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學,以賽代練,夯實面向數字化深水區的技術基石

近兩年,在新基建、雙迴圈等政策的指引下,中國的政企客戶紛紛走向數字化轉型,隨著數字化程序逐漸步入深水區,它們所面臨的業務複雜性挑戰逐年提高。

與之相應的則是數字化服務的難度不斷增大,這對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部署、實施和運維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最好的技能都源於實戰,最好的經驗都會在實際的場景中得到積累,一場在實際應用場景為基礎的技術大比武當中,以賽促學,以賽代練,是培養數字化技能的最佳舞臺。

深耕數字化與技術大比武

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是為了透過數字化技術來提高創新的能力,重塑業務,以獲取更為快速的商業成功。在數字化的程序中,政企客戶會採購大量的ICT基礎設施,在整個轉型的週期內,都需要IT服務商為期提供服務。

華為在全聯接2021上提出了“深耕數字化”的理念,因為當政企客戶的數字化進入深水區,越來越多的業務步入數字化階段,場景的複雜性不斷交織,這使得為政企使用者提供的服務,也會由淺入深,不斷深入。

政企客戶的需求也從過去的ICT產品,上升到諮詢、整合、運營等端到端的服務,所以服務能力的提升,對華為及其合作伙伴來說,已經是當務之急,這是技術大比武之所以開展的背景。

以賽促學,以賽代練,夯實面向數字化深水區的技術基石

同時,對政企服務來說,技能本也是一個根本能力,工程師等人員的技術能力決定了華為政企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能力。

早在2019年,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就全面開啟品質服務時代,確立“構建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提供無處不在的一致性服務體驗”的新定位。此後,開始將數字化轉型服務深入到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中去。 這可以看做是為滿足政企客戶更深層的行業場景化創新,在服務上做出的未雨綢繆,也是技術大比武存在的意義。

沒有一成不變的技術,也沒有永恆不變的業務場景。一個完整的技術學習過程,既需要知識的輸送和學習,也要有實戰的演練,而技術大比武恰恰可以做到以賽促學,讓技能在實踐中得到提升。

既是練“將”平臺,也是交流平臺

據我瞭解,技術大比武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工程師的專業技能,檢驗提升成效果,並表彰優秀。

以賽促學,以賽代練,夯實面向數字化深水區的技術基石

從形式上,賽事將由華為中國政企交付與服務部統一組織,技術專家組備課、出題、線上+線下賦能及考試等方式進行初賽,代表處現場複賽,地區部決賽三個階段層層遞進,區域與代表處協同合作,層層角逐,脫穎而出者將前往蘇州參加終極PK,進行巔峰對決。

本屆大比武的創新之處,在於線上與線下結合。先採用各專業線上初賽,之後再由各代表處現場複賽,包括複賽答辯,透過多樣化方式展開,賽道包括了:原廠賽道、共享賽道、ASP賽道和CSP賽道,共計約有6000名選手參與,它們當中將最終選出進入最終決賽的選手。

不難總結出幾個要點:

第一,技術大比武本身也是展示的平臺和學習的平臺。華為的工程師與合作伙伴們透過這個平臺,不斷找到能力互補的新朋友,新的合作機會,實踐創新能力。

第二,技術大比武其實也是華為與夥伴之間交流的舞臺,不僅精英選手在大比武上嶄露頭角,獲得更好的技能認定,同行業之間也可以就專業的技能進行交流和創新。

第三,傳統的服務培訓像是練兵,而技術大比武則更接近於“練將”,從賽事中成長起來的骨幹,往往都會成為服務政企客戶的專家,從實戰中磨礪出來的寶劍,更有鋒芒。

華為的啟示,面向深水區構建服務生態

華為技術大比武,作為一條技能提升通道,本身也帶來了一些啟示。

以賽促學,以賽代練,夯實面向數字化深水區的技術基石

首先,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愈發深入,但離不開服務人員的能力,華為中國政企服務重視技術人員和包括夥伴的技術能力提升,只有紮紮實實的圍繞技術去提升技能,才能夠解決轉型中的各類問題,這是技術大比武以賽帶練的意義。

其次,華為以技術起家,重視技術研發,也注重技能的培養,同時,華為與夥伴是天然同盟軍,華為更願意帶領夥伴進行技術磨鍊。

要加強華為服務的粘性,與客戶之間產生更多交流,夥伴的服務能力提升是華為服務始終堅持的策略。據悉,夥伴工程師已發展超過3。5萬人,其中夥伴HCIE就超過了4000人。

而在技術大比武背後,其實也是華為面向數字化深水區,攜手夥伴不斷夯實技能能力的集中體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