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丨北京中軸線文物如何保護與活化利用?對話申遺文字負責人呂舟

北京文博丨北京中軸線文物如何保護與活化利用?對話申遺文字負責人呂舟

今年是中國提出“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倡議兩週年。10月27日、28日,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在京舉行,來自亞洲30多個國家以及5大國際組織的高級別官員和專家學者們相聚“雲端”,共議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合作新舉措,開啟亞洲各國文化遺產保護新篇章。10月28日下午,北京中軸線申遺文字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呂舟在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亞洲文化多樣性視角中的北京中軸線》。隨後他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介紹了中軸線申遺文字編制工作的新進展,並就中軸線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提出建議。>>>北京中軸線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新京報:你曾提出,“我們在討論世界遺產的時候,也是在討論遺產對於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可能的貢獻”。從這一視角出發,北京中軸線對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價值和貢獻是什麼?呂舟:世界遺產的保護是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結合在一起的。保護文化遺產,是為了汲取古代文明的精華——其中有物質財富也有精神財富。保護是為了今天和未來的人類生活更美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世界遺產的定義是:歷史留下的遺產,今天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是當代人應當傳給後人的財富。北京中軸線反映了中國文明對於城市空間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理解和塑造。北京則是對中國傳統理想都城模式的實踐,折射出中國古代文明的光輝。北京中軸線是對產生於3000年前周代的理想都城模型的實踐。在中國歷史上,除了北京,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如此典型、完整地體現了這種理想的都城形態。它的背後是中國傳統哲學、自然觀和對理想社會形態的追求。從3000年前的城市理想秩序,到750年前元大都選址規劃,再到明代對北京中軸線的擴充套件,清代的完善,一路繼承發展,一脈相承、不曾中斷。今天,北京歷次城市總體規劃也都強調了中軸線,將其作為北京城市最重要的發展軸,這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這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動案例和實踐。>>>正陽橋遺址可能成為中軸線重要遺產要素新京報:最近,中軸線申遺的考古發掘在正陽橋有進展,最新的發現對申遺文字要素有影響嗎?呂舟:正陽橋在中軸線十分核心的位置。我們一直認為對正陽橋的考古是事關北京中軸線價值的重要工作,最近的考古工作發現了鎮水獸,這很令人鼓舞,說明橋體很可能仍然得到了儲存,這與城建檔案所反映的情況基本一致。隨著考古工作的進一步展開,正陽橋的形態有望伴隨著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程序重新展現出來。如果正陽橋的遺址能夠透過考古發掘展現出來,它也將成為北京中軸線重要的遺產要素。我們很期待考古成果。新京報:除了正陽橋,還有其他價值重大的考古成果嗎?呂舟:我們也期待天橋的考古發掘成果。>>>期待更多市民參與活化利用中軸線新京報:都城北京是按照《周禮·考工記》的規制建設的,所謂“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時代在變化,中軸線不同區域的功能也在變化。今天7。8公里的中軸線上,不同段落的功能和特點變成什麼樣了?呂舟:從南向北看,南段原來是皇家祭祀區域,今天這裡繁茂的古樹、掩映其中的歷史建築,使這一區域不僅是歷史文化的保護展示區域,也是北京城市中心區巨大的生態區域。天橋到前門則是北京傳統市井文化最為豐富的區域,也是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富集地區。天安門廣場是今天中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禮儀活動中心。故宮作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和博物院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展示區。北京中軸線的最北段,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到鐘鼓樓則是北京老城城市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區域。今天的北京中軸線和北京的社會生活密切結合在一起。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中軸線也是中國政治活動和文化活動的中心和重要載體,是首都風貌的核心。新京報:近幾年,北京中軸線申遺的推進可謂緊鑼密鼓,與此同時,北京的市民、遊客則對中軸線知之甚少。你認為原因是什麼?你有什麼建議?呂舟:透過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我們對北京中軸線的歷史文化價值做了深入的發掘和詳盡的闡釋,但這種價值研究的成果如何轉化為大眾的知識,轉化為人們的文化自豪感,仍然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這也需要社會的各個方面積極參與到這個傳播過程中,教育、文化旅遊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揮積極和重要的作用。我們也希望,更多媒體、機構、社會各界包括普通市民和遊客能夠參與進來。新京報:你提到了普通市民和遊客的參與,我在永定門公園發現,這裡空間很大,綠化很好,但是利用得並不充分。有人大代表、文化保護參與者提出,可否引入文化專案?呂舟: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是保護工作的重要方面,北京中軸線作為一個由一系列建築群、城市空間環境構成的遺產,也是一個巨大的文化空間,可以承載與其價值表達相適應的各種文化活動。最近在相關政府部門、文物管理單位的支援下,一些年輕人發起的“古建音樂季”在包括中軸線上的一些古代建築中,表演傳統音樂,吸引了許多人參與,為整體認識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們講“讓文物活起來”,就要賦予它相應的文化功能,彰顯它的價值,創造條件讓周圍社群的居民、讓城市的各群體尤其是年輕人參與進來,讓古老的文化遺產在今天激發和張揚城市的新活力。資料來源:新京報

北京文博丨北京中軸線文物如何保護與活化利用?對話申遺文字負責人呂舟

北京文博丨北京中軸線文物如何保護與活化利用?對話申遺文字負責人呂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