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地區更新世晚期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古生態研究獲進展

更新世晚期北半球的

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l Complex)以真猛獁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等食草動物的繁盛著稱。然而,在更新世末期之後,該動物群中近一半的物種都走向了滅絕。國際學術界非常關注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但在該動物群分佈的東南界——東北亞地區,相關研究在近幾十年來停滯不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復旦大學,與德國圖賓根大學等合作,綜合利用多種生物地球化學的研究手段,對黑龍江省閻家崗遺址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地理學會洞穴(Geographical Society Cave)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開展系統的古生態研究。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兩個遺址點的真猛獁象均以禾草類及苔草類(grasses/sedges)為主要食物來源,而披毛犀和野牛等動物的食物來源相較於真猛獁象更為靈活多樣。基於質譜的動物考古學分析(Zooarchaeology by Mass Spectrometry,ZooMS)提供了精確的動物種屬鑑定結果,並準確鑑定出一例閻家崗的王氏水牛樣品。多個樣品的碳十四測年結果為43,447/>41,964-38,204 ?14C? BP,比閻家崗遺址在20世紀80年代發表的測年結果明顯偏早。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國際第四紀》(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中緯度東北亞地區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與高緯度地區相比呈現出獨特的面貌,由於我國東部地區地形平坦,大型哺乳動物在氣候動盪的MIS 3階段可能經常發生南北方向的遷徙活動,從而塑造出真猛獁象、披毛犀等冰期耐寒動物與喜溫的水牛共存的獨特面貌。此外,研究還揭示了地理學會洞穴所處的古環境與我國東北地區明顯不同,並反映出猛獁象平原東南界的環境複雜性。未來對我國北方不同地區的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進行系統的測年及古生態研究,將重繪該動物群在我國獨特的演化道路。

東北亞地區更新世晚期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古生態研究獲進展

圖1。“猛獁象平原”的分佈範圍與本次研究中的三個遺址點

東北亞地區更新世晚期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古生態研究獲進展

圖2。閻家崗和地理學會洞穴動物群的碳氮同位素資料分佈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