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古人是如何防洪的?

受季風氣候影響,我國許多省份的年內月際降水量分佈極不均衡,盛夏、初秋時節的降雨量要遠遠高於其他月份。而有些地區的地理環境複雜,比如山西地貌型別多樣,且大部分都處於生態環境脆弱的黃土高原區域,這就造成山西成為古代洪水災害的多發之地。

除了山西,黃河中下游流域、長江中下游等許多地區,都是水災的多發之地,而一旦發生水災,勢必給朝廷和百姓帶來巨大損失。面對頻繁發生的水災,古人是如何防洪的呢?

面對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古人是如何防洪的?

第一,攔。攔,即攔障之法,這是用修築堤堰的方式阻障洪水,使得外部的洪水不致衝擊城關,以此來保護城市的安全。以明清時期的山西為例,作為水災的頻發地之一,古代山西人也逐漸摸索出一系列可靠的防洪經驗,而在修築堤堰方面,山西人的技術是比較先進的,並且修築堤堰的技術也是多種多樣。

例如,以植柳固堤。柳樹的耐水性極強,而且容易存活,根系盤根錯節,十分發達,這對於堤堰的鞏固極為有利,早在北宋時期,幷州知州陳堯佐築汾堤以衛太原的時候,就在四周種下了近萬顆柳樹,號稱“柳溪”。而到了明清時期,在護城堤堰周圍廣種柳樹的事例就更為多見了。除了柳樹,古人還用石頭,或者利用堤堰的形狀和選址來提高堤堰的防洪能力。

面對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古人是如何防洪的?

第二,疏。疏,即疏導之法,疏導之法和攔障之法截然不同,所謂疏導之法,是透過在城亙根部開鑿水口,在城外疏浚城壕或者新鑿運河等手段,將洪水加以引導,使其遠離城區或者遠離百姓居住之地。而在疏導之法中,疏導城壕(即護城河)是最常見的措施,這種方法可以加速水的流動,不至於讓洪水淹沒城池,進而氾濫成災。除了疏導城壕,一部分城市還透過開鑿水口來減少城內積水之患,甚至還有的城市透過新鑿河渠,以引流的形式避洪。但更多時候,古人並非單獨利用某種疏導之法,而是將這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例如,乾隆三十四年的介休城知縣王謀文,便是將上述三種疏導之法配合使用,成功解決了介休城的水災。

面對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古人是如何防洪的?

第三,蓄。蓄,即蓄積之法,這種方法是利用城內天然窪地或人工開鑿的陂池,以此停蓄雨水,使其不氾濫成災,這也是古代一種重要的防洪措施。以清代的清源城為例,清源城的東部有一個水體面積頗為可觀的東湖,雖說東湖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災問題,但這大面積的天然窪地,對於積蓄雨水、洪水卻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天然窪地,一些地區的人們還人工挖出蓄水空地,比如古代修築城牆時,往往採取了就近原則,在牆基兩側取土堆垣,這無意間就讓城牆兩側形成數量眾多、面積相當可觀的低窪地帶。每逢下雨或發生洪災時,雨水或洪水就會大量彙集於此,從而在客觀上起到了蓄積雨水(洪水)和防洪的作用。

面對頻頻發生的洪澇災害,古人是如何防洪的?

總的來說,在和大自然的鬥爭中,古人也逐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方法,也總結了許多較為可靠的防洪理念,實在令人欽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