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說起“國公”這個稱謂,可以算是很有歷史了,是中國古代時候設立的一種爵位。最早誕生在北周。“國公”原本是屬於皇室爵位,地位要比郡王低。到了隋朝的時候,“國公”開始成為了分封功臣的一種,這個時候“國公”的地位開始和當朝大臣的地位相同,但是戰爭時期另當別論。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明朝英國公張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1。征服安南,功成名就,被封“英國公”

《明史列傳四十二》中對張輔的記載:張輔,字文弼,河間王玉長子也。燕師起,從力戰,為指揮同知。玉歿東昌,輔嗣職。從戰夾河、藁城、彰德、靈璧,皆有功。從入京師,封信安伯,祿千石,予世券。妹為帝妃。”這是對張輔在封為“英國公”的記載,可見他是武將出身,明朝名將,有著出色的指揮、管理能力。而讓他成名的事情,還是源於他征服安南,也就是現在的越南。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永樂五年,張輔大戰安南兵於木丸江、富良江等地,戰無不勝,還俘虜了南安太上皇,並改南安為交阯。永樂六年,張輔率領部隊,凱旋迴朝。這一年的夏天,是張輔這一輩子最榮耀的時候,皇帝賜宴奉天殿,並作賦《平安南歌》賜予張輔,再後進封英國公,歲祿三千石,予世券。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張輔在此之後,還曾三次平定了交阯的叛亂,第一次在永樂七年,以徵虜將軍率軍攻交阯,在吉利深山追獲大越上皇簡定,迫使大越皇帝陳季擴乞降。第二次在永樂九年,與沐晟合兵再攻偽降復起的陳季擴,敗守軍於月常江。第三次在永樂十三年,任交阯總兵,平息陳季擴餘部之亂。十四年冬被召還。張輔四至交阯,讓他的威名遠揚。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2。張輔其人,文武兼備

朱高熾曾評論張輔說:“輔,武臣也,而知禮過六卿。”但張輔除了能打仗,還有兩個優點,一是喜好讀書學習,溫文爾雅,而且在文學上頗有成就。《皇明經世文編》中還留有他的文章——《定興忠烈王集》一卷。二就是長壽,張輔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威望很高,卻從不居功跋扈,而是忠心輔政,與三國時期的司馬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3。死於土木之變,璀璨的明星隕落

歷史記載:“公元1449年,張輔諫阻英宗朱祁鎮親征蒙古瓦剌軍,被拒絕,遂從忠行,死於土木堡之戰,終年75歲。”張輔英國公傳九世,世代顯赫,例如張輔自己,能與亂權的大太監王振抗衡,世襲其爵位的後人,就連亂權的劉瑾,甚至魏賢也不敢動。直以明朝滅亡時,最後一代英國公,被李自成所殺,這個家族的輝煌,才告一段落。

中國古代史上被封為英國公的人不多,他們的地位為何如此之低?

但查繼佐的《罪惟錄》中,卻記載道:“或雲輔敗逃還,知不可生,自縊死,家人以陣亡聞。”也就是說張輔是在“土木之變”戰敗,並逃回了京師,但知道自己無法繼續活下去,便自縊而死,他的家人對朝廷稱張輔是在“土木之變”中陣亡。不過,這一觀點少有人支援,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明史》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