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央廣網南平9月7日訊息(記者 寒溫) 下梅,福建省武夷山下的一個小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區以東4公里處,是武夷山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下梅村不大,不足千米的人工運河穿村而過,沿河兩岸建有涼亭闌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碼頭、古建築、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清代康熙、乾隆年間,梅溪下游的下梅村曾是武夷山最為重要的茶市,盛極一時。同時,下梅村是著名的“萬里茶路”的起點。

“萬里茶路”橫跨亞歐大陸,被譽為“中俄茶葉之路”,是繼絲綢之路後又一條國際商路,雖然其開闢時間比絲綢之路晚了千餘年,但是其經濟意義以及巨大的商品負載量,並不遜色於絲綢之路。17世紀,這條“萬里茶路”被喻為聯通中俄兩國商貿友誼的“世紀動脈”。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據載,最早來到武夷山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車輞鎮的常氏。晉商常氏與閩北隔萬水千山,商業嗅覺卻異常敏感。清康熙年間,以常氏為主的山西商幫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資源,把經商觸角探往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據《崇安縣誌》載:“康熙十九年間,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由此可見當年以茶葉交易為中心的經貿活動在下梅十分活躍。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1718年,晉商常家與鄒氏達成協議,共同經營“萬里茶路”北線(武夷山茶運往蒙古及俄羅斯)。鄒氏與常氏共同出資在下梅的蘆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羅厝坊設立了茶號,僱請當地茶工,還將散茶精製加工成紅茶、烏龍茶、磚茶。每年茶期,在下梅製作並精製後的茶葉透過梅溪水路匯運至赤石渡口,經雙方共同驗押後,僱用當地工匠達千餘人,用車馬運至江西河口(沿山縣)。再由船幫改為水運至漢口,達襄樊,轉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鎮,而後用馬幫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經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於魯村換畜力大車北上,經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歸化,再換駱駝至庫倫、恰克圖。

下梅鄒姓,原是古村第一大姓,下梅現有人口500多戶,其中鄒姓超過半數。鄒氏一族原籍江西南豐,清代順治年間移居下梅,經歷了幾代人的艱苦創業,鄒氏才發展為閩北有名的商賈。

地方史料記載,下梅鄒氏與晉商合作每年獲利百餘萬兩銀子,取得成功後,建豪宅七十餘座,修當溪建碼頭,立家祠設文昌閣,大興土木,傳教化,重教育。鄒氏家祠是下梅村標誌性古建築,也是武夷山境內儲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築。

下梅鄒氏與晉商精誠合作100多年,鄒氏以經營茶葉發家致富,誠信經營是基礎。晉商強烈的外貿意識、敢與洋人做生意的膽識,極大地鼓舞了鄒氏。

“萬里茶路”全長達5150公里,隨著茶葉生意向境外擴張,茶路不斷延長,武夷山下梅鄒氏與晉商常氏建立貿易伙伴關係之後,其過境從武夷山下梅至中俄邊境的貿易城恰克圖,約4500公里。與此同時,鄒氏借福州、廣州口岸開放之機,租用洋艘,將武夷茶販運到東南亞各地,有的還銷往歐洲,其南下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只是,鴉片戰爭後,由於當時清政府被迫開放五個通商口岸,武夷巖茶只要順閩江而下就可出口。於是,武夷山的茶市中心從下梅轉移到赤石,盛極一時的下梅漸漸走向衰落。伴隨著“萬里茶路”的衰落,恰克圖的貿易開始減少,與此同時晉商這個群體也逐漸解體消失。

如今,穿行在下梅村當溪兩旁的騎樓邊,當年的商店門楣、碼頭舊址尚在,然而時光飛逝、物是人非,原來整日舟楫往來的繁忙已落寞淒涼,就連遊人也是人跡罕至。修建在騎樓邊的美人靠至今風韻猶存,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除了幾家經營茶葉的店鋪,下梅村昔日的商業的氛圍已蕩然無存。映入眼簾的只有騎樓上迎風招展的衣服,以及橋頭晾曬著的紅菇、竹筍等林產品。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導遊龔小姐10年前從甘肅嫁入下梅村,在她屋外的稻田裡,一畦畦水稻長勢喜人。屋內,水汽氤氳、茶香四溢,她的先生正在將肉桂、水仙等茶葉包好,再裝入快遞袋,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由於遊客少,作為導遊的她喜歡邀請每一位遊客到她家中去品茶——既是一種熱情,也希望自家加工的茶葉可以得到遊客的認可。

”來下梅村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在下梅村一家茶業公司已從事5年製茶工藝的章偉直言不諱。為了增加銷量,他在製茶之餘開始直播帶貨,並與一些主播進行合作。

“萬里茶路第一站”下梅:繁華落盡是滄桑

站在下梅村刻有”晉商萬里茶路起點“的巨石前,二百多年前人聲鼎沸、舟楫往來的繁華景象似乎就在眼前。然而,這一切似乎又很恍惚。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