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通常意義上的失業在綜合模型中是不可能的。一些適當的假設被用來保證勞動力市場會自動達到均衡,根據定義這一均衡包括了充分就業。如果用單一商品計量的工資提高到超過了前面假設性練習中的充分就業時的水平,由此而導致的就業水平的下降就是所謂的“自願”失業。就業水平由概念上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確定,所以,工資上漲只能是因為工人們降低了他們的概念上的勞動力供給(概念上的需求曲線保持不變)。

這是一個極具政治意義和意識形態意義的說法: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工人的工作—休閒偏好的結果,而不是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單一商品模型本身就蘊含著這個結論,而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並不需要任何支配勞動力市場的抽象—理想化假設,也不需要任何關於均衡條件的數學規定。這樣做僅僅是給一個不存在交換的體系披上了一個交換經濟的外衣,而且保證了它的解是“最優”解,同時還達到了充分就業。

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非自願失業”術語指的勞動力大軍中的一部分人想找一份能提供現行工資甚至是低於現行工資水平的工作,但未能找到的情況。如果工人們被假設處於這種情形中——願意工作且有工作能力,但未能找到工作——那麼他們未能找到工作就必須是因為僱主不願意提供現行工資或低於現行工資水平的工作。僱主們只有當他們相信額外的工人所生產的產出不能盈利地銷售出去時,才不願意提供就業機會。

這種情形被稱為“需求失效”。當一個銷售者感知到了需求失效時,新古典勞動力市場均衡所基於的概念上的勞動力需求曲線就不再是恰當的。需求失效的必要條件是生產者必須銷售了他或她的商品。新古典模型中不存在這種情形,這是由其假設的性質所決定的——需求失效是不可能的。

從根本上,需求失效被排除在外,是因為新古典模型並不包含一般意義上的單一商品的銷售。生產出來的一部分單一商品直接被用來和工人的勞動服務進行了物物交換。這不是出售商品,而是與所提供的服務做物物交換;它和確定廠主的最優僱傭水平的決策是密不可分的。廠主對多少商品將被銷售給工人不抱有任何不確定性,因為僱傭決策保證了那一數量。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工人們拒絕接受廠主提供的產出/收入,這同時也意味著廠主想要提供的產出/收入不可能被生產出來。

既然模型中只有工人和利潤獲得者,那麼沒有流向工人的那部分產出/收入就保留在廠主手中——甚至不必物物交換。因此,不僅作為消費(或投資)及其分配的單一商品的流通之間不存在時滯,而且在理論上也不存在區別。在這個模型中,產出並沒有被買賣,而是被分成了兩種形式的收入——工資和利潤。

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在一個資本主義的交換經濟中有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或馬克思所說的“時段”):生產階段,在這一階段商品被生產出來;流通階段,在這一階段商品被交換並達到最終使用者手中;分配階段,在這一階段,交換當中獲得的對應於商品的增加值部分的貨幣分配給各種收入的獲得者。

在新古典的“真實”體系中這三個階段都是一樣的,這不但因為它們被認為處於不受時間影響的均衡狀態,而且因為沒有從理論上對三個階段進行區分。生產函式同時是一個增加值函式(生產=分配),而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交換同時是產品的銷售(分配=流通)。總需求不足在這樣的模型中是不可能具有理論上的可能性的。

會發生需求失效的第一個必要條件是廠商的產品的交換不是直接的分配行為。第二個必要條件就是廠商的產出不僅是可銷售的物品,而且必須是通過出售的形式處理的。如果廠主可以將產品留作自用,那麼需求失效是不可能的。事實上,除了廠商是自我僱用的個體,在進行投入時沒有大筆貨幣交易的情況,第一個條件就隱含了第二個條件。

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如果勞動力的僱主將產品賣給他自己的工人以外的人,那麼,工人們就必須要獲得某些東西作為他們工作的報酬,這些東西將使得工人們能夠獲得僱主的而不是他們自己的產品。這裡的“某些東西”對產品銷售者而言指的是交易的一般媒介,從定義上來說,即貨幣。一旦勞動力的僱主向工人們支付貨幣作為在生產中獲得他們合作的條件,僱主就必須用產品來交換貨幣,否則生產的迴圈就無法再次啟動。

需求失效的必要條件,進而非自願失業的必要條件是不存在的。商品從來就沒有被出售過——它從來不需要面對孤獨的、不確定的、沒有一個擔保接受者的市場的考驗。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我們對專業詞彙的解釋不夠確切,因為我們使用了“商品”這個詞來表示綜合模型中的單一產出。為了避免“產品(product)”和“商品(commodity)”成為同義詞,我們將明確地界定它們。

產品是生產過程的結果。商品是一種產品,生產這種產品的目的是要把它銷售出去,而且如果廠商想要繼續他或她的經濟行為人角色,商品必須被出售。這是古典經濟學家(尤其是馬克思和李嘉圖)所採用的關於商品的定義,這個定義的有用性應該是非常明顯的。從根本上來說,綜合模型排除了非自願失業的情況,因為它是一個沒有多個商品的理論闡述。在這個理論中,為自己消費而生產的產品和為銷售而生產的產品之間不存在任何區別,並且資本主義經濟中的私人消費和私人生產之間的基本區別也被模糊了。

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靜態、動態和一般均衡

如果既不存在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也不存在沒有賣出去的供給,那麼市場就達到了均衡。但如果在分析中將貨幣考慮進來,則需要對“均衡”進行更準確的界定。本書的其他部分都將使用以下的定義:

如果一個(或一些)市場中的經濟行為人沒有改變(期望買多少或賣多少的)計劃的理由,那麼,那個市場或那些市場就達到了均衡。

需要對兩個相關聯的問題做一個簡要的討論,這兩個問題是綜合模型的實際解中所隱含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變數達到穩定狀態的價值的模型和變數在變化的模型之間的區別。約定俗成,前者被稱為靜態模型,後者被稱為動態模型。前一章的討論就是靜態分析,其中的變數尋求穩定的、被一系列任意的引數如生產函式、消費者效用函式等所隱含的不變的價值。

當某一任意的引數被假設發生變化,並且要進一步考察這一變化的意義時,這就是比較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的通常結果是,雖發現了一個均衡解,但均衡解中的變數又是不變的。這些均衡都包含三個方面——存在性、唯一性和穩定性。後兩個特徵與我們大部分的討論都沒有什麼關係。一般假設,如果一個均衡解確實存在,它是唯一的(對於給定的引數沒有其他的均衡解)。均衡的穩定性也是被假定的;給定模型的引數,如果一個變數被擾亂偏離了其均衡價值,它將會回到均衡價值,而不是更加遠離。

關於均衡調整的討論可分成兩類,區域性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初級和中級經濟學課程的老手們幾乎只熟悉前者。常見的供需分析只涉及對如何達到區域性均衡解的考慮。例如,某一特定商品的需求曲線是在假設市場上所有消費者的收入和其他商品的價格都固定不變的基礎上得出的。

就業水平的變化,是否為生產和流通系統的系統性失靈所致?

這些假設和其他的假設一道允許人們在兩個維度中畫出一條曲線,其中數量是價格的函式。維持以上的假設,則可根據需求曲線的移動(例如,作為消費者收入的變化結果)匯出新的均衡價格。

說這個分析是區域性的,是因為所考察的這一商品的價格的變化會影響其他商品的需求曲線,而其他商品的需求曲線又是在假設第一個商品的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得出的。當其他商品的這些需求曲線移動時,它們的變化將反作用於第一個商品的需求曲線,導致價格一個偏離區域性(忽視了反饋)均衡解的移動。嚴格來說,一般而言區域性均衡解關於價格和數量的運動方向甚至都不是確定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