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新農人"為下莊紐荷爾帶來250萬元訂單

20日,90後新農人李青無意中刷到巫山下莊村支書毛相林為20萬斤柑橘找買家的朋友圈後,立刻行動了起來。

對接買家、聯絡物流、通知基地發貨……李青發動自己的“關係網”,不到一週時間,巫山下莊村年前上市的最後20萬斤紐荷爾就被她賣出了10多萬斤。

早在兩年前,李青便開始從事電商帶貨,她依託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將大山深處的臍橙、臘肉、香腸等農特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成為電商圈裡小有名氣的帶貨達人。去年6月,李青又將目光投向下莊,自柑橘上市以來,已陸續為村裡帶來250多萬元銷售訂單,帶動戶均年增收3000餘元。

她創立了下莊村第一家電商公司

圓臉、短髮,今年28歲的李青笑起來很甜。

去年初,下莊引入浙果農業,600餘畝柑橘首次實現標準化管理。6月,李青第一次來到下莊,彼時,連片的柑橘樹枝頭上已陸續長出果實。

村支書毛相林告訴她,下莊發展柑橘已有好些年,可就是賣不起好價錢,每斤柑橘的平均收購價還不到3元,這讓他很是苦惱。

雖然是第一次見到毛相林,可李青一點也不陌生。他帶領村民們絕壁鑿路的故事,李青聽過很多次。

“妹娃子,你得幫我們想個法子啊,讓一斤柑橘多賣個幾塊錢。”聽說李青是名“電商達人”,毛相林專程跑來請教。

看著一把年紀的毛相林還在為村裡的事奔波,李青很是感動,她琢磨著如何才能想幫到他,也為下莊發展出份力。

下莊柑橘大約在每年12月底成熟,過去,村民們多是等著經銷商上門收購,而此時正值三峽柑橘大面積上市,沒有錯峰優勢,下莊柑橘往往被經銷商狠命壓價。

“別看每斤柑橘的收購價只有兩三元,在商販這裡搗騰後,可以賣七八元。”李青覺得下莊柑橘想賣個好價,首先得繞過中間商,直接對接終端市場。

去年6月,她和浙果農業合夥創立了下莊村第一家電商貿易公司“下莊天路”,打算將市場資源整合後,對柑橘進行統一銷售,所得利潤再按照公司、農戶五五分成。

下莊柑橘首次賣到6元一斤

李青的銷售計劃管用嗎?現實沒有她想象的那麼順利。公司剛成立時,就有好幾戶村民不願參與銷售,其他村民也大多持觀望態度。

“村民的顧慮主要有兩點,一是對公司不信任,擔心分紅得不到保障;二是覺得自家柑橘優果率高,納入統一銷售有點吃虧。”李青坦言,“其實以前做電商,我們也經常遇到類似的情況,說到底還是村民們思想保守,對市場認識不夠,不願接受新鮮事物。”

因此,讓鄉親們重新認識市場,接受新模式,是李青計劃的第一步。

李青很早便發現,村民們銷售柑橘時,大多沒有分級的習慣,無論大果小果全都一股腦裝在麻袋裡論斤賣,其中那些精品果也只能賣到3元一斤。

去年12月,首批柑橘採收後,李青便發動村民根據果品呈色、大小進行分級,把最優的精品果搬進了拼多多直播間,化身帶貨主播,賣力吆喝。為了引流,她還把下莊的風景、村民採收柑橘的場景都錄製成影片,在直播過程中反覆插播。一個多小時直播,吸引了40多萬拼多多網友觀看,2000多斤精品果被搶購一空,下莊柑橘首次賣出了6元一斤的好價格。

不斷重新整理的成交記錄漸漸打消了村民們的顧慮,他們開始主動加入到李青的銷售計劃中。截至1月中旬,李青就為下莊賣出了30多萬斤柑橘,平均收購價在5元左右,比過去增加了2倍。

發動朋友圈為20萬斤紐荷爾找買家

20日,正在重慶洽談生意的李青無意中刷到毛相林的朋友圈:下莊還有20萬斤紐荷爾庫存,將在春節前摘完,麻煩大家支援採購並幫忙轉發。

每年柑橘成熟時,村民們最怕的就是碰上連日陰雨,掛在樹上的果子會出現落果,可摘下來又怕賣不出去。李青翻了下天氣預報,果然,下莊未來一週的天氣都是陰雨綿綿。

“得幫村民們做點事。”李青第一時間轉發了下莊柑橘求購的訊息,很快便有微信好友點贊、留言。

“朋友圈轉發量越大,購買力也就越強。”李青告訴記者,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是她這幾年攢下的人脈,一來二往,大家也成了朋友,短短几天時間,李青就收到了8萬餘元訂單。

不過, 春節期間,快遞物流或許將會停運,李青擔心全部走電商會造成貨物積壓。為了幫下莊賣柑橘,她就帶著樣果跑企業、進市場,爭取線下銷售渠道。

24日,重慶一家大型餐飲連鎖與她簽訂了春節期間的供應訂單,再加上之前網銷的訂單,20萬斤下莊紐荷爾被她賣出了一半。

看著村裡亟待銷售的柑橘有了著落,毛相林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下來,“鄉村振興就需要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年後我們還有20萬斤柑橘將陸續上市,我們有信心賣得更好。 ”

舉報/反饋

【來源:重慶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