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自古“守業更比創業難”。從一個朝代的興起到衰亡,大家會發現,歷代帝王中,開國帝王最為勵精圖治,而二代三代帝王多不辱使命,不但繼承了開國帝王的英明勤儉,而且使得國力日益昌盛,百姓富庶,而在接著往下傳,就很容易出現中途衰落的現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後世帝王的遺傳智慧大不如前者,還是真被一些古相學家所認為的“某朝氣數已盡“而不幸言中呢?

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農民起義

歷朝歷代“前人好栽樹,後人未必好乘涼”

實質上,這其中暗含了一個“前人栽樹”和“後人乘涼”的博弈,一個朝廷的命數正是在於前人栽樹和後人乘涼時對待江山“這棵樹”的不同心態演變所決定。

創業帝王:切身體驗江山來之不易 最為珍惜

第一代君主屬於創業者,他作為開創萬世江山的主角,親歷創業的艱辛無人可體味其中辛酸,自然會更加體恤民生疾苦,知道這一切來之不易。因此他為了使這來之不易的江山可以傳承千秋萬代,在用人上英明賢達,政治上不遺餘力勵精圖治,終其一生。自然,他辦起事來,結果必然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李淵起兵

二三代帝王:耳濡目染父輩打拼艱辛 深諳攻守之道

到了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君主的手裡,由於他們在父輩身上真實看到了創業過程的艱難,而且耳濡目染也願意接受父輩的教誨,甚至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創業時期就一直跟從在父輩身邊建言獻策,他們既領略過前朝因何而亡的歷史教訓,也懂得父輩為打下這太平盛世所付出的巨大犧牲,於是在對待江山治理的態度上那是萬萬不敢疏忽懈怠的。因為沒人希望父輩們冒著腥風血雨,用九死一生換來的江山敗在自己手裡。同時,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經歷過創業實踐,熟悉第一代君主的治國風範,再加上此時接手時國泰民安的穩定環境作用,因此他們在應對戰事、治國方略上有些往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都會高妙出父輩不少,而且多出賢達君王,更加不容易被一些假象所矇蔽。

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漢武帝勵精圖治

成長深宮世襲帝王:經驗缺乏 忘卻江山社稷榮辱與共

然後從第四代開始,由於這時代的帝王,他們出生於一個和平和繁榮時期,從小到大都長在深宮之中,純粹屬於憑藉機緣巧合投胎投得好的長子或嫡子,他們既沒有對民生疾苦的實踐體驗,也沒有對抵禦外侮和克內致勝的實戰經驗,因此,對於閉門造車的“後生”皇帝而言,就很難生成在治國安邦方面的真知灼見,同時再加上他們覺得皇位來得如此容易,自己天生就是貴主,尤其是君權神授的榮耀感,促使他們很容易懈怠國政,聽信讒言,被小人或近親或身邊太監們操控,於是一代代的容易走縱情玩樂的下坡路。而這時候,最容易有“無能昏庸的帝王”出現,一旦出現一位,從此他們不理朝政,沉迷酒色,久而久之,便造成朝廷內憂外患、腐敗叢生、國無良將,一旦遇到內訌或者外族入侵,戰事一旦吃緊,他們往往表現得焦躁不安、六神無主、軟弱無能……甚至還有昏庸到不知覺醒,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繼續享樂自嗨,暴虐無道的,最後弄得民怨沸騰,危機四伏……這便是一個朝代走向滅亡最危險的訊號和轉折點的出現。當然,前朝的皇帝祖宗們他們再有能力,留下的江山再是銅牆鐵壁,那也是經不起他們這幫後人如此揮霍的,其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如:歷史上有名的歷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拿江山當玩具,玩法幼稚到後人都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詞語來批評他了,乾脆直接弄出個歷史典故來以效後世。

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歷代積習 選賢與能也多在劫難逃衰亡宿命

當然,這時候,有人會說,難道歷朝歷代自三四代帝王之後,或者從出現某一昏庸帝王開始,再往後,就全昏庸,就再沒有一個賢明的君主可以出現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然而,好多事情往往都不是差強人意的。常常,對於一個國家由強盛轉衰需要解決的內憂外患問題,是幾代和數代積累而成,就算在後代中突然有個賢明的帝王出現,但也是孤掌難鳴,畢竟朝廷出了問題,而且矛盾異常尖銳,這往往都是由於長期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妥善的解決,導致矛盾日益嚴重,由次要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所致,也就是說新生的對抗力量已經長期形式勢力或範圍,已經並非是一朝一夕出一個賢明的君主稍加安撫下人心,再出臺一兩項利國利民的方針就可以很好的扭轉形勢的。就好比一個人,突然查出重病,然後也知道這個疾病造成的原因,然後痛下決心徹底改掉或糾正這個導致疾病產生的原因,而這時候,好點的,此時最多隻能阻止疾病的繼續發展,卻並不能很快將疾病去除,甚至有些根本就阻止不了,特別是針對病入膏肓者。

秦後歷朝江山最長不過300年 積習才是最糟糕的“王朝氣數”

▲中興名將曾國藩

回顧歷史,在歷朝歷代中,我們可以發現,也並不是所有的末代君王都是昏君無能,但是還是胳膊扭不過歷史命運的大腿,歷代積弱已久,任神仙也是迴天乏力。這時候,自然應了那句“某某朝命數已盡”的說法。因此政權一旦發現有沒落跡象,最後衰亡的速度都是難以遏制的,土崩瓦解幾乎是遲早的事情,縱然有一中賢明帝王或中興名將出來,但也是興得一時,難解萬世之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自秦以來,後續所有的朝代中,江山最長也不到300年,箇中緣由,用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來引申,就是“盛不過三百年”了。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以前車之鑑,現實應用於我們的生活中,大到國家,小到小家,如不論創業、求學、生活、教子等等,其實都是這個道理,願各位共勉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