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州有個“海珠溼地經驗”

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州有個“海珠溼地經驗”

■兩隻鳥在海珠溼地嬉戲。

■海珠溼地裡果樹上生長的菌類。

■遷徙途中停留的黑翅長腳鷸和留鳥斑嘴鴨和諧相處。

■一群鷺鳥從海珠溼地的樹枝上飛過。

從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地

10月11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美麗的昆明隆重開幕。而作為特大城市的廣州,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比如在廣州市中心城區,就有著總面積達1100公頃、全國特大城市中心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生態綠核——海珠溼地。

經過近十年的溼地修復工作,海珠溼地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變成了具有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水稻田溼地等多種生態系統的國家溼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更為眾多野生動物營造了一個美好家園。新快報記者瞭解到,目前海珠溼地鳥類種數有180種,維管束植物835種,昆蟲種類539種,幸運的遊客甚至還能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禾花雀在稻田旁嬉戲的身影。

■採寫: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圖片: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通訊員 海宣

瀕臨消失的果園變成國家溼地公園

兩隻野生鴨子趴在木製走廊上小憩,聽到人類腳步聲後抬起頭看了一眼,又繼續埋頭進入夢鄉;上百隻斑文鳥在稻穗上嘰嘰喳喳,聽到猛禽的叫聲後,又往樹林中躲去;小魚在清澈的水裡游來游去,水稻上分佈著螺產的粉色的卵……當新快報記者走進位於海珠溼地的這片水稻田時,一下子就被各種生物共存的美好畫面所“驚呆”了。

原來,該水稻田生態系統正是海珠溼地對擴大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嘗試之一。據廣州市海珠溼地科研宣傳教育中心負責人範存祥介紹,傳統的稻田是以生產為主要目的,而水稻田生態系統主要是為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同時透過水稻的種植淨化水質。“稻田生態系統帶來了更多的生物多樣性,除了喜歡吃穀類的林鳥迴歸之外,更多的水鳥進行了迴歸,在種植的時候分為深淺水區,適當空出不用種植水稻的淺水區,給水鳥停歇,提供覓食的空間。”目前,有100畝左右的水稻田被種在海珠溼地。

除了水稻田溼地,海珠溼地還擁有河流溼地、湖泊溼地等多種生態系統。“原來的萬畝果園,地形比較單一,還瀕臨‘消失’。為了營造棲息地的多樣性,我們人工營造了高低錯落的地形。”範存祥說,此外,為了恢復河流溼地,在原先的基礎上,將淤塞、斷頭的河流打通,使得形成更聯通的水系,“讓珠江的潮汐更容易進到我們溼地的各個角落。”

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80種

在海珠溼地,隨處可以看到鮮豔的花,聽到或清脆或低沉的鳥叫聲。站在海珠湖的觀鳥長廊上,還能看到鳥兒們在湖中央的植物浮島上來來往往的身影。使用長廊上的望遠鏡,還能清晰地看到鳥兒們的性狀特徵。剛下了雨,白藍相間的蒼鷺在樹枝上“晾乾”羽毛,翠鳥則成群結隊在岸邊隔離帶的植物上盪來盪去。

得益於生態系統多樣性,海珠溼地的動物、植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據悉,海珠溼地鳥類種數已從72種增加到180種,維管束植物835種,較2012年記錄的294種增長了將近兩倍之多,昆蟲種類已增加至539種,魚類為60種,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眾多野生動物營造美好溼地家園。

海珠溼地的工作人員謝惠強也是鳥類愛好者,他告訴記者,等到冬天稍冷的時候,能看到更多種類的候鳥“做客”海珠溼地。“他們從千里甚至萬里之外的西伯利亞或者南半球遷徙過來過冬。”對於生長在岸邊的植物,謝惠強也如數家珍,“看到植物浮島上的落羽杉了嗎?它們現在是綠色,接著會變成黃色,大概在12月到次年1月時又會變成紅色,真的很美。”

更令人欣喜的是,人們常常能在生態修復後的海珠溼地看到國家保護動植物的身影。範存祥告訴新快報記者,目前在海珠溼地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種——禾花雀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6種。“五年前,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的觀鳥愛好者在這裡第一次拍到了禾花雀,當時只發現了6只。而現在在水稻田旁經常能看到成群的斑文鳥中就混有禾花雀,說明禾花雀的數量遠超6只,可能去到幾十上百隻的數量。”

海珠溼地修復 為世界提供中國經驗

“溼地修復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行業沒有太多的標準。在實施的過程當中,包括建設標準、評價標準,恢復技術措施都不成熟,我們只能試著往前摸索著做。”範存祥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們在溼地恢復管理的過程中,一邊摸索,一邊累積了大量寶貴經驗。

為了將垛基果林溼地恢復經驗透過標準的形式進行傳播,為中國乃至世界認識瞭解中國垛基果林的溼地修復技術、瞭解農業文化遺產提供世界語言,從2019年開始,專家就開始編寫《垛基果林溼地恢復技術規程》,透過收集資料、標準起草、標準研討、徵求意見等過程,於2021年6月完成了《垛基果林溼地恢復技術規程》編制工作。

【來源:新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