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時代文藝評論的“三氣”

科技的飛速發展,影響著社會經濟與文化事業的演進模式。文藝產業在人工智慧賦能之下,催生出了新的樣貌、新的業態、新的場域,“人工智慧+文化產業”的新格局已成雛形。網路文學、網路音樂、網路動漫、網路戲劇、網路影視、網路遊戲、短影片、彈幕、電競……正如智慧技術本身的日新月異,與之關聯的網路文藝的更迭更是變幻多端。文藝評論如何適合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如何在更深更廣的層面去“破而後立,曉瑜新生”?其要旨在於“關注新變,促進協變,警惕異變”,真正實現“三氣”:氣場強大,氣度非凡,氣韻靈動。

從缺位到引領:構建文藝評論強大的氣場

從學理思考的角度來探索,中國傳統的文藝評論通常包含以“善”為核心的“載道”“教化”和以“美”為核心的“修身”“怡情”,以及以“真”為核心的“求真”“求變”。追求和弘揚“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恆價值,也是中國文藝評論延續至今的學理傳統和現實需求,這一主導思路理應引領文藝創作與評論,從因文化生態而發生整體動盪演變為趨向於因技術更新帶來的多元共生狀態。以此為境遇和前設,面對人工智慧的強勢浸透,文藝評論應當彰顯強大的氣場,凸顯“三個作為”,不迴避、不露怯、不缺位,起到引領、統攝和感召的作用。

首先,主體作為。現有的各類文藝評論相關管理機構和團體,更多的職責與使命是針對傳統的文藝樣式,進行系統性的知識建構和邏輯推演。近年來,面向新的文藝產品,管理部門擴容、轉向的態勢漸趨鮮明,管理職能也有所延伸,但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導致的結果是,對於網生代文藝品類的關注多,研究少;批評多,引導少。同樣,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藝類刊物幾乎全部定位為傳統文藝研究,鮮少專屬新生文藝評論的刊物,而在傳統刊物中,又鮮少專屬新生文藝評論的欄目。因此,文藝評論總體性、一元化的局面亟待轉換和塑形。

其次,主動作為。與新生文藝樣式緊密相關的知識、科學、理論層面的話語體系建構,統攝和引領著相關文藝評論的基礎生成與正規化轉移,前者一經形成系統化、科學化的理論格局,後者方能開啟“知識型”的歸納與梳理。理論語境的“作為”,是文藝評論進行建構性反思的基石。

第三,主力作為。對於人工智慧技術催生的文藝新模式,已有不少主流學者從宏大的審美、倫理、技術與藝術融匯等角度進行理論探討,但其規模和數量相當有限,其傳播效力與創作傳播一線尚且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重要的、顛覆性的評論完全無法達成“指引”的功效,因而活躍在網路文藝評論現場的都是自發出現的原生態群體,正如伊格爾頓所言:“如果理論意味著對我們指導性建設進行一番順理成章的思索,那麼它還是一如既往地不可或缺。”

從正本清源到海納百川:體現文藝評論非凡的氣度

作為創作背後的思想支撐,文藝評論須從外緣的變化影響與內在的審美里路進行共同闡釋,方能抵達規律性的、共通性的隱秘核心。這就需要評論從比較的立場出發,脫離一味的批判與排斥,更要擺脫“傳統即是高雅”的固有思維以及既有文藝理念的邏輯折射,以全新的視角、相容並收的心態,客觀面對新媒體技術不斷突破帶來的變形與改造,釐清人機協作的優勢與弊端,以堅守文藝創作的初心和情懷,關注與重審網路文藝的旨趣及其跨文化、跨學科、跨媒介所產生的新的可能。這也需要從三個環節真正做到“有為”。

首先,理論有為。無論是中國古典文論,還是西方無論,數千年的文藝理論作為一套整全的系列理論,為文藝評論的勃興與繁榮提供了成熟的話語體系。然而這一體系是否適宜於新技術下的創作個案或集體現象,是一個有待勘測的話題。事實上,不管這一思想裝置可否嵌入新的創作事實,對其進行研究與深入探索並形成新的研究路徑、取得新的系統性理論成果,都是至關緊要的。

其次,形式有為。在主流的評論介入以前,伴隨著技術的更迭,網路文藝已經產生了層出不窮的評論。相比傳統的文藝評論而言,這些新生的評論具有形式多變、靈活多樣的特質,例如網易雲、豆瓣、彈幕等。面對初具規模的網路評論場域,秉持守正創新的理論立場和價值判斷去相容並建構新的評論世界,是亟待完成的重要使命,但確立面向現實與未來的“應然”路徑,適宜順勢而為,涵納已有的評論形式,探尋超越“形式”這一單一命題背後的文藝產品屬性。

第四,傳播有為。由於技術的強勢入侵,網路文藝的傳播效力遠遠超過傳統文藝有限的文字傳播方式,這也是傳統文藝評論無法在短時期迅速覆蓋網路文藝的因素之一。澄清網路文藝評論是民間文藝或是旁門左道的誤解,凸顯網路文藝評論中具有理性的洞見,嚴謹精準地把握與辨析瞬息萬變的網路文藝,已經迫在眉睫。正因如此,應透過技術手段的助推,讓文藝評論在傳播方式上取得較大的突破,實現有效的傳播,這也是儘早引申形成完整文藝評論體系的手段之一。

從自由生長到精品孵化:營造文藝評論靈動的氣韻

動輒受眾超過百萬的彈幕、豆瓣評論中,不乏對傳統文藝評論的模仿和致敬之作,囿於短小的篇幅與隨意性、碎片化的傳播形式,難以與傳統文藝評論連線起來。借力網路文藝評論的規範效應,以傳統文藝評論深厚的理論功底、精雕細刻的研究正規化,雙向合力,營造出“餘韻繞樑”的評論效果,在網路文藝評論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方能實現引領創作的終極目標。這就需要從三個方面“勤為”。

首先,數量勤為——相比高門檻的傳統文藝評論而言,網路文藝評論俯首皆是、處處開花,其結果是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作為創作的引領者與反思者,無論評論的效應是寂寞,還是熱鬧,基本的數量必須有所保障,以數量形成規模,提供富有啟發性的思考。

其次,質量勤為——以自然狀態“野蠻”生長的網路文藝評論,大多篇幅極簡,缺乏規範性,可謂處於此種評論萌發的初級階段,亟待高質量的評論樣式提供新的啟示和思路。當然,就文藝評論而言,鼓譟與批評理應兼而有之,不可有失偏頗。評論應有的朝氣銳氣清氣,都應伴隨各類文藝創作的創新,尤其是新媒體介質下的文藝品種,尤其需要高品質的評論對其發展圖景做出有益的探究。

第三,體量勤為——隨著技術對於藝術的深刻影響,文藝評論本身的定義、範疇、意義以及與其他文藝理論的融合與界分等問題都需要獨特的闡釋和探索。文藝評論需要一種不斷擴大關照物件和表達能力的功能,才能滿足文藝隨著技術變革已經存在的無數可能性的探究需求。這種需求是全方位、多樣化的,正如各種文藝門類所具有的豐富性。與文藝創作扶持相對應,文藝評論同樣需要內外機制的有機結合,認同並引導文藝的存在方式、模式與表達方式,前提是各級管理部門、各類社會資源對於文藝評論的大力扶持,促進體量的形成和提升,讓文藝評論呈現出更大的可能狀態和表達的可能性,以及最佳“情態”,即樣式、程式與樣態。

《文心雕龍》中有言,文藝評論的重頭戲在於“比較作品之長短,作家之同異,知人之事也。”對於固有的文藝樣式,評論成果堪稱精湛,然而面對新技術發展帶來的文藝創作正在或即將營造出的“可能世界”,評論尚需打破已有媒介的疆域,開拓新的理論視野,以適合文藝作品本身的無限創造性、可變性和自我擴充套件性。(駱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