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了不能抱這一理論創始人孩子的遭遇,最大的諷刺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小時候經常哭鬧是常事兒,甚至很多寶媽反應說,有孩子的人生真的天天讓人腦供血不足,面對孩子的哭鬧,不如天天去上班。

而最煩躁的是,當孩子哭的時候,有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原因哄都哄不好,很多寶媽尋求幫助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孩子哭了不能抱這一理論創始人孩子的遭遇,最大的諷刺

有些育兒專家提出孩子不需要哄,免疫之後,孩子就不會哭鬧了,而這個方法真的管用嗎?

前天回媽媽家,發現隔壁天天不分白天晚上孩子哭聲不斷,我很納悶,這家是有幾個孩子,怎麼一天天的都在哭,我老媽說,就一個,天天這樣,據說用的是“哭聲免疫法”,能讓孩子早早學會獨立。

當時我就驚呆了,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用“哭聲免疫大法”,一個孩子哭的是有多無助,多撕心裂肺,說是這樣對孩子好,等孩子長大了更能培養獨立人格,就不需要父母了。但是還在使用這種哭聲免疫法的家庭,有沒有想過,你們這中方法,讓你們缺失的是什麼?缺失的是三年的對孩子的關懷的擁抱!缺失的是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更缺失的是孩子一生渴求的安全感啊!

孩子哭了不能抱這一理論創始人孩子的遭遇,最大的諷刺

孩子哭了不能抱的創始人,現在也是大反轉

記得好幾年前了,微博上出現了一個比較火的育兒方法:孩子哭了不能抱,一開始聽聞是從微博上明星媽媽馬伊琍的發文中得知。

那個時候馬伊琍已經深深感受到這個理論帶來的影響,馬伊琍說自己生大女兒的時候採用這種哭了不抱的方式是為了延遲滿足,挫折教育,讓孩子更早懂事與獨立,但是直到現在生了二女兒,才感受到自己究竟缺失了什麼,現在大女兒非常的懂事,不會像二女兒一樣黏這媽媽,缺失了那麼多關懷的擁抱,再也彌補不回來了。

如果時光能重來,一定會在孩子哭的時候僅僅擁抱女兒,但是時光不能逆流,即使回去了,也許選擇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不懂。

孩子哭了不能抱這一理論創始人孩子的遭遇,最大的諷刺

孩子哭了不抱,帶來的多大影響

缺失安全感:

以前國外也很提倡“哭聲免疫法”,但是現在國外也開始採用親子教育了,其實孩子哭的時候,真的是不僅有孩子的需求,更有孩子的不安全感。

懷胎十月,寶寶最習慣的生活就是在媽媽肚子裡的黑暗生活,唄羊水包圍的安全感,但是孩子出來離開那個環境之後,會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就像我們在自己家裡生活習慣了,獨自到異地生活孤獨、害怕是一個道理的。

長大了和父母不親:

長大了之後,因為太顯得乖巧懂事兒,甚至無慾無求,幾乎很好和父母提要求,對於父母來說可能覺得孩子真的很懂事,但是缺失的擁抱想要去彌補,孩子也不願意了。

而且孩子的很多心事兒,也不願與父母親交流,親情還在,感情也還在,但是可能心靈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了。

微博上看到網友元寶媽媽的微博:看到之前我兒子哭的影片,我都想抽我自己,他都哭成那樣了我還拍影片,還想著孩子哭了練練肺活量,孩子就使勁哭鼻涕都哭出來了,現在腸子都悔青了,孩子根本就是難受不舒服想要抱抱,現在只想抱抱兒子睡覺。

還有位寶媽,用文字記錄下女兒晚上夢遊的精準時間,還有孩子說夢話的時間,到孩子夢遊結束抱回床上去睡覺,原因是白天女兒和同學之間發生了些不愉快,而自己明明知道孩子心情不好,但就只當小孩子之間的彆扭,也沒有理會,如果當時自己做了勸導,擁抱住我的孩子,哄孩子,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讓人心情的夢遊了吧。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階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