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有著什麼影響讓他如此執著

唐太宗,一個軍事才能出眾依靠武力榮登寶座的君王。我們不難發現,在歷史上對於唐太宗的評價大都屬於正面積極的,畢竟他文治武功的成就很顯著。跟封建社會的其他朝代國君相比較,唐太宗的優秀軍事才能就是他個人獨有的閃光點,無人能比。

唐太宗在當上君主之後,可以做到自我剋制為大眾做好榜樣;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令朝中各大臣信服;可以做到休養生息以農為本讓百姓愛戴;可以做到大力平定邊疆,尊重邊境民族,最終贏得了被統治者都認同,整個社會呈現處一種安定,穩定發展的趨勢。

這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文化繁榮昌盛、經濟不斷髮展的美好局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貞觀之治。但是,誰都沒有想到在貞觀之治這麼美好的局面之下,其實暗潮洶湧。

最終在貞觀末年這些暗藏的問題全部暴露,讓唐太宗在平坦的歷史大道上被磕了一下,雖然不至於完全的失敗但也令後人在對他高度讚揚的同時留下一點遺憾。

我們上面所說的遺憾,就是唐太宗多年堅持去攻打高麗的事蹟。在當時貞觀之治之下的繁榮景象之下,軍事才能出眾的唐太宗對於自己的決策非常肯定和自信。讓人出乎意料的確實,興兵討伐高麗的這一過程中屢屢受挫,雖然這一次並不算實際意義上的敗仗,但也是草草了事無功而返。

那麼攻打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影響,讓唐太宗這麼的執著。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唐太宗攻打高麗的實際意圖,是不是因為高麗影響著他作為統治者的某些政治利益?

首先,作為統治者,唐太宗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讓民心歸順才能讓統治更長久。有一部分人認為,唐太宗東征高麗這一行為實在是多此一舉,貞觀之治的局面已經很利好沒有必要再浪費人力物力去東征。確實,東征高麗這一舉動令唐太宗失去了一部分的民心,但這卻是作為統治者不可以不執行的事情。

在唐太宗前的隋朝君主三次東征高麗都失敗而歸,隨軍陣亡的將士屍骨被高麗人集中起來在邊境修築成了京觀。(京觀,就是戰勝國用戰敗國士兵屍首堆積而成的地方)在唐太宗即位之時,他沒有忘記這些已經犧牲的同為中華子弟的烈士們,立馬便命人把這個京觀毀掉,把這些戰死沙場計程車兵屍首好好安葬。

正如史書裡記載的“隨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將為中國復子弟之仇”大概意思就是說,唐太宗一定會為這些被殺害的忠良善良計程車兵們報仇。這個也就是唐太宗執著於東征高麗的原因之一。

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有著什麼影響讓他如此執著

百姓人民每天看著自己的親人和一同上戰場的夥伴,因為保護國土犧牲在戰場,還要被造成京觀不得安寧,心裡自然難受難熬。在這種萬眾一心的情緒之下,唐太宗作為領袖帶領百姓人民去復仇,實則也是順應民心之舉。也令百姓大眾對於這個靠殺死兄弟奪權坐上皇帝之位的君主,可以改變看法。

據歷史記載,貞觀十九年時,唐太宗親自率兵東征高麗,只要有士兵前來報道,他必定親身城樓撫慰他們。當有士兵身患重病不能前來面見時,唐太宗就命人給他看病還要在床前照顧。正因為唐太宗這種出於真心不分等級的對待,打動了民眾的心,沒有一個人不心甘情願的跟隨他。

唐太宗明白,自己軍事才能突出,正好可以透過這個戰事顯現自己的才華並且籠絡民心,讓民眾可以心服口服。所以說,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來說利大於弊,消耗一部分人力物力卻可以攏住全天下百姓的心,這個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非常重要。

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有著什麼影響讓他如此執著

其次,在當時看來,東征高麗是屬於形式所迫。當時高麗的經濟發展快速,軍事力量得到不斷的擴充,實力已經在不斷膨脹。高麗的歷代君主其實對於邊境地區也是在虎視眈眈,不斷制定對外政策想趁機擴充自己的土地。

自隋朝以來,來自東北方的侵略比起其他少數民族的侵擾了,來得更猛烈些。隋朝時期,高麗當時的王不斷臣服周圍的小國,成為了東北地區的霸主。後期的泉蓋蘇文更是野心勃勃,把持朝政獨攬軍事大權,對唐朝一直懷有仇恨之心,每每實施各種政策都是針對唐朝的。

只有東征高麗,唐太宗才能在邊境安穩的情況下保住貞觀之治的優秀局面。在開疆闢壤之後,如何可以更好的保證後續的發展和後世的安危?國家邊境的安穩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更何況,作為軍事才能出眾的一代國君,前朝三番幾次不能攻打下的高麗,在唐太宗看來只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唐太宗的這次東征高麗雖然準備做的很好,但是最後卻也是草草結束,他只能期待下一代的君主了。當然了,唐高宗李治確實也沒有令人失望。

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有著什麼影響讓他如此執著

最後,唐太宗執意要東征高麗的舉動,其實也是因為覺得唐朝的國立強大,貞觀的盛況讓他有點飄飄然。就國家實力而言,高麗長期對外征戰人力物力消耗甚多,就士兵數量而言,唐朝比高麗多出數倍。

唐太宗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參考了隋朝的前車之鑑,安排的更加細緻小心。但也正因如此,唐太宗有點過分的自信,難免有些地方會矯枉過正。

唐太宗最終只安排了十幾萬計程車兵,但實際上攻打這個有大量要塞城堡的高麗國並不足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安排實戰經驗豐富的名將李靖出征。李靖,一個全能型的武將,無論是高原平原、沙漠攻城、守城水站還是國內國外的各種性質戰爭都有著豐富的經驗,而且非常難得的在我國曆史上一個百戰百勝的將士。

唐太宗太過於自信,從而忽略了高麗地勢的複雜性,輕視了這個暗藏鬼胎的國家。

唐軍來勢洶洶,攻克遼東之後進攻白巖城,次月白巖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向安市進發。安市地方雖小但卻很難攻克,在當時的城主堅持不懈的抵抗之下,唐軍經歷數月也不能攻打下來。

有人就說: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倖。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大概意思就是說,天子親子征戰不可以看輕自己的安危,需要做出萬全之策再來也不遲,更何況現在已經把大部分的地區攻打下來了。

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的統治有著什麼影響讓他如此執著

最終,唐太宗決定暫緩攻打高麗達到回府。雖然沒有完全的攻克高麗,也給高麗來了一個下馬威。這次征戰的意思重大,它不僅打壓了高麗的囂張氣焰還為唐太宗爭取了更多的民心,讓他在立國之初國君之位更加穩固。

然而更重要的是,這次東征為唐朝打通了通往遼東的經濟要道,這個是可以為唐朝經濟發展帶來直接利益的渠道。

綜合以上因素,雖然東征高麗的結局不盡人意,但是東征高麗對於唐太宗鞏固自己的帝皇之位和更好的發展國內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東征高麗帶來的好處讓唐太宗執著於必須出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