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人類直立行走使得身體結構發生了適應性改變。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的身體結構逐漸適應了直立行走的需要。但是一些原始的生理活動,卻不一定十分適應這種結構改變。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女性分娩需要助產人員輔助。人類女性分娩伴隨著痛苦,有時還會發生難產的狀況,然而其他哺乳動物卻很少存在這樣的問題。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資料,每天約有830名婦女因懷孕和分娩過程中的併發症而死。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可能一些哺乳動物也有難產的狀況,但是這樣的死亡情況卻很少見。究其原因,在於人類女性的產道結構,不是很適應分娩的需要。女性產道狹窄,新生兒出生時容易卡住。在剖腹產普遍流行之前,女性因難產而死的比例較高。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20世紀60年代,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沒有普遍採用剖腹產接生,產婦分娩時,新生兒沒法順利自然產出的比例為3?產道結構呈現扭曲狀態,上部是圓形橫向橢圓形態,這種狀態適合新生兒自然分娩。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的原因

產道下部是縱向橢圓形狀,胎兒要順利出生,透過產道下部需要先旋轉身體。這樣的分娩過程看起來不存在障礙,實際上,胎兒的大小跟女性的產道尺寸是相匹配的。女性的骨盆開口,直徑最大處13釐米,最小處10釐米。胎兒頭顱前後長度10釐米,雙肩長度12釐米。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匹配的尺寸適應沒有扭曲變化的產道,然而直立行走卻導致女性產道出現了扭曲結構,由此也就造成了人類女性存在難產的現象。關於人類女性產道狹窄的原因,主流的觀點認為,是人類適應直立行走過程中,權衡身體各部分影響之後的結果。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人類進化解放了雙手,腦容量不斷增大,新生兒的腦容量也增大了。然而女性骨盆和產道卻因為適應直立行走而保持狹窄的狀態,這兩者是相矛盾的。由此也就導致了分娩更加困難。

人類女性在進化過程中也演化出了適應直立行走需要的改變,妊娠期時間縮短,嬰兒大腦還未發育完成就分娩。新生兒腦容量400毫升,出生後繼續發育,成年可達1400毫升左右。這樣的好處就是分娩難度下降了很多。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而且嬰兒出生時,頭骨還未完成定型,分娩透過產道能改變形狀,進一步降低分娩難度。這些適應性進化的結果,保證了更大的分娩成功率。不過產道扭曲結構是怎麼來的,卻沒有適應性的需求匹配。

人類女性產道結構扭曲的原因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研究者給出瞭解釋,盆底肌是影響產道形狀的主要因素。骨盆底的特定形狀,能適應不同的應力變化,圓形或者橫向橢圓形,匹配的應力和應變能力最大。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縱向橢圓形延伸有利於骨盆底穩定。肌肉的演化,多是適應骨骼變化的結果。縱向橢圓形更穩定,為何骨盆入口沒有演化成這樣的形狀呢?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受到起立姿勢平衡身體幅度限制的結果。縱向橢圓形骨盆入口,某些運動姿勢需要更大的骨盆傾斜和腰椎向前突起,不利於脊椎健康,直立姿勢也不容易長期保持。產道扭曲結構,是人類女性身體活動特定需要的演化結果。

人類女性產道狹窄扭曲,分娩難度增大,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結果

直立行走帶來身體結構上的改變,衍生出更多的運動和姿勢。原本自然演化而來的結構,受到某些活動和姿勢的影響,就會發生適應性轉變。這種轉變可能不利於某些自然生理過程的進行,算得上人類直立行走留下來的副產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