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在故宮“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為何嘉慶帝不許拔大有深意!

前幾天我去故宮遊覽的時候,發現在隆宗門的匾上有一個大大的“釘子”,當時覺得很奇怪,難道是製作的工匠因為疏忽留下了這麼一個“大釘子”嗎?於是我拿手機放大拍照,仔細看去,這才發現,原來匾上留下的不是什麼“大釘子”,而是一個弓箭的箭頭!

這隆宗門的匾上怎麼會留下一個箭頭呢?難道是哪位遊客的“傑作”嗎?為此,我還特意去找了工作人員告知他們這個情況,結果工作人員說那是特意留在上面的箭頭,是當年嘉慶皇帝親自下令這樣做,到今天也就沒人取下來。

插在故宮“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為何嘉慶帝不許拔大有深意!

這位工作人員還給我講解了這枚箭頭的來歷,當時是嘉慶十八年(1813年),有一支名叫“天理教”的起義軍,在當時的京畿天理教“坎卦”頭領林清的帶領下,橋抓打扮後,同時收買了太監劉得才,這樣裡應外合之下,林清的二百餘起義軍,順利攻入了紫禁城。

原來,林清進攻紫禁城做足了準備,他選擇進攻紫禁城的時間,正是嘉慶皇帝帶著紫禁城守軍出去狩獵的時機,在內應的幫助之下,這支起義軍一路殺到了隆宗門。

插在故宮“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為何嘉慶帝不許拔大有深意!

這隆宗門可不是一般的重要,它的門內外挨著軍機處和太后的慈寧宮,同時連線內廷與外廷,是一道內廷的重要屏障,一旦起義軍攻破此門,則內廷就會失守,後果可想而知。

這道門即使王公大臣,沒有得到皇帝的宣召,都不能私自透過,當時林清帶領的起義軍正是攻到此處,紫禁城危在旦夕。

幸運的是,在此危急時刻,智親王帶領軍隊到來,由於智親王軍隊的火力裝備明顯優於林清的起義軍,所以智親王最終打敗了林清,守住了紫禁城的隆宗門,這場激戰之中,隆宗門的匾額上中了數箭。

插在故宮“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為何嘉慶帝不許拔大有深意!

當嘉慶皇帝知道此事後,龍顏震怒,他沒想到的是,偌大一個紫禁城,居然受不住一個二百餘人起義軍的進攻,看著隆宗門匾額上的箭矢,他覺得有必要給後世留下點警示,於是他命人取下隆宗門匾額上箭矢的時候,讓人特意留下一個箭頭,作為後世的警鐘,時刻敲響在後人的耳畔。

這件事情,被稱為“釀漢,唐,宋,明,未有之事”,也成為了嘉慶皇帝的一個汙點,嘉慶皇帝的大清,差點被幾百人捅破,天下都為之一震,民間的傳說更是神乎其神,令嘉慶感到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痛心疾首的嘉慶皇帝,最後決定寫一份“罪己詔”,以此來減少自己內心的慚愧。

插在故宮“隆宗門”匾額上的箭頭,為何嘉慶帝不許拔大有深意!

只是嘉慶留下箭頭警示後人的好意,他的後人卻沒能領會多少,從他開始,大清走上了下坡路,專家稱為“嘉道中衰”,隨後,大清在腐敗中走向滅亡,辜負了嘉慶皇帝留下箭頭的一片苦心。

工作人員給我講完,他一陣唏噓,我也從中受益匪淺,心中為嘉慶皇帝感慨萬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