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掛衚衕:衍生華燈千萬盞火樹銀花不夜天

燈掛衚衕:衍生華燈千萬盞火樹銀花不夜天

文/圖 本報記者 陳金路

春節期間的夜晚,聊城城區東昌路宛如燈河。跨越時空,燈河延伸,臨清中洲古城亦燈火通明,而其源頭就在燈掛衚衕。

“臨清燈掛衚衕起源於明代,正是這個衚衕內的大小作坊製作各式各樣的彩燈,才讓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中洲古城燈火通明。”4月12日,臨清衚衕遊發起人劉英順說。

60餘米衚衕內製作各式燈掛

臨清燈掛衚衕呈東西走向,東與會通街、東夾道街、塘子口衚衕相連,西通西夾道街,長60餘米,寬2米多。

“說到燈掛衚衕,可能有不少人不知道什麼是燈掛。燈掛,顧名思義就是能掛的燈,燈掛是古代家庭必備的一種燈具。臨清制燈作坊的幌子是一個銅燈掛,人們看到銅燈掛,就知道這是一個製作、銷售燈的作坊、店鋪。所以這條衚衕叫燈掛衚衕。”劉英順說。

燈掛形似大寫的“L”,有燃油的、有燃蠟燭的,其製作材料有銅、鐵、錫、陶。燈掛中加點文化元素的、高檔一點的彩燈,質地有紗、絹、毛頭紙、玻璃,樣式有官燈、走馬燈、人物燈、花鳥魚蟲獸燈。

民國時期,在臨清大寺西街和會通街有幾家店鋪,琵琶巷孫家制作的彩燈比較有名。臨清扎彩匠人中較有名的有常佔奎、方老默、孫殿奎、崔子清等。主要產品為紗質方燈,系木框架,可摺疊,以紗為罩,紗罩四面彩,供各商會或大商戶購買,按順序懸掛於整條街巷的商鋪門前,供遊人觀賞。

組燈會 搭燈棚 點亮中洲不夜城

正月十五燃燈的民俗始於漢代,當時有燃燈祭祀太乙之神的習俗。歷代相沿,到了唐代中期已成定俗。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朝廷下詔“元宵節自正月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在歷代中為最長,也使之成為全民性的節日。清代燈節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如今,臨清的元宵燈節,除夕開始掛燈,正月十七撤燈,整整十八天。

“那時候,臨清每逢四月廟會和元宵節燈會,城內商業街巷的店鋪,個個張燈結綵。”劉英順說,掛燈於門楣之上,除了照明,還為了烘托節日氣氛。從除夕開始,到正月十五“燈節”達到高潮。

舊時臨清各行各業都要組燈會、搭建燈棚。由會首組織策劃、募集費用,然後到燈掛衚衕的燈掛作坊去定製燈樣。各行會還協調每條街巷懸掛彩燈的數量、式樣、起止點等。有別於其他地方,臨清的燈棚是由整條街巷搭起來的,當年的鍋市街、大寺街、馬市街等街巷兩邊的店鋪,在廈子和房簷上,橫搭竹竿、木棍,其上掛燈,從衚衕這頭到衚衕那頭,就是一個大燈棚。

明、清、民國時期,臨清彩燈遠近聞名,每逢元宵燈節晚上,臨清中洲古城可謂是一座不夜城,遊人如織,盛況空前。南至朝城、館陶,西至邱縣、威縣,北至德州、武城,東至清平,聊城周邊縣城的人們,相約結伴來臨清觀燈。燈節期間,臨清城北起彌陀寺衚衕(淨寧寺),南至燈掛衚衕,燈棚連綿數里。

永清門大街、河西的青龍街,也是觀燈的好去處。過去,臨清古城內燈市有三處,一是大寺街燈市,二是永清門燈市,三是天橋口燈市。其中,大寺街燈市最大最為熱鬧。燈市上不僅有賣各式各樣花燈的,還有賣各式各樣煙花的。燈市上常玩的煙花有起火、鑽天猴、老鼠屎、大地開花、轉花籃、滴答筋兒等。

燈掛故事還能“連載” 走兩三條街才能看完

“臨清燈會上繪有故事的紗罩燈,十數盞或數十盞組成一套完整的連環畫式的故事。還有大人孩子都喜愛的自動旋轉的走馬燈,走馬燈內容也以連環畫故事為主。”臨清77歲的市民孫鳳真說。

每一條街巷,又有各自的燈掛故事。大寺街的燈掛故事是西遊記,馬市街是濟公活佛故事,會通街是二十四孝故事,箍桶巷是三孃教子故事。從街巷的這頭看到那頭,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更長一點兒的故事,則需要走兩三條街才能看完。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鋼叉會、雲龍會、格打會、火銃會、駕鼓會、高蹺會、槓箱會,晝夜不停地遊走於掛滿彩燈的街巷。”劉英順說,街上鑼鼓喧天,載歌載舞。有些買賣做得大的店鋪,還在店鋪前掛出的彩燈下掛燈謎,猜中者有獎。

除行會組織的燈棚外,街道兩旁的住戶,也大都自行掛燈。入夜時分,萬盞彩燈高懸於市,火樹銀花,光照夜空,如同白晝,臨清古城萬人空巷觀燈賞景,通宵達旦,一連數日遊人不斷,直到正月十七落燈。

清朝乾隆時期的《臨清州志》風俗篇詳細記載了臨清元宵節燈市的情景:“元夜燈市,舊在永清門、大寧寺、天橋三處。大寧寺內多南人所制寶料犀革及青州琉璃珠子燈,永清門、天橋皆本地剪造楮燈。土人輸錢競賣。元宵三日,各神廟街店,結綵張掛。闔城士女出遊,四方來觀者甚眾。”王俊本《臨清州志》記載,“銅三官廟在永清門外以東,每歲正月十五日有燈會”。

上世紀50年代,臨清燈掛衚衕裡已見不到製作燈的作坊和店鋪了。現在衚衕裡的居民,有的甚至不知道這條衚衕原來叫燈掛衚衕。

【來源:聊城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