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人類為了探索太空,發射了許多航天器材,從最初的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再到飛躍八大行星的旅行者號,在人類瘋狂探索宇宙的時間裡,有這樣一種航空器材,如流星般劃過人類航空史,如今它已經褪去了曾經的榮光,安靜的停靠在博物館裡接受人們的探望,如一個老者,向人們訴說它曾經的故事。

那個器材,叫太空梭。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如今,載人火箭、空間站等還在繼續發揮著作用,工作在太空中的第一線,唯有太空梭再也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人類一手放棄了這款斥巨資打造的航天器?又是什麼讓它成為了NASA永遠的痛呢?

太空梭

太空梭誕生前,人類採用的都是一次性的運載火箭,但是大家都覺得太浪費了,火箭上的大部分東西要麼被燒燬在了發射途中,要麼就被拋棄在了太空之中。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進行到關鍵時刻,每次發射火箭的巨大花費,讓當時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迫切想要一種新的航天器材,這種飛行器能夠回收並重復使用,宇航員駕駛它就像駕駛飛機一樣。

1972年,改變人類航空史的事件誕生了,太空梭計劃正式實施,五年後,歷史上第一臺太空梭“企業號”誕生,標誌著新航天時代的來臨。企業號作為第一臺試驗用的太空梭雖然沒有執行任何任務,但它激勵著後面的研究者進一步改造。1981年,首架載人太空梭“哥倫比亞號”成功發射,NASA宣佈正式邁入太空梭時代。自哥倫比亞號之後,後繼者們陸續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太空梭由三部分組成:可回收的軌道飛行器、可回收的固體助推器、不可回收的外儲箱。

軌道飛行器:太空梭的本體,長得像飛機,裡面設有許多不同的艙室,可載人、運送物資,自帶動力裝置,可在任務完成後返回,返回方式和飛機降落相似。

固體助推器:有兩個,為太空梭起飛時提供80?推力,結構與小型火箭類似,裝有回收裝備,與飛行器透過韌體相連,不進入太空,飛行到約46千米的高度時與軌道飛行器分離,掉入太平洋,再專門回收。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外儲箱:分為液氫箱和液氧箱兩部分,主要利用液氫提供推進,掉落後自我燒燬。

人類歷史上共誕生了美國的企業號、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太空梭,以及蘇聯的暴風雪號、小鳥號和貝加爾湖號太空梭。其中只有美國完成了太空梭載人計劃。

太空梭的誕生是人類航空發展的一大步,為今後的星際航行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數以萬計的青少年被鼓舞投身發展人類航天事業,大家都對今後的太空梭抱有無限的希望。然而探索太空,總要付出代價。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挑戰者號事件

1986年1月28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在執行自己的第10次太空任務時,升空僅73秒便爆炸,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犧牲。

事後調查失事原因,原來是在發射時,右側固態火箭推進器上面的一個O形環失效,正是這個小小的O形環,引發了燃料洩露,緊接著一系列裝置失效,最後太空梭解體。更讓人傷心的是,宇航員們在事故發生時並沒有死亡,他們被爆炸的衝擊波推出太空梭,在這過程中與散落在空中的零件撞擊,最後同零件一起落到地面上。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早在挑戰者號發射之前,負責此項計劃的工程師就發現密封圈有問題,於是報告當時負責承接製造固體推進器的瑟奧科爾公司,然而該公司向NASA隱瞞了這個關鍵的問題,最終釀成了航天悲劇。

挑戰者號事件後,NASA進一步對現役的太空梭們進行重新檢查改造,以確保下次不會再出現問題。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哥倫比亞號事件

挑戰者號失事的陰雲沒有籠罩人們太久,很快,太空梭們恢復了服役並繼續帶著任務一架接一架地趕往太空。直到2003年,已成功執行27次任務的載人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太空中完美結束自己第28個任務,即將返回地球。

2月1日,它出現在了迎接它凱旋的人群眼中,大家正要歡呼人類又一次取得了航天的勝利時,誰也沒想到,哥倫比亞號突然“著火”解體了,七名航天員犧牲。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人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除了NASA,沒人知道,其實哥倫比亞這趟任務早在發射時就註定了沒有歸程。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標撥回到它發射的1月16日,在起飛發射時,外掛燃料箱上掉落了一塊泡沫,小小的泡沫在高速掉落時擊中了軌道飛行器的左翼。此時NASA已經發現了這個撞擊,並且留下了一條裂痕。他們經過估算討論,認為這個裂痕不會影響接下來的飛行,但對太空梭回來時穿越大氣層會有影響。為了不影響航天員執行任務,NASA向宇航員隱瞞了關鍵資訊,並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回來也沒有問題。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就這樣,在歸途中太空梭突然失去平衡。因為左翼的裂痕在回來的時候被撕裂,隔熱系統失效,熱氣從左邊以破損的機翼裡鑽入太空梭內,此時的溫度超過1300℃,超高的溫度讓7名宇航員瞬間“氣化”,哥倫比亞號在得克薩斯州上空解體。這場災難被稱為人類航空史上最慘烈的悲劇,無數人透過電視看見了哥倫比亞號解體的瞬間。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關於NASA向宇航員隱瞞機翼遭受撞擊的事情,大家紛紛進行譴責,他們都認為,如果NASA早一點告訴他們,或許在還沒有返回前就能試圖修復,而不是讓他們在喜悅中被活活燒死。NASA也承認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來自燃料箱泡沫脫落,材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不合理性。

太空梭的謝幕

兩次事故,兩架太空梭損毀,14名宇航員犧牲,太空梭以40?事故率成為了史上最不安全的航天器械。此外,設計太空梭的初衷是為了多次重複利用節約成本,然而現實卻是,每使用一次太空梭,就要耗費5億美元。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太空梭每次回收後,裡面的器件幾乎都無法再使用,必須重新檢查安裝,由於組成部分太過複雜,維護費用遠超過使用運載火箭。而且隨著飛行次數的增加,太空梭的使用壽命卻在縮短,每次執行任務的時間無法延長,加劇了經費消耗。

最終在2011年,由於成本太高,NASA宣佈終止太空梭計劃。同年的7月21日,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結束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這是它自己的最後一次,也是整個太空梭家族的最後一次。自此,橫跨30年的太空梭計劃宣告結束,它在人們的雄心壯志中誕生,又在人們的無可奈何中謝幕。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如今僅剩的三臺航天飛機發現號、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和最初的試驗機企業號一起陳列在美國的博物館,接受世人的瞻仰。它們的身上留有多次使用的痕跡,比起第一次面世時的嶄新,更像是歷盡滄桑的老者,在緩緩講述它們每一次的任務。而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一個停留在了去往太空的路上,一個定格在了回家的途中。

太空梭的貢獻

儘管太空梭計劃耗費了美國約1137億美元,可它對人類的貢獻是無法磨滅的。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5架太空梭先後共執行了135次任務,1990年4月24日,發現者號太空梭運載哈勃望遠鏡進入太空。哈勃望遠鏡服役期間取得相當多的成就,這些成就裡太空梭也有一份功勞。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當年為了支援太空梭計劃,無數科學家投入到了計劃當中,研發太空梭的過程中誕生了許多副產物,這些後來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有一款嬰兒食用的奶粉裡添加了當年NASA為宇航員研發的膳食補充劑,這是基於藻類設計的,現在已經被新增進入66個國家的嬰兒奶粉中。

消防員手裡使用的切割器,最初就是來源於固態推進器與軌道飛行器脫離,使用爆破耐切割的原理,能夠大幅度提高效率。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太空梭是特定時代的特定產物,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它不符合要求,但在那個時代,它代表著最高的航天技術,也是人們追求可回收、高效航空的一次嘗試。儘管這個嘗試以失敗告終,卻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資料與參考。如果今後人類想要繼續研究能多次重複使用的航天器材,太空梭一定會成為它們的參考,那兩次血的教訓也會告誡後面的來者應該注意的問題。

人類未來的太空之旅

隨著太空梭的謝幕,人類再次回到了一次性火箭運輸的行列,雖然這是人類一直想要擺脫的運載方式,但不得不說這是目前最經濟划算的方法了。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如今Space X公司設有太空旅遊專案,已經有人作為遊客的身份前往國際空間站。人類未來的普通載人飛行不是大問題,Space X的下一個目標是月球旅行與火星移民,聽起來不可思議,可話又說回來,人類最初的航天事業,就是由一個個不可能開始的,這些不可能慢慢變成了可能。

太空梭雖然退役了,可當年製作它時候的資料還在,現在人們已經發明出了可區域性回收的運載火箭。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款真正的航天器材,能真正做到重複、高效、廉價三項優點。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結語

一開始使用太空梭,是為了能重複使用飛行器而節約成本,結果事與願違,最後的費用超過了以往任何的航天器,還發生了兩次嚴重的事故,NASA無力承擔高額的經費宣佈終止計劃。太空梭絕對是人類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它最後以有些遺憾的方式收尾,但它在人們心中種下的種子卻在生根發芽。

7名宇航員“氣化”,NASA隱瞞關鍵資訊最慘烈的航天悲劇

人類不會忘記太空梭的貢獻,不會忘記為了航天事業犧牲的宇航員們,人類飛向太空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血與淚。沒有前人的犧牲,就不會有後人的改進,人們並沒有因為失敗而停下前往太空的腳步,失敗反而成為了臺階,讓人類更進了一步。終有一天,曾經的願望都會實現,也許那一天到來的時候,退役的太空梭們也會在博物館為我們的成功鼓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