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3月16日夜晚,長征7號甲型火箭發射失敗,火箭在飛行過程中出現了飛行姿態異常的情況,導致火箭沒能進入太空,墜毀在了地面上。長征7號是目前為止,我國最新研製出來的一種火箭,它主要是為了發射貨運飛船而研製的一種中型火箭。那麼這一次的發射失敗,會對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造成多大的影響呢?那麼這次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火箭發射失敗之後,很多網友都猜測是不是火箭的發動機出了什麼問題,畢竟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發動機一直都處於工作的狀態,而且發動機出現問題之後,火箭也會出現飛行姿態異常的情況,不過火箭發動機出現問題的機率非常小。因為長征7號甲型火箭芯一級採用的是YF-100發動機,這型發動機比較成熟,而且長征7號甲型火箭的一二級也有分離。而二級火箭採用的則是YF-115型發動機,這是我國技術最為成熟的一款航天發動機,因為它的試車時間長達10萬秒。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當然了,凡事都沒有絕對,所以誰也不能肯定發動機究竟有沒有出問題。倘若這型發動機真的出現了問題,那麼對於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將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因為我國的長征五號,長征六號這幾型火箭採用的也是這幾款發動機。除了發動機問題之外,共振問題也會導致發射失敗。

當年蘇聯研發了N1超重型運載火箭,這型火箭的總高度高達105米,載重量則接近2800噸,為了能夠將這個龐然大物送入太空之中,蘇聯的航天科研人員在它身上使用了44臺大推力發動機。但是這一次的發射任務以失敗告終,火箭在升空過程中突然發生了爆炸。而此次發射失敗除了導致火箭損毀之外,還造成了150多名科研人員遇難,是一起非常重大的事故。而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一種名為\“縱向耦合振動\”的現象,這一現象會導致燃料泵的壓力不穩定,從而形成更大的可變加速度,最終導致振動與火箭的共振頻率相同,釀成慘劇。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除了縱向耦合振動之外,還有很多種震動現象也會導致發射任務失敗,比如說星箭耦合共振。1995年,長征二號火箭發射美國休斯公司的通訊衛星失敗,火箭飛行一段時間之後,先是衛星爆炸,後來導致火箭爆炸。事後調查發現,是因為休斯公司並沒有告知中方人員他們衛星的諧振頻率,所以導致星箭耦合共振,使得發射任務失敗。如果是因為這種問題而引發的發射失敗,那並不會對接下來的發射任務造成很大影響。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火箭發射失敗當然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因為這會導致很多航天任務延期,也會導致我國的衛星延遲入軌以及交付使用。但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出現問題之後我們要做的不是悲傷,也不是責怪,而是鼓勵,努力等等。只要將失敗的原因找出來了並且加以改進,那麼下一次的發射就肯定會成功。

而且我國的長三甲系列金牌火箭也曾經有過很多次發射失利,但是我國的科研人員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努力地解決問題,最終讓我國的長三甲系列火箭成為了金牌火箭。所以長征七號甲型火箭的失敗並不算大事,它不能阻擋中國人的\“飛天夢\”,反而會成為長征七號邁向成熟穩定的幫助。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實際上,載人航天工程事業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數學水平是息息相關的。要知道航空航天事業並不是用一個引擎把一大坨金屬送到太空軌道上就算完事兒的。每一次火箭發射時的預訂軌道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精密的運算才行。

而中國,正是當今世界數學最好的國家之一。這主要得益於中國完善的基礎教育體制,培養出了大量人才。早在民國時期,中國的有識之士決定在中國培養技術型人才。其中是民國的著名數學家劉薰宇,就對如何培養數學人才有著自己的觀點,和其他人專注於傳統學習的死記硬背不同,他更傾向於開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劉薰宇在教育孩子中的最大特點就是,將複雜的數學原理,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一個故事把函式講得生動有趣,這樣的例子在他的書中比比皆是。他一生論著頗豐,深受人們喜愛,很多人正是讀了他的書才喜歡上了數學。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就非常推崇劉薰宇的教學方式,楊振寧曾表示:自己在西南聯大求學的七年時間裡,是自己學習到數學知識最後的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裡,自己也明白了數學對於物理的重要性,因此在之後的學術鑽研上才能夠走得比較順利。此後,楊振寧向中學生介紹自己的學習數學過程時,就提到了劉薰宇先生。楊振寧說,我當初就是因為讀了劉薰宇先生的一篇關於智力測試的文章,自己才頭一回懂了奇偶排列等首要關鍵的數學概念。

長征7號火箭首飛失利,對中國航天影響有多大探月探火星或延後

而我國另一位數學家,前數學組成員、副理事長齊民友也特別崇拜劉薰宇先生的作品。齊民友曾經公開表示:自己在讀初中的時候也是非常厭煩數學的,但是後來在接觸到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之後,才慢慢的對枯燥的數學產生了興趣。

但相比於上面兩位來講,我國著名畫家豐子愷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畫家豐子愷也非常喜歡數學,不過他表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自己是在中年後才接觸到了劉薰宇先生的作品。他表示如果自己能夠早一些接觸到劉薰宇先生的書,自己當初也絕對不會荒廢這麼有趣的數學。

從上面這幾位科學大佬的話語中我們也不免能夠看出,劉薰宇先生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有趣。他的著作主要集中在三本書《馬先生談算學》《數學趣味》《數學的園地》,這三本書都非常的有趣,非常適合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和中學生來讀。很多學生讀了後都會愛不釋手,甚至像讀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把數學書語文化,在學語文中讀懂數學,這就是這套書最大的魅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