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與企業家之爭 誰最該贏?

科學家與企業家之爭 誰最該贏?

整理 | 張旋

近日,“司馬南與聯想事件”發酵,讓業內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

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應該讓企業家還是科學家來決定企業的命運?

12月14日,在鉛筆道2021真相大會上,碳9資本創始人馮新與老鷹基金創始合夥人劉小鷹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歷史上,關於“科學家和企業家之爭”有2個代表事件。

一個案例是北大方正,一個是聯想,但結果完全不同:前者是科學家勝利,後者是企業家勝利。

談及這2件事,馮新回憶到,北大方正曾靠王選院士的“鐳射照排系統”起家,當時的總裁叫張玉峰,在決定公司整個戰略方向時,兩人產生了激烈衝突,最後的結果是:王選獲勝,張玉峰下臺。而“柳倪之爭”最終是倪光南出局。

作為投資人,劉小鷹也曾投過一些科學家團隊。2014年時,聯合給他投了2000萬,最後累計融了1億,結果在3-5年間把錢燒光了。科學家團隊容易重視研究,但輕視產品與市場。

當決定企業命運的時刻發生時,科學家與企業家相爭,到底誰最該贏?

請閱讀兩位嘉賓的精華觀點:

1、科學家與企業家本質有何不同?

科學家“與物鬥”,企業家“與人鬥”。

2、科學家當CEO的陷阱?

缺少企業思維,即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做最正確的事。科學家當CEO,只要認為什麼東西好就往前衝,到最後可能公司真的會垮掉。

3、科學家創業的鄙視鏈?

有些科學家鄙視投資人,鄙視市場,鄙視錢,他覺得我這個產品很好,也不會主動跑去銷售,屬於坐商。

4、怎樣投資科學家團隊?

投資之初就立好規矩,在談判、盡調的過程中,幫它設計好一個頂層架構。

5、科學家能否轉變為企業家?

把一個科學家轉變成企業家就跟轉基因工程一樣,不是一般的難。這取決於科技型創業者的學習進化能力。

6、科學家創業的結局怎樣?

有壞結局,但也有好的,比如連續科學家創業團隊。

7、科學家創業應該怎樣思考?

能站在一個“銅臭”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賺錢、想發財,並告訴投資人們你要怎麼樣賺錢發財,那投資人就會相信你,給你投錢。

以下是對話的文字內容,由鉛筆道整理。

 何為科學家型的創業者?

馮新

:劉總,先簡單做一個自我介紹。

劉小鷹:

大家好!感謝馮總和鉛筆道的邀請,我是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

馮新:

我是碳9資本的創始人馮新,今天咱們討論的話題是“科學家如何轉型成企業家”,首先咱們對科學家做個定義,您覺得什麼是科學家型的創業者?

劉小鷹:

我先補充一點,我跟馮總也是多年好友,記得碳9資本公眾號還有一次突然轉發了我的文章《科學家與企業家》。在過去這麼多年我們投了很多創業專案,其中有一些是科技人才創業的,我們也受過傷,所以有感而發就寫了這篇文章,今天這個話題也可以圍繞這篇文章展開探討。

科學家與企業家之爭 誰最該贏?

碳9資本創始人馮新,曾就職於聯想投資,代表投資案例:科大訊飛,找鋼網

馮新:

你怎麼定義科學家型的創業者,哪些型別的創業者可以叫科學家型的創業者?

劉小鷹:

科學家,我們可以說他是工科出身,或者是有一些技術背景、有發明專利的科研人才。在過往這麼多年,也陸續有一些科技人才創業,特別是海歸創業者,因為他們都是帶著技術,在海外留洋學了很多新的東西之後回來。但是他們在創業過程中也有很多水土不服的現象,所以科學家如何轉變為企業家,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

科學家與企業家之爭 誰最該贏?

老鷹基金創始合夥人劉小鷹,是中國長遠控股(0110。HK)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新龍脈控股合夥人、矽谷F50基金投資合夥人、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董會成員

馮新:

說到科學家創業,我們在準備這個話題的時候,有很多人就提出疑問覺得大家把它標籤化了,實際上“科學家創業”屬於科技型創業者,而這些科技型創業者典型的有兩類來源:

一類來源科研院所,包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下屬科研機構,像中國科學院下屬110個研究所,有10萬科研人員,他們的身份是教授和研究員;另外一類來源於企業,比如科技型企業裡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比如微軟亞太研究院,他們會有很多專門做技術研發的人。

而如果把定義再擴大一點,可能跟科技不相關,但是屬於專業型的,比如做諮詢的、醫生、會計師、律師等,也有都類似科學家型創業者的特徵。

這裡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就貼個簡化的標籤,統稱這類創業者是“科學家創業者”。

鷹總,您做天使投資也十多年了,也投了很多科技型的創業者,在投資的過程中,你發現這個人群身上有哪些典型特質?這些科技型專案哪些專案成功了?哪些失敗了?尤其在失敗的專案中,你發現那些科學家創業者身上存在哪些共通的特徵?

劉小鷹:

科學家應該是個廣義的名詞,把科學家和企業家作為對標來比較,有很多話題可以展開。

首先要看人才的屬性。做科研的人才的思維是“與物鬥”,做企業的是“與人鬥”,因為他要管人,要去做銷售,要跟人去交流。但做科研,可能是在實驗室埋頭苦幹,不斷地做實驗,發論文,這個過程中其實比較習慣於跟物打交道,所以思維方式也不太一樣。等到他去做創業時,對他來講是一個新的東西,轉變過程是比較艱難的。

我們投過一個海歸創業者,他是中科院的博士,也是清華的博士,又是哈佛博士後,多年在美國,是一個基因科學家。當年我們抱著巨大的誠意,差不多是“三顧茅廬”請他回來創業,2014年給了他2000萬,是我們幾個投資人一起湊的錢,還要求創始人自己也投了100萬。

其實他回來之後就趕上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2014年泛生子(癌症精準醫療公司)也開始做了,我因為投了這個專案,就沒有去投泛生子,錯過了一個非常好的專案。因為當時我覺得這個科學家很厲害,絕對能成。

回來之後,他確實又融了一輪,估值翻了10倍,總共差不多有1個億現金。但是在3-5年之間就慢慢把錢燒完了。而且我們跟他說了很多次,他不去轉變,一直在做一些跟過去差不多的事,一直在做課題,跟不同的醫院、不同研究所在合作,拿幾十萬的研究經費。我跟他說要做一個好的產品,比如跟一些高階體檢機構去合作,做一些基因檢測方面的To C產品,他看不上。

馮新:

這個可能就是科學家創業特別典型的情況,就是以科研為導向、純技術導向,先把東西做出來,再去找應用場景。而企業家型的創業者,更多是考慮市場,考慮使用者需求,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路徑。

科學家創業的困境

馮新:

我最早是在90年代開始關注“科學家與企業家”這個話題,當時中關村有一個爭論話題:高科技公司到底是科學家說了算,還是企業家說了算?

有兩個特別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個案例是北大方正。大家都知道它是靠王選院士的“鐳射照排系統”起家的,他們當時的總裁叫張玉峰,在決定北大方正的整個發展戰略方向時,王選和張玉峰就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因為公司是靠王選的鐳射照排系統起家的,所以王選在整個決定公司發展戰略問題上具有重要的話語權,當時他們發生了分歧和衝突,結果是王選獲勝了,張玉峰下臺了,這是方正的結果。

另外一個案例是聯想。大家都知道聯想最近正處在風口浪尖上,媒體批評它的理由之一是,認為聯想不是技術創新驅動型的公司。但其實聯想這些年雖然在技術研發的絕對數量和比例上都比不上華為,但它在技術研發上最近幾年的投資也是百億規模的。

聯想在90年代“柳倪之爭”的時候,最後是倪光南出局,柳傳志獲勝。大家如果關注這個話題的話,推薦兩個文獻給大家。

第一個是《聯想風雲》這本書,這是作家凌志軍寫的聯想的發展歷史,裡面詳細記載了90年代“柳倪之爭”各種細節,是非常準確客觀的。

第二個是2000年2月份第二期《中國企業家》雜誌的一篇文章,叫作《柳傳志心中永遠的痛》。

“柳倪之爭”最終是倪光南出局了,但如果不是柳傳志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聯想早就不存在了。這是90年代中關村爆發的“高科技企業到底是科學家說了算還是企業家說了算”的問題。早期的中國企業在發展時,對這類問題的認知還有很多模糊地帶,但在今天的創投圈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現在大家不會去爭論這個問題,今天的話題變成了一個科技型背景的創業者能否勝任一家科技創新公司的CEO問題。

鷹總你投的這些案例裡是否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一個科技型的創業者,他是個科學家,但他可能當不了CEO。

劉小鷹:

我覺得這種案例每個投資人都碰到過,最近經緯中國的張穎也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給科研/技術背景出身的創始人的9點條建議》,其中也提到了很多,我覺得都非常有共鳴。

做科學或者做科研,真的是要一直往前衝,不撞南牆不死心,可能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發明出一個新的技術或者新藥,他們對人類是有很大貢獻的。比如幽門螺桿菌,這個課題最早是在1875年開始的,當時就有人發現這個菌,但是沒有解藥。到一九七九年,一個澳大利亞科學家巴里·馬歇爾經過不懈努力、不斷研究,發明了一種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但當時很多人不信,他要去找到同樣的病人,但找不到,因為沒有人敢吃他還沒拿到證的藥,怕藥吃錯了可能會致癌。

他就果斷地喝下了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以後,再吃自己研製的藥。經過幾個療程,他就康復了。這個藥後來也得到了美國FDA的認證,90年代上市,扭轉了幾十年來的錯誤醫療與診治,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巴里·馬歇爾也因此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個案例說明做科學家、做科研的人,真的不用管多少錢、多少事、或用多長時間,反正不懈努力把它弄成,成果出來就OK。

但是,做企業是有限制的,因為企業的資金、時間是有限的,而且競爭是很激烈的。你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用手上僅有的錢把產品做出來,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不能亂花錢也不能不管時間表,更不能用最貴的錢請最牛的人,因為很快就會把錢燒完。

科技人才創業一定要有企業思維,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最高效的方式做最正確的事。作為科學家他可能不會理那麼多,有些科學家當CEO,只要認為什麼東西好就不計成本往前衝,到最後可能公司真的會垮掉。

馮新:

科學家創業,我們看到的第一個認知裡的困境是以科研為導向,還是以市場為導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投資人有一個看法,給他配一個做市場的合夥人就行了,你有沒有這麼操作過?這樣操作的結果是什麼?

劉小鷹:

我投過一個智慧倉庫機器人,是澳大利亞很牛的一個國家人工智慧實驗室回來的一幫老師和學生,技術很好,產品Demo什麼都做出來了,但一直不會做銷售,我給他介紹很多大的客戶,從老闆往下談都談不下來。

最後我就給他找了一個老部下,是在某物流公司當副總,做營銷很牛,進去之後發現還是不行,這個副總做了不到半年就走了,最後這個企業雖然拿到一筆融資,但又被投資方跳單,可能他們在盡調過程中,或者在溝透過程中,發現有其它的問題,所以在付了一半款之後就跳單了。

馮新:

你當時給他介紹了一個做市場的合夥人,然後他跟這個科學家型的創始人衝突在什麼地方?

劉小鷹:

他提了很多很正確的建議,但是對方都聽不進去,所以最後就很失望,只能走了,他知道這個公司可能不行了。

馮新:

最後這個專案的結局是什麼?

劉小鷹:

新的投資方是因為他的產品、技術都很牛,而且團隊背景都很厲害。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人工智慧實驗室教授是全世界VSLAM技術發明者之一,這樣的履歷和光環,放到這個企業裡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這個投資方打了一半的款就跳單了,後面的錢不再付了,資金鍊就斷了。現在在清算過程中,但會重新再來。

我希望這個科學家經過這次痛苦經歷之後,能夠學到經驗真的去改變自己,他叫我師傅,說鷹總你啟發我這麼多,說了這麼多,但我真的沒有完全聽懂和接受,但如果他經過這次失敗能再來是能起來的,首先他的人品是OK的,應該還是有機會的。

馮新:

這個是科學家型創始人和你給他介紹過來的做市場、做運營的合夥人之間發生的矛盾,很難合作的失敗案例,那有沒有成功合作的?

劉小鷹:

確實有,如果這個科學家本身情商比較高,能夠聽得進去,也很知道我做企業還是要賺錢,或者要生存,這樣的話就能夠去吸納更多的人才。

也有很多科技類企業跑的挺好的,到了B輪、C輪,甚至Pre-IPO都有,但這些科學家往往不是第一次創業,他們第一次創業如果挑大樑的話,大機率都會失敗。

投資人眼中的科學家創業者

馮新:

科學家鄙視投資人這種場景有沒有遇到過?

做科技投資的時候投資人經常會遇到一些創始人是科技型的,科技背景特別牛,比如院士或者名牌大學博導之類的。而你是投資人,有些科技型創業者跟你交流時,覺得你不懂科技,在他們的科技領域裡你是個白痴,而且你們這幫搞錢的人充滿銅臭氣息,腦子裡想的都是錢,特別不上臺面,他們內心很鄙視你,只是表面上不一定會表現出來。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問題?

劉小鷹:

有些科學家不僅鄙視投資人,還鄙視市場,鄙視錢,他覺得我這個產品很好,先把產品做出來,等著你們來買,也不會主動跑去銷售,屬於坐商,他會覺得自己的東西好,幹嘛要求人家。

我覺得這種情況很常見,所以投一個科技人才創業的公司,一定要在最開始的時候立好規矩,在談判、盡調的過程中,幫它設計好一個頂層架構。如果他真的需要錢,要融資,最後還是會坐下來跟你談的,除非有別的投資人盲目去追這種光環、追這個科學家。

像前面提到的海歸創業者,當時就是覺得碰見這麼牛的人,很難得找到一個海歸,又是科學家,在基因行業又這麼牛,所以就給他錢了。但那時候盡調並沒有做太多,也沒有在投資之前去立好規矩。所以會發現給錢之前你說什麼都有權利,給了錢之後,你就是小股東,他可以不聽你的話,所以為什麼有些VC做了幾年之後就不做了,乾脆自己跳下去創業,就是對那些創業者很失望。

馮新:

在臺下我跟鷹總在交流時談到了華大基因的汪建,他在中國生物產業化道路上走得比較靠前,應該說是一個旗幟型、領袖型人物。我在跟一些生物醫藥賽道的創業者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一個觀察人的方法,就是看他們怎麼去觀察別人,我經常有一個測試,就是問他們怎麼看華大基因的汪建,十有八九聽到的答案就是汪健是個大忽悠,是個騙子,根本不懂生物技術,言外之意是我懂,汪健不懂,你怎麼評判這個現象?

劉小鷹: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測試,我們投一個創業者,還是需要跟他聊,他對一些熱點新聞、熱點事件。比如像華大基因的汪健,以及某些有爭議的人,去問他們的一些看法,這種看法代表他的認知和立場。

我有遇到一個創業者也是海歸,也是做醫療方面的,回來的時候就開始說汪健不行,當時華大基因還沒上市,上市前說汪健不行,上市之後還說他不行。

馮新:

就是不管你在哪個階段,我始終看你不行。

劉小鷹:

還有一些投資人,對創新這個東西有很多偏見,所以他很難做早期投資,他只能做一些財務投資。比如財報出來後準備上市IPO了,在最後一公里Pre-IPO的時候投一把,這種他是OK的,但是投早期的話就不太行。他經常跟我說深圳有“四大騙”,他說汪健就是其中一個,但其實這些我都不認同”。

馮新:

科技創新行業的領袖們,確實非常容易被人當成騙子。

實際上我覺得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很難做到在純技術層面上跟科學家型的創始人實現認知上的同步,這是非常難的,最多能做到趨勢上的認知同步,大致知道某個領域裡面的趨勢是什麼樣,但是沒法去做技術層面的判斷。

所以科學家型創始人和投資人在專業技術層面始終存在認知不對稱的,於是有部分科學家創業者為了讓自己的故事不斷地圓下去,會不斷地編各種各樣的故事,然後To VC,最後故事圓不上,創業者就成了“騙子”。

還有一個是我們去選擇科技創新賽道的創業者時,我自己有一個判斷,尤其我們早期做天使投資的,主要是要發現那些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也就是要在科技創新賽道里,尋找那些有企業家精神同時恰好懂科技的創始人,但是實際上在科技創新賽道,幾乎99%的創業者都是純技術背景的,你想找到那種有商業頭腦、有領導力、有企業家精神,同時又懂科技的創業者,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必須得做很多妥協。

面對這種科學家型的,一根筋只懂科技的創業者的時候,在整個局裡可能有幾個主要的角色: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企業家,第三個是職業經理人,第四個是投資人,這會形成幾方的博弈。如果我們找不到既懂企業家精神,恰好又懂科技的創始人,那就必須妥協,在這裡排個序,看你是願意投職業經理人主導的公司,還是願意投科學家主導的公司?然後在整個設計的交易結構裡面,比如投資人在這個局裡扮演什麼角色,你是怎麼考慮這件事的?

劉小鷹:

我覺得不管是誰主導,首先每個投資人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我在這裡也賣個小廣告,最近我在做一個科學天使投資十八講的音訊課程,大家可以在湛廬閱讀APP或者微信小程式“湛廬會員店”找到我的課程。可能過兩週會在喜馬拉雅上線。其中有三講是談到怎麼看人的,有看人的一二三四法則,也總結了一個“創業三才”,還有一篇就是講科學家與企業家。

我們做投資真的要看這個創始人到底長得像不像一個未來的獨角獸,或者是上市公司的老闆,他身上到底有什麼魅力或者基因能夠看出來他真的能成為一個企業家。

因為我研究了好多上市公司,包括全球十大市值的企業,都是千億美金、萬億美金的企業,其中科學家背景創業的其實很少。像扎克伯格他本身懂一點計算機,但他不是一個科學家,還有很多類似的。他們做的東西也可能只是一個軟體,一個APP,這個其實不算什麼科技,都是很普通門檻很低的東西。

但為什麼他們能成?為什麼能做那麼大?其實背後是有商業邏輯的。所以我認為企業家在創業和企業經營這個角度,如果說他能做成一個獨角獸,或者是上市公司,或者百億、千億市值的公司,他才算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就是做企業的專家。

如果科學家想做企業,他在企業家面前,或者在一個資深的投資人面前,他就是一個小學生,他應該要有一種歸零心態:我是科學方面很牛,我有技術有發明,但是我現在創業了,想做一個老闆,我就應該從幼兒園開始,學習去重新建立自己在做企業方面的知識架構,或者把心態、情商等各方面調整過來,向企業家學習如何一步一步把公司搭建起來,從頂層設計開始去分析自己到底有什麼缺陷。

因為本身科學家都很聰明,科學家的成功80%靠智商,而成功的企業家80%靠情商。科學家如果真聽進去、聽懂了原來做企業要這麼做的,他就應該有自知之明。如果他覺得自己可能不行,那就往後退一步,做首席科學家,然後找一個人來做CEO。至於之後怎麼授權,兩個人的股份怎麼調整,我覺得可以設定一個KPI,設定一個時間表,讓大家展現自己的才華,怎麼把公司一起做好,這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往往實踐起來很難。

馮新:

關於這個話題我有兩個案例可以簡單地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案例是在美國矽谷有一個著名的華人科學家叫崔屹。崔屹是中科大本科畢業,哈佛大學畢業博士,然後在斯坦福做終身教授。他是新材料方面的科學家,有好幾個專利。美國矽谷的創新生態是所謂的工程師創業文化,或者科學家創業文化,所以當這樣著名的大學裡面的學者有一個發明專利的時候,資本就聞著味兒來了。

而斯坦福大學有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辦公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校方也會拿一個小股份。這樣在投資人跟科學家之間形成的遊戲規則是:科學家在被投公司裡面當大股東,投資人當二號股東,同時投資人會找一個職業CEO到公司裡面,職業CEO做三號股東並且聽命於投資人,斯坦福大學轉化辦公室會拿幾個點。而科學家就去做首席科學家,負責把產品做出來,但是關於公司的商業模式、戰略、方向、融資、公司治理、股權結構、上市、財務所有的這些東西,都要聽投資人和CEO的。

第二個案例是我最近拜訪了國內一個千億規模的資產管理公司,他們有一個60億規模的生物基金,我在跟他們聊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套路完全不一樣。因為想找到既懂科技又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是找不到的,所以面對一個科學家的時候,他們的套路是:資本進來做大股東,絕對控股,科學家當小股東,因為投資規模都很大,上來都是幾個億的重資產模式去投,然後再委派一個職業經理人團隊代表投資人去管理企業,這樣形成一種整個公司投資人說了算的機制,但是公司治理結構非常穩定,不會出現因為多輪次融資多家機構參與導致公司治理高度複雜的局面。

這兩種模式你會更傾向於哪個模式呢?

劉小鷹:

我覺得第二種模式這種,如果是一個投科技的大機構,他手上有這麼多錢,他是完全可以這麼做的。這麼做有利於公司的頂層設計,因為一個公司的話語權是透過股權結構的。如果你讓一個科學家佔股超過51%,那什麼事都是他說了算,而如果你讓他佔股20%,他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不是大股東,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情,他的想法就不會太多,所以頂層設計確實非常重要。

但是在做早期投資的時候這個就比較難實現,因為需要去遊說或者跟科學家交流,這個要花很長時間。但是投資人有個好處就是,因為我們投過很多專案,我們有很多人才甚至還有很多是失敗的人才,這些失敗的人才也在找新的機會,他們中有科技人才、有創業者、有CTO,甚至還有CMO,這樣我們就可以拼團,把他們拼在一起,我覺得這一個好的方式。

科學家型創業者如何快速成長?

馮新:

最後一個話題是關於科學家轉型企業家這個事。2008年聯想控股成立了聯想之星,聯想之星一成立就搞了一個“聯想之星CEO特訓營”,它是創業培訓+天使投資模式,柳總做這件事的目的是反哺中國科學院,由中國科學院來組織報名,給110個研究所的10萬個科學人員發通知,問他們誰手裡有專案想下海創業,可以來參加“聯想之星這個CEO特訓營”。

這個特訓營早期專門設計了一門課,叫《科學家如何轉型成企業家》,大家可以在網上搜到這篇文章。但是搞了幾期之後,組織方很崩潰,因為他們發現這些科研院所的研究員嚴重欠缺商業思維,想把科學家轉化成企業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後就放棄了。

從我觀察到的科學家轉型成企業家的案例來看,我借用生物科技領域裡的概念來說,把一個科學家轉變成企業家就跟轉基因工程一樣,太難了,不是一般的難。

我不知道對於科學家轉型成企業家這件事,你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

劉小鷹:

從過去的經驗看,要把科學家轉型成企業家根本是不可能,難上加難的,這一點我是認同的。

比方說我們看一下很多科學研究院,過去這二三十年到底有多少位院士,多少位真的科學家做成過一個企業?就算是聯想,最後也不是科學家做的,而是柳傳志做的,而柳傳志不是一個科學家。

另外,我們跟一些科學研究院有合作,也在交流,我們看到他手上有很多好的專案,背後是好的產品、好的發明和技術,但是這些專案的收入沒做起來,雖然估值可能不低了。但是我們再看它後面的股權結構,其實如果他們願意放開,把這些股權結構重新再開啟來談,讓一些有管理、有營銷經驗的人進來,去做聯合創始人,大家一起把這個產品推向市場,就有可能從這些院校淘到很多好的專案。

馮新:

最後科技型的創業者在創業道路中,如果他們想快速成長、快速進化,你給他們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劉小鷹:

我希望科學家或者是CTO們,能站在一個“銅臭”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知道自己是真的想賺錢、想發財,並告訴投資人們你要怎麼樣賺錢發財,那投資人就會相信你,給你投錢。

馮新:

關於這個話題我的確對於科學家轉型成企業家這件事,我的態度是不太樂觀的,但也不能說是絕對悲觀,只是不太樂觀。這其實取決於科技型的創業者他自身的學習進化能力,這個對他們的底層學習能力也是一個考驗。

從學習的內容這個角度來講,我個人建議科技型的創業者把對技術的關注轉向對人的關注。就是剛才您講的,搞科研是“與物鬥”,創業是“與人鬥”,我不贊成“鬥”這個詞,而是說你要把關注的物件,從對物的關注轉向對人的關注,可以多讀一些人物傳記,最直接的就是科技型企業家的傳記,看他們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找到很多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謝謝鷹總,謝謝各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