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我們都知道,劉備病重之際,將諸葛亮從成都召來託以後事,與此同時,劉備還有另一個託孤大臣李嚴,委以的職務是‘’中都護,統內外軍事‘’。那麼,劉備為什麼要指定這兩個人來作為託孤大臣?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有過託孤的事例。

孫策去世,把權力交給弟弟孫權,兩個託孤大臣一個是文臣張昭,另一個就是武將周瑜。曹丕的託孤大臣共有四位,分別是曹真、陳群、曹休和司馬懿。蜀漢劉備的這種安排,也是一政一軍的格局,類似於孫策的安排,只是政強於軍。

我們再來看劉備集團的派系構成,真正的核心就是三大派系:一起南征北伐的原從集團、諸葛亮的荊州派系以及法正的益州派系,江山就是這三大派系打下來的。至於官僚系統等雖人數眾多,但不是核心,權力有限。

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有必要說一下,對官僚系統來說,不論誰當皇帝,都會被任用,江山不是他們自己打下來的,基本上沒有多少忠誠可言。那麼,劉備為什麼要託孤給這兩個人呢?

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來的,劉備在外,諸葛亮給他守家,還保證他的前方軍需供給,劉備信任,這就不用多說了。關鍵就在於另一個人為什麼是李嚴。

法正去世前,劉備集團的權力結構:老大是劉備所代表的原從集團(包括外戚)如關羽張飛趙雲糜竺糜芳、老二是諸葛亮的荊州派系如魏延黃忠等、老三是法正的益州派系(非益州官僚系統),其權力結構決定了老大劉備必須聯合老三法正牽制老二諸葛亮。

劉備要託孤就得從核心的三大派系中找人,最好是從原從集團(外戚)中找,然而劉備去世時,原從集團人才凋零,死的死、老的老,趙雲和外戚吳懿都只是軍事將才不是治國之才,唯一可供選擇的就是荊州派系的諸葛亮和法正派系的李嚴兩位。

李嚴是南陽人,曾經是劉表的屬下官吏。曹操入主荊州時,李嚴正好在秭歸當地方官。因為曹操並沒有完全佔有荊州,李嚴向西歸屬了劉璋,劉璋任命他為成都縣令。又因為他非常能幹,劉璋又將他任命為護軍,讓他到綿竹,統屬駐在綿竹的部隊抗拒劉備。

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可是這個李嚴到了前線不但不率軍抗敵,反而率軍投降了劉備,劉備任命他為裨將軍。等到劉備完全佔有了西川,李嚴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在劉備這兒,李嚴表現出很強的軍事才能。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正在漢中作戰,馬秦、高勝等人卻造反了,他們聚集了幾萬兵士,已經進攻到了資中縣。李嚴不再徵調別處的軍隊,僅僅率領本郡的五千士兵就前去討伐。李嚴軍砍下了馬秦、高勝的腦袋,他們的黨徒也四處逃散,反叛區的民戶屬籍全部得以恢復。

還有,越雋的夷人首領高定派兵包圍了新道縣城,李嚴率領騎兵迅速趕去救援,叛軍被打敗。劉備因此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原來的太守職務不變。

劉備當皇帝的第二年,李嚴被調到永安宮,擔任了尚書令。第三年,劉備病重,將李嚴和諸葛亮一併遺詔為託孤大臣。以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從李嚴的這番經歷可以看出,在劉備看來,李嚴的軍事才能是強於行政才能的,尤其是,就軍事才能和可以託付兩個方面來說,蜀漢國恐怕也沒有比李嚴更合適的人了。

劉備的想法應該是:諸葛亮的行政能力強,資歷深,威望高,由他在後方鎮國理政;李嚴的軍事才能強,又可以成為劉璋留下來的人員班底的‘’代表‘’,由他在外統兵。從兩人的資歷地位以及劉備給他們的許可權看,諸葛亮這個文臣顯然要高於李嚴,這也符合當時時代的要求,因為要篡權奪取皇帝大位的人,一般大多是手裡有兵權的人,文強武弱或者是文前武后的格局相對來說不太容易出問題。

如此說來,這樣一種格局,應該是十分完美的。

只可惜,劉備這個先皇帝能做出人事安排,卻預料不到事情的發展並不會照著他設計的劇本走。 問題出在李嚴和劉禪兩個人身上。

李嚴有才卻不是大才,要說大也只有胃口大。諸葛亮讓他北駐漢中,李嚴第一次要一個五郡的巴州刺史,第二次要一個開府治事的權力,可以說,這兩件事都是顯露出了極大的野心。先說這個五郡的巴州刺史,整個益州總共才多少個郡?如果分出來一個巴州,蜀漢國三分之一不是都在李嚴手裡嗎?還有這個‘’開府‘’,顯然是要和諸葛亮平起平坐。

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但問題是,劉備雖然安排兩人為託孤大臣,卻並不是沒有主次,劉備讓劉禪兄弟對諸葛亮像對待父親一樣,顯然就是以諸葛亮為主的。安排李嚴,無非是不讓這個軍事主官成為諸葛亮的‘’臣子‘’,並不是讓他們同等地位,否則也就不會有再對劉禪兄弟的一番囑咐了。

雖然李嚴身為託孤大臣,但是卻必須鎮守邊疆荒遠,對於後主劉禪卻無直接影響,從難以接近皇帝而言,李嚴更空有託孤虛名,並無照顧劉禪實情,嚴格地說,李嚴對劉備託孤遺囑失職。在永安鎮守防吳,充其量只有保衛國土,間接衛戌首都,消極地防範外敵;但是中央若有叛變、民亂或爭位等,邊將難以馳赴宮殿而清君側。

再說主少國疑、大臣未附,中樞極需富有威望之人鎮守奠基,這不是邊將所能置身度外,而能相隔千里之遙而大加干涉。 而且李嚴遠在永安,距離成都非常遙遠,這點對李嚴堅守崗位的職責產生非常大的打擊。

首先,光祿勳本應領兵保護宮廷安全,一但李嚴無緣兵巡皇宮,只能駐留邊境的話,實質上不可能盡職護衛皇帝。其次,尚書檯為處理皇帝奏章等文書,若是尚書令人不在皇宮附近,所有文獻、函令及奏章更不可能經過遠在天邊的李嚴,因此李嚴的尚書令更無法實地掌握尚書檯各項事務。

劉備為何要託孤於李嚴,而不是別人?

最後,都護原為邊將,已無法影響中央,若把中都護看成類似於中護軍的將領,除了功能已與光祿勳重迭,而且針對一個駐留邊境的邊將而言,中護軍亦無法戌守皇帝周圍。

因此李嚴的光祿勳、尚書令及中都護都無法發揮應有的任務,全拜留守永安之賜,李嚴身兼此三官職,卻為名存實亡。

那麼,是諸葛亮對李嚴一再的打壓導致李嚴最終走向極端嗎?從李嚴的職務待遇升遷上來說,顯然不是這樣的。建興元年,李嚴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四年,轉為前將軍;八年,升任為驃騎將軍。可以說,在有丞相的情況下,這已經是一個武將的最高級別了。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諸葛亮調動李嚴,將他的實際掌軍權力交給了李嚴的兒子。這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恐怕死後都不會有這樣的待遇,除非他是像司馬懿一樣的人。即便是在李嚴被貶之後,他的兒子李豐仍然當官。

李嚴,出身西川,恐怕也屬地方軍閥,劉備作為外鄉人,佔據西川,恰逢伐吳大敗,身邊無人,唯恐西川劉璋系趁機奪權,任用李嚴此舉恐有安撫西川舊人之意。

24小時無限國戰,打造最原汁原味的三國世界! 你是埋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還是奮然崛起,引領天下的風雲?全在於你的一念之間!來《大軍師》一統天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