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如何驗證自己的價值?

編輯導語:在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時代中,B端產品如何驗證自己的價值是眾多產品經理思考的問題。本篇文章透過兩個方面來闡述自研系統的B端產品,應該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證明自己的價值,一起來看一下。

B端產品,如何驗證自己的價值?

依然是一篇面試相關的問題思考,你是怎麼看待B端產品的價值的?

剛入行to B業務的朋友們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C端產品可以看日活、月活、GMV、使用者留存率來證明自身的價值。B端產品,特別是企業對內、業務支撐類的產品,感覺自己只是業務部門的需求翻譯機器,缺乏成就感。

翻看各類文章、書籍解釋to B產品的職責,必然離不開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的字眼。這些都是肉眼難以看到實際效果,或者難以量化的指標。

C端產品也叫2C(to Customer)產品,是面向終端使用者或消費者的產品,往往承擔流量獲取和轉化的重任。B端產品也叫2B(to Business)產品,使用物件是企業或組織。B端產品幫助企業或組織透過協同辦公,解決某類經營問題,承擔著為企業或組織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的重任。

—— 《決勝B端,產品經理升級之路》

難以衡量就難以評估,這導致一些剛入行的朋友們產生自我懷疑,不確定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自研系統的B端產品,應該如何找準自己的位置,證明自己的價值呢?

一、抬頭看天

《中臺產品經理寶典》在講述中臺產生的市場背景時,作者從宏觀的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出發,將網際網路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 技術時代

技術為王,只要優先掌握核心技術,就能形成天然的壁壘,壟斷市場。

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技術有很大的發言權,而使用者體驗往邊靠。大家如果能體驗到一些傳統的網際網路產品,應該會忍不住吐槽其糟糕的產品體驗。

但是在技術時代,這並不影響他們走向市場,獲得利潤。因為競爭對手鳳毛麟角,使用者沒有太多的挑選空間。

2. 產品時代

當技術逐漸成熟,產品的差異化縮小。用心服務使用者,獲取好的使用者口碑,才能讓自己的產品更具備競爭力,佔取更多的市場空間。

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大家都在絞盡心思製造差異點。

3. 市場時代

當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是時候拿出看家本領,看誰能更快,更廣的觸達存量使用者。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在比拼企業的運作效率、渠道分發能力、品牌影響力、使用者對產品的熟悉程度。

網際網路已進入下半場,如何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是一個需要日日思考的問題。B端產品們就處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之中,他們承擔著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的重任,為企業的業務創新創造更多的機會。

二、低頭走路

回到實際工作中,筆者認為B端產品經理們要得到價值認可,需要達成的目標分為三個層次:

1. 標準化

糟糕的企業通常有一個讓人詬病的問題:管理混亂,沒有流程可言。

流程沒有標準化,同樣的業務,10個業務員有10種做法。不標準的流程,不僅增加了結果的不可預見性,給管理帶來了困難,還增加了人員之間溝通、交流的障礙。

劉寶紅老師在供應商評估流程標準中,舉過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拿供應商評估來說,可以邀請採購部門工作最優秀的員工背靠背打分,給出自己的供應商評分標準,合併他們的經驗,就得到了部門的最佳經驗和智慧。接下來,在供應商的合作中,不斷根據情況最佳化這份評分標準,不出三個月,這套評分標準就能最佳化,成為整個部門的標準。

一個有業務思維的B端產品應該會意識到,將業務的標準化需求轉變為產品需求,融合到資訊系統中,就是在幫助企業提升整體的運營效率、沉澱企業的最佳解決方案。

當然,應該明確一點,產品的需求是有邊界的,並不是所有的企業標準化在資訊系統層面都能得到解決。

2. 規模化

只是做到標準化是不夠的,還需要做到規模化。

筆者之前寫過一篇《如何辨別偽需求》:如果思考欠缺做了偽需求,上線後會發現功能使用的效果並不如預期。可能會出現大改甚至推倒重來的結局。這就是產品設計無法支撐企業的規模化使用,無法落地。

產品功能的規模化推廣、使用,意味著產品經理瞭解,並解決了以下問題:

業務的上下游關係

業務發生的實際場景

使用人員的核心訴求

推廣系統的障礙點

如果有一個數字指標來衡量規模化,那就是功能在企業內部的使用率、使用頻次。這是衡量產品經理能力的標準之一。

從邊際成本的角度來說,資訊系統的研發是一項高成本的投入,只有當使用的人越多,才能攤薄研發的開發和維護的成本。當產品功能的ROI達標,則達到了降低企業成本的目標。

如果說標準化和規模化是產品經理的能力基礎,那麼資料化就是更上一步的臺階。

我們透過將業務標準化流程轉為為產品功能,並且透過運營、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功能得到了規模化推廣使用。接下來,就需要將這些經驗轉型為企業的數字化資產。

資料化要能幫助管理人員發現業務核心資料、及時暴露業務中的問題、指導企業戰略的調整。同時,在資料化的設計中,需要考慮到資料的安全性問題,做好許可權控制,避免核心資料洩露。

3. 資料化

是否有將企業的標準化流程沉澱在資訊系統中,提升企業的效率?

系統的使用率是否符合或超出預期,增加企業的收入或者降低成本?

是否有為企業的決策提供資料化支撐,控制企業風險?

如果是,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不是,一起看看我們可以在哪裡做得更好吧。

本文由@RaRa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