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沒花一分錢:30萬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為何拒絕花錢?

雙十一沒花一分錢:30萬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為何拒絕花錢?

“三二一上鍊接”,隨著主播聲音落下,剛上架的東西一秒售空,同時伴隨著“還有嗎?沒搶到的”彈幕,搶購的氣氛讓人感覺“不買錯過一個億”。

11月12日零點,持續近一個月的雙十一購物節落下帷幕,天貓、京東也交出了自己的戰報,交易額分別為5403億和3491億。兩者合計近9000億。

“近9000億裡沒有我的一分錢”,在全網都在消費熱情高漲的時候,一批反消費主義的聲音出現。在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的小組中,有30幾萬人共同抵制著消費主義,他們逆行的方式各不相同卻又相互重合。

豆瓣上類似的消費理念下還有其他小組,“攢錢組”有58萬人,“今天消費降級了嗎”小組有32萬人,“極簡生活”小組有34萬人。

一邊是消費主義浪潮中,網紅們仍然在分享精緻生活,和現實生活割裂感越來越大,另一邊是相當一部分年輕人開始反思過度消費,透過反對煽動焦慮,反對商家套路,反對偽需求,他們開始掀起一股反對過度消費的潮流。

“不買組”PK“買組”:分享如何揭穿商家套路

“這裡歡迎各位組員分享買過的踩雷品、智商稅品、偽需求品,幫助其他組員省錢省心。讓我們做到:不盲目跟風,不被消費主義裹挾,做消費主義市場的逆行者!”創建於2020年10月23日的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這樣開章明義。

組長碎碎鐵表示,“市場上從直播帶貨,到網友分享,到處都在給人種草,刺激消費。透過煽動起焦慮情緒,讓每個人因為焦慮,不斷去購買,以滿足自己的偽需求。”

雙十一沒花一分錢:30萬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為何拒絕花錢?

談到建組的初衷,碎碎鐵表示“因為很多東西,都是在消費主義的鼓動下,大家才會去想買的。所以當時就已經覺得,我們號召‘不買’就是跟消費主義有些背道而馳了,因此叫‘逆行者’。”

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的建立源於一個收納櫃,組長碎碎鐵在買了一個收納櫃後發現並沒有解決收納的問題,而是讓收納櫃變成了一個另外需要‘收納’的物品。“希望大家不要頭腦一熱就去買收納櫃,尋找後發現沒有這樣的小組,就自己建了一個。”

由收納櫃開始的小組某種程度上也映射了小組的屬性,東西多到需要很多收納櫃去整理的時候,去思考有多少東西是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是走進了商家的陷阱。

消費主義逆行組有一個常用的稱呼叫“不買組”,對應的是“買組”,買組裡拼單、購買攻略、好價分享做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不買組見招拆招,分享雙十一商家套路、歷史價格以及踩雷經驗。

在組裡有一個不要買分割槽,主要是分享一些踩雷以及不值得買的東西,或者勸住想要消費的人。

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總是會更加衝動,尤其是面對商家的各種套路時。組裡總是會有揭穿商家套路的帖子,雙十一期間,討論更是頻繁。碎碎鐵在不買組開了篇專樓讓大家分享雙十一的套路,該帖子下有200多條回覆,最贊評論是“按時睡覺比什麼護膚品洗髮水都好”,該評論有1000多贊。

此外還有“不要為了湊滿減去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不要大規模囤牙膏、洗髮水、沐浴露,去年買的現在還沒用完”,也獲得了眾多回應。

有人直接用案例指出雙十一的坑,“10月份mark的五年本242元,又是開預售又是疊滿減,今天還是242元,真要買到優惠價需要買整整17本,每本便宜20元錢。”一位組員評論道。

低價、搶購就是消費主義最直接的表現,因此,不少組員去觀察自己買過的物品在雙十一的價格,其中很多價格並未出現明顯下降,甚至更加複雜。

“不買組”並非不買,是隻買需要的東西

在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首頁,很火的一個帖子問:“你買過最後悔的東西是什麼?”回帖達678條。有網友迴應:“是床上書桌!相信我不會有人上了床還想學習。”還有網友說:“買了一頂2500的假髮,出門就悔得腸子憋青,關鍵下一次去享受免費終生清洗時還發現那牌子撤櫃了……”這兩個回答都贏得了近千點贊。

此外熱門的帖子還有“一年不買衣服挑戰”,回帖是552條,另一個“不買組科學理性消費大賞-物盡其用成果彙報大會”,回帖達446條。

實際上,這樣反消費的小組在豆瓣並非個例,被稱為“攢錢組”的喪心病狂攢錢小組有58萬人,“今天消費降級了嗎”小組有32萬人,“極簡生活”小組有34萬人。

碎碎鐵認為,不買組和攢錢組還是有一些不同,“其實我們推薦的‘不買’並不是說什麼都不要買,而是不要買自己不需要的,過剩的東西,認清自己的需求再買,不盲目地被消費主義裹挾。如果一件東西對你本身來說是有用的,或者真的能讓你愉悅的,我是完全贊成購買的。”

雙十一沒花一分錢:30萬豆瓣"消費主義逆行者"為何拒絕花錢?

至於什麼是真正需要的東西,小組成員每個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反精緻,堅持用“糙氣”抵制消費主義;有人支援極簡,堅持只買剛需的東西;有人注重感受,認為能讓自己愉悅的東西就值得買。

此前不久,豆瓣“摳組”成員王神愛因“畢業9年摳出兩套房”上了熱搜並引發了大量爭議。對此有人認為,這種“摳門”生活讓人無法接受,生活不應該這樣。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同價值觀的體現,是對下半部分人生更加負責的表現。

碎碎鐵稱,小組只是給大家搭建了一個討論的平臺,“每個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還是認清自己需求更重要。發帖分享心得也好,諮詢也好,每個人都還是從自己主觀感受出發的,大家可以溝通討論,互相借鑑吧。”

追星、算命、遊戲,年輕人容易掉入消費主義的坑

“今年雙十一花了0元”,不買組的一位組員烏烏告訴記者。這在以前的她看來,簡直不可想象。

現在冷靜的烏烏,曾經是雙十一的重度參與使用者,雙十一的湊單、疊貓貓等活動都不會錯過,“往年雙十一的花費都能有幾千塊。”她說。

雙十一隻是她精簡消費的一個縮影,烏烏曾經在追星上的花費達5000多、遊戲氪金上達到上萬元,甚至還曾在算命、占卜上砸下不少錢,“因為當時失戀,所以就在淘寶上買了個手鍊求複合。”

烏烏接觸的算命人是在微博上較為有名的一位博主,最開始,算命人說的很多話都直戳烏烏的心底,“當時覺得特別準,恨不得拉著她的手跟他說上3天3夜。”後面她又陸陸續續嘗試了很多次,轉賬金額幾十到幾百不等。

近年來,塔羅牌、轉運水晶、手相算命在各大論壇流行,豆瓣各個小組都能看到相關免費算命的帖子,以解決情感困惑或工作難題的名義吸引正處在焦慮中的人前去尋求幫助,記者在加了一個號稱免費算命的“大師”後,傳送了自己的手相和生辰得到了4段幾十秒的語音,並在最後以“轉運、做法事”的名義要求記者付錢。

同時淘寶上搜索相關關鍵詞,也可以看到很多店家賣轉運水晶等,粉晶帶來愛情運、黑晶帶來財運等說法流傳於小紅書等攻略網站,價格在幾百塊到上千塊不等,而如果需要幫忙開光則要價更高。

回顧過往的花錢記錄,烏烏覺得,自己的消費很大程度上和商家營銷有關,“有些東西不營銷我壓根就不知道。”這點在追星上更為明顯,除了商家還會遭遇大粉的隱形PUA,“被洗腦的只有我了,不知怎麼稀裡糊塗錢就花出去了。”

針對追星等不理智消費,另一位組員非晚也有一樣的感觸,“為作品花錢不能算不理性消費,但是很多為了代言、周邊、雜誌花錢,確實是有些不理性。”她在反思自己時稱,除了金錢自己也為明星花過時間做資料等,“實際上,時間也是成本,是寶貴且有限的資源。”

不理智消費的反思:銀行卡餘額增加感覺更安全

觀察組內成員的踩坑史,記者發現很多會受低價、買三送一、限時搶購、庫存緊張等詞語的蠱惑衝動下單,有組員表示曾買了10件同一款優衣庫內搭,“購物車裡的東西還沒決定買不買,一看庫存緊張無論如何也會買到手。”

非晚稱,真正做到反消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本來就是很難的一件事,因為要面對商家持續的洗腦”應對這些,她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內心中劃定一條價格線,超出就不買。雖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法,但是利大於弊。”

而烏烏的方法更加直接,她會在每次買東西的時候心裡默唸“我不買我不買我不買”。

但追究根本原因,烏烏和非晚同時提到,生活充實忙碌了自然就不會關注這些,“以前一無聊就逛淘寶,所以總是買東西,現在忙起來了也沒時間看這些了。”烏烏說,非晚也表示自己工作比較忙碌,沒有時間關注消費券、產品降價等資訊。

提到現在的狀態,烏烏稱太喜歡了,“以前每個月花費三四千,現在一千多就夠了。”

非晚也表示,銀行卡的餘額增加會讓內心更有安全感,更重要的是,理性消費會讓她覺得自己是個自律的人,進而給內心帶來很大的成就感。

針對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有觀點認為,年輕人應有節制的選擇自己真正剛需的商品,這是消費理念的一種變化,背後是經濟社會和生活方式的變遷。

對此,新華社轉發的一篇《羊城晚報》評論表示:“做消費主義的逆行者是年輕人消費觀的迴歸與成熟”。

爆料郵箱:544452052@qq。com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宋美璐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