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謝建光

傳說中有一種沒有腳的鳥,叫做極樂鳥。極樂鳥一生都在飛翔,沒有停歇,沒有終點,累了就在風中休息。因為沒有腳,它在一生之中,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死的時候。

其實,就算沒有腳,又何至於落不了地呢?只是極樂鳥非常任性,喜歡飛翔罷了。人也是這樣的。一

個名叫謝建光的寧波男人,

從24歲開始,近乎狂熱地徒步行走了35年,走過了30萬公里,

被人看作瘋子,直到死亡截停了他漫長的旅行。

旅行的起點

謝建光1959年出生在浙江鄞州的一個小村莊裡,家庭並不富裕。年幼的時候,謝建光跟幾個村裡的孩子一起在舊廟裡讀書。他喜歡自己寫點東西,甚至夢想要當一個作家。只是上到初中的時候,謝建光的學業就無以為繼,只能中道輟學。

他只讀了五年書,用自己小學文化勉強寫成的東西,自然也不成文章,不能當上作家。

那個年代,村子裡不讀書的人只有兩條路,一是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二是留在村子裡務農,做一輩子的活。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不管是哪一條路,村人的目標也不過是蓋好房子,結婚生子。於他們來說,平平淡淡地活下去,就是幸福。只是這樣的生活,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至少謝建光沒有選擇這條人生道路。

謝建光先是留在村子裡,放了幾年的牛。三年裡,這個十幾歲的少年遠離人群,帶著兩頭老牛在深山裡吃草。

躺在青草地裡的時候,謝建光或許和作家王小波年少時一樣,想愛,想吃,想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但卻哪裡也去不了,什麼也做不了。

17歲的時候,謝建光的人生遭了一記重擊。他突然暈厥,在醫院查出了嚴重性的先天性心臟病,做了搭橋手術。

謝建光越發覺得生命無常,他想抓緊時間,追求自己的讀書夢。做了幾年木工學徒之後,他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衝動,跑到了杭州,想去杭大的中文系旁聽。

但因為沒有學歷,也不懂門道,謝建光屢屢被拒之門外,終於心灰意冷。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謝建光開始覺得惆悵,

天地間有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幾百年前就有位大文豪說過,宇宙之中,也唯有“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這種自然的寶藏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

讀書的願望破滅以後,謝建光想,

萬卷書讀不成,那就行萬里路吧!

他要旅行,在他有限的生命中,見識祖國的名山大川。

他第一個目的地,是以前在課本里讀到的雲貴高原,位於中國的西南部,是一片瑰麗神奇的土地。說做就做,沒怎麼收拾,謝建光就帶著一個揹包出發了。包裡除了一本《海涅詩集》,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就只有幾件換洗的衣物,一條薄被。

謝建光帶了150元作為路費,一路都在節省開支,並且鍛鍊自己的生存能力。

他先是從寧波走到溫州,又穿越溫州向寧德出發。走到城市,就睡在橋洞底下,找一些剩飯剩菜填飽肚子,甚至去吃店裡別人沒吃完的半碗湯麵。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在別人看來,謝建光就像一個邋遢的乞丐,他也完全不在乎。走到山林裡,他就住在山洞裡,在地裡挖野菜、番薯之類的東西吃。

大部分時間,謝建光都是在野外,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天氣不太冷,他遇到溪流,就會在裡面洗個痛快。

大自然中雖然有很多聲音,對一個在人類群體中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來說卻有些寂寞了。

不過謝建光很快就適應了這種生活,也因為沒什麼人和他交談,什麼事都要自己動手,謝建光的野外生存能力突飛猛進。有時,他還會自己生火,拿著一個粗劣的盆子,烤熟他在城市裡買來的饅頭和芋頭,還有一些粗糧。

行走了一個多月,朝霞日月,鳥語草香,謝建光覺得自己領悟了生命的真諦。

他想,這才是自己最應該過的生活,最應該享受的時光。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儘管謝建光省吃儉用,帶的錢還是不能支撐他遠端旅行,才到了福州,

他就只剩30元錢,還全都送給了一個,被人騙走了錢不能回家的破衣爛衫的姑娘。

雖然,他的情況不比那個姑娘好。

“也夠了。”謝建光這樣想,無論是這趟旅行,還是他的人生,都已經很值得了,他甚至有了靜靜死在福州,在一個角落裡終了此生的想法。

或許是命不該絕,謝建光遇上了好心人,給了他熱水熱飯,還把他送上了回程的火車。此時的謝建光,蓬頭垢面,沉默寡言,看起來像個瘋子,

為此還被送進了杭州的收容所。

輾轉回到家裡的時候,謝建光的家人都差點認不出他了。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在外面走過一遭的謝建光,卻再也不能忍受在家中一日一日地消磨了。夢寐以求的雲貴高原,彷彿正在遙遠的西南向他招手。

很快,他就整理行囊,開始了新的旅行。但這一次,他不再是毫無計劃,走走停停,而是下定決心,

不到雲貴高原絕不罷休。

謝建光骨子裡的堅韌終於煥發出巨大的力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往後的三十多年裡,他五次往返雲貴高原,足跡踏遍全國。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每次與友人聯絡,他都在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或是在塞外與成群的牛羊一同奔跑,或是在洞庭湖看波起波平、木葉紛紛,或是在唐古拉山尋覓黃河之水的由來。

路上,謝建光意識到要想一直旅行下去,除了省錢之外,還必須要有收入。最開始,他是拾荒賺錢。

那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道路根本不像現在這麼平整,一馬平川,而是坑坑窪窪,處處坎坷。

車輛行駛的時候總會在顛簸中落下零件,謝建光就把這些零件撿起來賣掉,

好的時候一天會有十到十五元的收入。

那個年代的普通職工,也不過是掙這些錢了。

他還嘗試去做別的工作,少年時代打工、做學徒的經歷沒有白費,不管去到哪裡,都能找到活幹:插秧、油漆、木工……

在生活態度上,謝建光頗有禪意。他用錢很節儉,身無長物,只給自己最低的額度吃穿。

在他看來,餓不死、凍不死就能活下去。

他買的鞋子,都是耐勞便宜的,但是也總容易踏破,衣服倒是很少買新的。他也會有生活的一點享受,那就是買最便宜的菸酒,偶爾喝點飲料。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旅途有四季,到了冬天就十分寒冷,衣服厚重,被褥要添,需要的行李就更多了。為此,謝建光決定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他當然不會買一輛氣派的越野車,而是對村莊裡面進行農作物運輸的手拉車進行了一番改造,給手拉車的三邊圍上木板,頂上用鐵皮封住,好遮風擋雨。

這樣一來,手拉車就成了他的寶貝車子,用來存放衣服、雜物,供他休息。

這輛簡易的車,也沒有花費他什麼錢。至於省下來的錢,謝建光都用來買書了。以前,他沒有機會買太多書,微薄的收入不允許他有這種“無用”的愛好。

可是現在,他是自由的,漫漫旅途中,書是他最恆久的夥伴。他在樹下讀,在草地上讀,在小旅館裡讀。

有了手拉車之後,天氣稍冷或者雨打風吹的時候,他就會躲進自己的車裡,開著手電筒讀自己買來的心愛的書。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無論外面是怎樣的狂風暴雨,車子都是他溫暖的港灣,他的心中都有一片寧靜。

謝建光還聽一位外國友人的話,給車起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做“琳達”。

野外的環境惡劣,“琳達”過於簡易,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謝建光每次都是自己動手修理,也進行過不下五次的大翻新,但“琳達”還是經不起漫長旅程的折騰,看起來搖搖欲墜的。

所幸他行到廣州的時候,一位路過的人實在看不下去他的車子在風雨裡面嘎吱嘎吱“呼救”的聲音了,提出要為他依照這輛車子的樣式,做一輛不鏽鋼材質的手拉車。

謝建光得到了他的不鏽鋼“琳達”,車身長達2m,身高0。85米,裡面的空間也非常寬敞舒適。謝建光進到裡面,感覺和以前一樣踏實,還更結實溫暖了。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不過車子再寬敞,也裝不下謝建光斷斷續續買的書。謝建光一走就走了三十多年,手頭有餘錢,就拿來買書,前後買了一萬多本。

為了行李輕鬆,謝建光讀完之後,會把書送給那些有緣人,那些和他一樣愛書,珍惜書的人。

傳奇故事裡,古代的俠客,一路結交好友,散盡千金。對於謝建光來說,他把這些書送出去,

何嘗不是在和別人分享他的財富,何嘗不是一種神交呢?

幸運的是,書的價值不會因為被送出去而在他這裡有所貶低。既讀萬卷書,又行萬里路,謝建光雖然遠離家鄉風土,也沒有時間見到家人,但是在他看來:

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天下第一瘋”的灑脫人生

獨自一人行走,謝建光經歷了很多風波。第一次抵達雲貴高原時,因為對當地地形的不熟悉,謝建光不久就在山區迷路了。找了一天的出路,毫無結果,還遇上了一場大暴雨。

風吹雨淋,是謝建光的常態了,他已經不會因為這樣一場雨就輕易生病。只是大雨中更看不清道路,謝建光就去一個山洞裡躲雨,等待天氣更好的時候,才出去探路。

驚悚的是,他一進到山洞,就感覺腳底嘎吱嘎吱踩到了什麼,再走了兩步,就看到裡面有一口殘破的棺材,棺材裡面的人也早成了白骨,散落一地。

住在荒郊野嶺,謝建光的膽子遠比常人更大,還是被眼前的局面震住了。

但他也不至於為此退出山洞,靜一靜之後,謝建光將自己剛剛踩到的白骨撿了回來,和地上的堆到一處。對於自己剛剛的冒犯,謝建光向這位逝者道歉,然後坐了下來。

就這樣,外面電閃雷鳴,傾盆大雨,謝建光留在山洞裡和無名的白骨度過了一個晚上。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這樣的故事,於別人來說,已經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驚險,謝建光卻經歷了好幾次。還有一次,謝建光在路上行走的時候,被一輛呼嘯而過的電動車撞飛了,落進了甘蔗地裡。

電動車沒有停下,謝建光的腿受了傷,動彈不得,只能躺在地裡聽天由命。

謝建光呼救過,但沒人聽見。他索性不再掙扎,就聽著風聲,看著天空,等待自己的腿有所好轉再出發。

餓了他就吃乾糧,乾糧吃完了,謝建光就抓住手邊能夠到的甘蔗一口口地嚼,就這樣度過了五天時光,最後才勉強起身離開了。

自己走了30萬公里這件事,還是別人告訴謝建光的。他只知道自己走過了中國每一個地級市,將來還想走到每一個縣,每一個區。

這些年,很多人看謝建光都像是個瘋子,謝建光也不避諱,甚至自詡“天下第一瘋”。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旅途之中,謝建光遇到很多朋友。他們給謝建光一些資助,也從謝建光這裡得到生活的力量。這些朋友來自全國各地,有一些是熱情招待他的當地人,也有一些和他一樣徒步行走的驢友,甚至還有外國友人。

但不管是什麼人,聽說了謝建光一路以來的經歷,都對他表示驚奇。這些朋友傳開了他“天下第一瘋”的名號,叫他“瘋哥”。

謝建光也不是沒有過片刻停留的念頭,他自小愛寫東西,旅行之後,就會把一路以來的心得都記下來。

讀書的習慣,彌補了他小學文化的遺憾,謝建光的語言就像是詩一樣,清新雋永又帶著野性,還包含著他對萬事萬物的思索。

有一次路過鄉村,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讀到了他的文稿,就深深的被他吸引了。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那是個很好的女孩子,喜歡讀書,喜歡思考,他們坐在一起談天說地,或者在草葉搖動的聲音裡靜靜坐著。謝建光從來不曾體驗過這種戀慕的感覺,不曾感受到這種發自內心的柔情。

女孩子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井井有條,謝建光停留在村子裡的一個月,她還用自己的工資帶他剪頭髮,買衣服。

面對謝建光,女孩子吐露心意的時候也非常坦誠。

人世間還會有比這更理想的愛人嗎?謝建光不是沒有心動,但他最終還是推著自己的車子離開了。

他的一生註定漂泊,“與大海為伴,吃青草石頭”。

成家立業,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普通人的煙火氣生活,對他來說反而是太過遙遠了。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他們都有自己的追求,就像那個女孩子希望教著孩子們讀書寫字,自己過著寧靜的生活一樣。他不會留,她也不會追來。

沒有相守的緣分,那就只能天涯海角,相忘於江湖。

在以後的旅途裡,再遇到美好的姑娘,謝建光也會與她們快樂地交談,但始終沒有永遠留下的念頭。他只是行走,不斷行走。

謝建光也並沒有完全遠離現代生活,相反,他在讀書中瞭解世界,從一路以來看到的風景、見到的人中瞭解世界,眼界比一般人還要豐富開闊。

時代的變化,他或許也比常人更加敏銳。遇到一些很契合的朋友,他還會在分別之後與他們電話聯絡。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寧波的一個青年作家,聽說了謝建光的故事,就和他保持電話聯絡半年多,瞭解他的行程,他的經歷,

以謝建光的名義出版了一部《瘋行天下》

,算是實現了他年少時當作家的夢想。

這本書裡,不僅有謝建光一生的來龍去脈,還有他豐富內心世界的刻寫。對他好奇的人,或許會在這本書裡得到解答。

2018年,59歲的謝建光途經在黑龍江省黑河時,感覺到身體不舒服。

開始的時候,飽經風霜的謝建光還不在意,沒想到旅途後期病不見好,還越來越嚴重。身邊的朋友發現之後,就把他送進了醫院。

浙江小夥35年徒步30萬公里,號稱“天下第一瘋”,59歲客死異鄉

此時的謝建光,已經受到全國各地支持者的關注,他們都對謝建光的病情十分擔憂,等待他重整旗鼓。

但是持續不斷的壞訊息,讓他們知道,這個不斷告別夥伴和風景的男人,終於要和自己的人生告別了。

以前,謝建光幾次以為自己生命抵達終點,靜靜等待的時候,卻等來了轉折與生機。這一次,面對真正的死亡,他依然選擇平靜地接受。

1月23日,謝建光因病離世。生命的長度自有定數,謝建光用他獨特的方式無限延長了生命的寬度,這就足夠了。

他的全部財富,就是自己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沒有什麼牽掛,也不帶什麼遺憾,如此告別人世,未嘗不是一種圓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