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祭天是祭祀中最高等級的典儀,

同時也是國家最重要的祀典。

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的場所

便是天壇。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在天壇的祈年殿、皇乾殿和皇穹宇

您都能看到“皇天上帝”神位。

那麼神位為什麼不是“天”

而是“皇天上帝”呢?

“皇天上帝”這個稱呼

究竟從何而來呢?

讓我們從殷商時代講起。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從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殷商,

才有了最早的同時期文字記載,

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記載的是占卜文字,

在這些占卜的文字中,

我們卻並沒有發現“天”

作為占卜的神格出現。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讓人意外的是,

後世用來稱呼封建統治者的“帝”

卻常常作為占卜神格在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出現。

殷人認為“帝”高居於天,

所以賦予了“上帝”的稱謂,

又因為“帝”不同於凡人,

所以用祭祀祖先之禮待之。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圖為甲骨文“今二月帝令雨”,其中“帝”象形字義為束木燔以祭天。

——《中國祭天文化》

此外,

殷人還相信祖先中的

有德之人死後會升天,

於是便有了上帝般的神德,

因此稱這樣的祖先也為“帝”。

隨著神權漸衰、王權漸盛,

人間的王也被稱為“帝”,

因此,

人們將天神延用“上帝”的稱號,

以和人間的“帝”相區別。

殷商之後便是周代,

周王朝建立了系統的禮樂制度,

大家所熟知的《周禮》《周易》

便出自該朝代。

從周朝文字記載中,

我們發現“天”開始正式作為

祭祀和占卜的神格出現,

和殷人所信奉的“帝”一樣,

“天”被周人當作民族神及最高神所供奉。

《史記·殷本紀》曾記載殷商後期

帝王武乙辱神射天的故事,

這從側面反應了

當時殷周兩文化是相對抗的。

在成書於春秋時期的《詩經》中

“帝”和“天”這兩個神格已相混同,

可以看出周人也繼承了殷人的文化。

《詩經》中“昊天”一詞多見,

也有“昊天上帝”之稱;

而在《尚書》中有“皇天”一詞,

也有“皇天上帝”之稱。

至此

華夏民族最高等級神的稱呼

由“帝”變為“天”,

再到“天”“帝”混同,

演變出“昊天上帝”與“皇天上帝”。

在明朝初期的天地合祀大典中,

正位設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位;

明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天地分祀,

圜丘冬至大祀正位設昊天上帝神位;

嘉靖十七年(1538年)

嘉靖皇帝易昊天上帝號為皇天上帝,

至此北京天壇供奉神位便為“皇天上帝”。

天壇微史|祭祀神位“皇天上帝”的由來

這就是天壇祭祀神位

“皇天上帝”的由來。

以信仰天神為核心的祭天文化,

在幽深的歷史中衍化出

丰姿多彩、通貫古今的

聯結天地與人間的獨特東方哲學。

關注微天壇,

期待與您一同

探索更多天壇中的歷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