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中努力奔跑

從夏奧場館“鳥巢”到冬奧場館“冰絲帶”,這些充滿中國智慧的奧運場館,已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

“奧運工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被譽為“雙奧”總工的李久林說,生逢盛世是他最大的幸運,“不負韶華,唯有在創新中努力奔跑。”

偌大的場館內沒有一根立柱,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與賽場中心點之間的視線距離都在140米左右,所有觀眾都能“平等”地欣賞比賽。十幾年過去,走進國家體育場“鳥巢”,那鋼鐵雄渾中蘊含的中國智慧與中國志氣,總是讓人無比震撼……

“中國人肯定建不出‘鳥巢’。”在外界的質疑聲中,2003年,35歲的李久林走上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總工程師的崗位。這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用鋼量最多、結構最複雜的超大型鋼結構體育場工程。“沒有現成的標準,沒有經驗,一切只能靠摸索,靠自強自立。”李久林說。

“在眾多難點中,高強度鋼材及其焊接技術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李久林回憶,當時符合標準的鋼材,國內沒有,很難進口,“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設計團隊、工程團隊、鋼結構加工廠……圍繞著工程的各項難點,全體動員,凝聚智慧,步步攻堅。Q460E高強度鋼首次實現國產,並自主開發出成套焊接技術和工藝引數,攻克超長空鑽基礎樁施工技術……築“巢”5年,李久林把鋪蓋卷搬到了“鳥巢”;1800多個日日夜夜,他和團隊將一個個“不可能”變為現實。

“從鋼材到施工技術,形成了完整閉環,完全自主可控。”李久林介紹,從“鳥巢”起始,中國一系列的地標性建築使用的都是當時研發的國產Q460E鋼材和相關技術,至今已累計生產數百萬噸,“我國已成為高強度鋼材的最主要生產國和在建築領域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當時間的指標來到2022年,北京再次聚攏世界目光,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冰上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也即將迎來它的高光時刻……

“從‘鳥巢’到‘冰絲帶’,創新一脈相承。”2018年,50歲的李久林就任“冰絲帶”工程總工程師時,已然兩鬢斑白。面對新的挑戰與使命,他激動又從容:“新時代的中國有這個底氣!”

似曾相識的選擇再次擺在了李久林的面前:“冰絲帶”的索網結構,是為了安全選擇進口,還是擔著風險自主研發?力排眾議,毫不猶豫,他帶領團隊僅用3個月就突破技術瓶頸,成功開發出國產高釩密閉索。“屋面僅用600噸鋼材,最大跨度198米乘124米,用鋼量僅為傳統屋頂用鋼量的1/4。”

這裡有“最快的冰”。1。2萬平方米的冰面,溫差不超過0。5攝氏度,碳排放趨近於零。作為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的冬奧速度滑冰場館,在去年的北京冬奧會測試賽中,先後有4名運動員在“冰絲帶”5次創造個人最好成績。他們對“冰絲帶”的評價是,冰面“很走道兒”。

“這既是技術的突破,也是辦奧理念的具體體現。”在李久林的主持下,可持續的全生命週期理念貫穿“冰絲帶”建造全過程。僅餘熱回收利用系統,就可回收利用80%以上的製冰餘熱,一年可節電約200萬千瓦時。

創新超乎想象。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冰絲帶”還有一個“孿生兄弟”。“透過智慧整合和數字孿生,‘冰絲帶’還包括一個完全相同的數字化場館。”李久林介紹,透過這個“最強大腦”,工作人員可以方便地進行公共安防、裝置監控、能源最佳化等一系列操作,它還能進行自主調節。“我們就是要透過由內而外的創新,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中國建築’。”李久林說。

從“鳥巢”到“冰絲帶”,距離只有3。5公里,李久林帶領團隊“奔跑”了15年。在這一過程中,眾多“首創”與“突破”,正不斷轉化為建築行業的“日常”與“標準”,推動著中國建築行業的發展。

“成果已累計被6部國家標準採納,從建造鋼結構的設計、材料、製作,到安裝、焊接、質量驗收都有涉及。”李久林的同事徐浩說,除了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新首鋼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百餘項國內重點工程,“很多技術還走出國門,在巴西、俄羅斯、科威特等一大批海外工程中大放異彩。”

“在‘冰絲帶’的建設中,我們還建立完善了資訊化技術與裝配式建造相結合,全過程高精度模擬、高質量構件加工與安裝、高精確測控技術和施工偏差適時調整的技術管理體系。”一串專業名詞,李久林如數家珍,他認為這將是建築業的未來,“說得通俗點,就是運用智慧建造體系,實現像造汽車一樣建奧運場館。”

創新突破核心技術,牢牢把握自主權。談起“雙奧”工程,李久林說靠的就是實幹苦幹加巧幹。為了“冰絲帶”的建設,李久林把家搬到了與工地僅一路之隔的小區,“絲帶飛舞入夢來”是常有的事。

建造百年工程、傳世經典,是每一名建築工程師永恆的情懷。“但說到底,是偉大的時代孕育了偉大的建築。”李久林的目光,從熠熠生輝的“冰絲帶”望向遠方,“只有接續奮鬥,才能不負時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