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說起北京二字,總是能夠讓人感慨萬千。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同樣也是各種國際外交中的門面擔當,在不同人的心裡,北京有不一樣的“地位”,例如說:外國人對北京感到好奇,國人對北京有一種血緣的厚重在浮沉人煙中暈開。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北京曾用名是北平,在“北平”的身上發生過太多的故事,如今在北京留下的故宮只能說是我們濃厚感情的一個代表。城市擁擠人海茫茫,北京的街道上早已經不是當地人的天下,但在2000萬的人口當中一眼認出北京人,這竟然是一個十分容易的事情。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北京城:歷史的寵兒和見證者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北京這座城有太多的歷史痕跡,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早來問候晚來遛鳥的生活。看著如今的平安盛世,國人對北京的感慨承載著萬千話語。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北京是個城,也是位不能發聲的美人,它的精美從頭到腳,倘若中國城市座座是美人,那麼北京一定是國母的最佳候選人。長城圍成不可侵犯的寶椅,頤和園是她萬般嬌媚的影子,“地球表面上,人類個體建築最偉大的作品”—長城是她獨有的寶藏。

你看著她熠熠生輝,聽聞她的經過又忍不住涕泗橫流。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眾兵壓城的悲慘歷史,我們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北京作為明清時期的首都有多麼華美,從那些強盜的反應,我們有幸窺探一二。封建王朝的心臟之處匯聚了多少大江南北的稀世珍寶,你以為我們科技先進超越古人,可古人的一條盤金毯都足夠我們抓耳撓腮想盡辦法,最後也只能堪堪製成一條而已。

更令人驚歎的是,那不過是條毯子,試想一下,當年北京有過怎樣的盛世。明清時期儘管是封建王朝的末尾,但也是長壽王朝。作為都城的北京就在這浮世繁華中一路看著中國浴血重生,而作為生活在其中的人民,北京人的那股子精氣神兒是學不來的氣質。

北京人:活在天子腳下的一群人

聽聽當地的北京人隨口出的京片子,看看老人們提籠架鳥永遠一副悠閒的姿態。不知道為何,你就是能夠確定這些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而那個油然而生的原因來自於他們身上無法磨滅的京韻。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所謂京韻,指的就是老北京的文化。這裡之所以會用到韻,是因為這個字原本就是舒服的意思。那也就是說老北京的文化帶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舒服二字。京韻二字摻雜太多,但不管從何種方式來表現都能令人感到背後的文化所沉澱的歷史之感。

至於兒化音更是隨處可見隨處可聽,一句話如果沒有那個兒字,正兒八經用普通話來聽總是覺得缺少一些人情味在裡面,但凡加了兒化音,人間煙火頓時溢位,聽著聽著就切實地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人世間。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明明只是一個字,放在北京人的口中,一下子就讓這些話從書本上的刻板固執形象變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喜歡北京話真的是一件十分虧欠個人精神的事,或者正如心中所想,北京人間百態的萬物形象,只是普通生活就如此有趣,更別說北京城作為一個蘊含著中國文化的古都,它自身所擁有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加豐厚。

曾有一句“赫赫京都千百年鍾靈毓秀萃龍淵”,短短的一句詩將中國十分重要的幾個傳統元素彙集在一起,京都、鍾靈毓秀、龍幾個詞放在一起便能看得出中國人對北京的文化感情。

北京城是一個韻味沉澱的城市,這裡歲月更替看過了太多中國變化。當幾千年以前,中國還沒有如今的經濟平均繁榮時,北京就已經是經濟大城。過去千年以後,北京還是經濟大城的時候,它就親眼看見了中國是如何把自己發展得不可思議。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在這座城市當中一直都不乏生活的氛圍,同樣也摻雜著前進的勁頭,多少人希望在這個國家最繁華的地方謀求一個前程找尋一個機會,甚至希望在這座帶給他們無限希望的城市當中獲得一扇屬於自己的窗戶。

北京就像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般慵懶華貴,在外表看她似乎總是過得愜意滋膩,但細細觀看她的每一處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精細。北京城孕育了太久的古文化,又同時誕生了許多新動力。

這座城市包容永珍,甚至相比較於其他城市而言出現了一個十分神奇的現象,那就是在這個城市裡生活的人們要分北京人和新北京人。迎來去往,許多人削尖腦袋想要拿到北京的戶口。對於一些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而言,這不過是他們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身份。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兩種人混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意味著不同文化要進行碰撞和創新,那麼北京人是否能夠和新興的社會現象融合在一起?答案給我們肯定,可也讓我們看到了屬於老北京人的精氣神兒。

老北京人認出彼此的時候十分簡單,在外人看來,老北京人說著一口有著京韻、京腔的普通話,但是對於地道的北京人而言,這是他們相互認識的文字憑證。事實上,我們現在用到的普通話本身就是從北京話改編來的,所以外人看來是一樣的,但對於北京人而言,就會發現這不過是衍生出來的外家話。

真正的老北京人說話之間很難讓非地道的北京人聽懂,他們總是說話快發音又混,所以一句話結束的時候,別人還沒聽清開口更沒辦法領悟全部,當新北京人看到老北京人之間打招呼的時候,更是會有一種魂穿歷史的感覺。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在這座城市下生活的新興中國保留著一些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風味,老北京人見面的時候總是喜歡見面作揖相稱一聲爺,但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外省人還處於懵懂的狀態,但兩個人已經證實彼此身份。

北京文化:深埋精神的禮節和背後的骨氣

爺這個詞在外人看來頗為尊貴,在北京看來就是一個稱呼的事兒,哪怕連小偷扒手這樣令人感到不恥的職業,都還能得個佛爺的稱呼,爺不爺的根本就不是身份地位的事情,北京人就是會有這個爺文化而已。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除此以外,對於外省人而言,在北京生活,聽北京人說話能得到一種語言尊敬的感覺。北京人喜歡稱呼您,這個您就和天津的姐姐一樣。天津人看到女孩,無論老少都能稱呼一句姐姐,北京人無論老少也可以道一聲您。

其中也包括小孩兒,小孩在北京也可以叫做小爺們兒。外地人一聽就有點奇怪,就算北京人喜歡講禮節,也不至於對一個小孩也這麼尊敬,可這就是北京人的傳統,無論對誰做什麼事兒,事先就得客客氣氣。

北京講理也講禮,大家多喜歡跟人掰扯出一個道理。所謂的禮節之感口口相傳是言傳身教的結果,更是歷史文化滋養的現象。在各地文化相比較之間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感受到北京人身上有一種禮節俗成的感覺。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這裡的人們職業貴賤更不說薪資收入,但毫無例外都會表現出身上的一種禮節禮儀,這種禮節禮器的背後其實是北京人整體透著一種氣定神閒的格局氣度。從小就被培養出來的精氣神兒,哪怕是見過自然災害又或是人事紛亂都不允許被磨滅。

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作為天子腳下皇城根出來的人。國家的門面對於他們而言已經融入到了生活氣息當中,所謂的從容不迫和氣定神閒,實際上是那種歷史洗刷下來親眼見證歷史時所形成的骨氣。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滄海桑田歲月流轉,作為一個北京人,他們擁抱自己的文化也因此見識太多。從當年的八國聯軍擁入京城打破了一片祥和寧靜到後來的新中國建立,國人崛起。北京經得住太多風浪,又見過太多人事紛擾,在這樣環境下成長出來的人們,但凡少了那麼一分穩重,都令北京人感到不恥。

走在北京的大道上看到“北京人”和老北京人,很多人都能一眼,就能區分又津津樂道,瞭解文化自然可以,但是產生了地域歧視就是矯枉過正。其實也沒必要太注意這件事情,更不必主觀地要區分誰是北京人,誰是非北京人。選擇在這個城市下繁衍生息對於北京而言是一種生生不息的積極發展趨向,不必相互劃分這麼嚴重。

如何區分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精氣神兒”難模仿

所謂入鄉隨俗,倘若真的要在這兒生活下去,說不定我們也能夠看到北京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出來的新興產物,這對於發展而言都是做出積極貢獻的結果。只是術有萬千大道唯一,不管再怎麼變化,我們都希望談到北京看到北京人的時候,那股氣定神閒的勁兒永遠都別消失在這座歷史文化洗刷過最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