞作的場景:農民在太陽最為猛烈的中午勞作,滴滴汗水流到地裡。當人們手捧飯碗,嬌奢浪費時,可有人知道碗裡的每一粒飯粒都是用農民們的汗水所換來的呢?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李紳的《憫農》

一個能看出農民靈魂的人,按理來說應該是胸懷天下,心有百姓的好官吧?當李紳寫《憫農》時,心裡可能確實把老百姓的民生大事放在心上的。

李紳的父親曾是一個地方縣令,雖然官職不大,但是好歹與官字搭上了邊,生活應該非常美滿。然而,李紳並沒有得到過父親的庇護,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他是由母親一手帶大的。

雖然唐朝對女人的要求沒那麼嚴格,可是一個女人想要帶大一個孩子,同樣非常艱難。所幸,不管生活有多艱難,李紳的學業仍然沒有斷掉,這才有了淵博的學識。李紳年輕時一直在母親身邊,見多了農民的生活狀況,心裡感到悲憤,所以才寫出了飽含農民血淚的《憫農》。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農民的生活狀況劇照

三、變心的李紳

年輕時的李紳在仕途上並不順利,起初連應試都沒有透過。好不容易進入了官場,卻因為得罪朝中有權勢的官員而入獄,直到那名官員被處置以後才重見天日。李紳有真才實學,再加上他的努力,官職在出獄以後一直往上升,直至晚年封侯拜相,成為帝王的左膀右臂。

可惜的是,這位曾經心懷天下的好官在得勢以後並沒有記住來時路,而是像大部分官員一樣,不惜踩著同僚與民眾的肩膀爬得更高。劉禹錫在李紳家中所見的場景,只是最低階的討好段數而已,李紳在晚年時所製造的“吳湘冤案”才是影響最惡劣的。

845年,時年七十四歲的李紳正在擔任淮南節度使一職,當時吳湘則擔任揚州江都縣尉。某天,有人向李紳反映,說是吳湘知法犯法,強搶民女,貪汙受賄。李紳接到舉報後在沒有查清楚事實的情況下直接處死了吳湘。

事實上,吳湘雖然有貪汙受賄的記錄,可是強搶民女卻是子虛烏有,而且貪汙的數額不大,並不算殺頭大罪。然而,李紳身為一方官員,非但不讓人調查清楚,反而堅持讓人處死吳湘。

《憫農》連孩童都會背,但鮮有人知道其作者卻是魚肉百姓之人!

圖片:處死吳湘劇照

在人們看來,李紳之所以不給吳湘留活路,是因為吳湘的叔叔曾經得罪過李德裕,李紳為了討好李德裕,這才故意找藉口殺死吳湘。

而李紳眼中的吳湘,官職比不上他,只要找個藉口就可以將其處死,卻沒有料到事實會超出他的承受範圍。這件事情也成了李紳官場生涯中最大的汙點,哪怕他最終位列司空,依然沒有辦法洗白。

同時,劉禹錫寫這首詩的目的也並非針對李紳一人,而是泛指那些在得勢以後變了初心,魚肉百姓的官員。

現實中,像李紳這樣剛入官場時意氣風發,將天下百姓的幸福視為己任,最終卻迷失在官場的官員還有很多的。哪怕在各方面都非常富足的現在,好官同樣不多。

能夠從始至終,把民生大事視為頭等大事的官員實在太少了,大部分走著走著就忘了初心,迷失了道路。在貪官橫行的年代,清廉成了官場上最珍貴的品質。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