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二戰期間,為了體現對士兵英勇作戰的表彰,參戰各國都為這些勇士頒發了各種各樣的勳章獎勵。這些勳章不僅造型華麗美觀,更重要的是賦予了被授予者無限的榮耀與尊重。

這當中以崇尚騎士精神的納粹德國最為重視,大名鼎鼎的“鐵十字勳章”便是當中的代表,獲得這項榮譽計程車兵可以說是戰鬥的翹楚。但在納粹一系列的勳章勳飾之中,有一款屬於是十分珍貴且稀少,能夠獲得這枚勳章計程車兵絕對可以說是陸軍中“戰神”一般的存在。

這款勳章其實就是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也可以稱作是一枚“近距離作戰勳章”。而它的由來也是德軍高層對於士兵的一種激勵。自蘇德戰爭爆發後,作為作戰主力的德軍步兵一直都衝在戰鬥的最前線,與蘇軍進行著近乎殘酷的肉搏和近戰,傷亡可謂十分慘重。

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納粹德軍基本喪失了對蘇聯主動出擊的戰略進攻能力。此時的德軍已經將戰鬥重點轉移到了戰略防守上,但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德軍士兵依然在前線的塹壕中抵禦著蘇軍的進攻。為了鼓舞這些在前線作戰的普通士兵,1942年11月,納粹頭目希特勒決定新設立一組勳飾,目的是獎勵那些在近戰中表現出色的德軍士兵,並親自為其取名為“近距離作戰勳飾”(德文:Nahkampfspange),簡稱“近戰勳飾”。這款新式勳飾的設計工作,希特勒將其交給了當時著名的雕刻師威廉·皮克豪斯,此人也是海軍輔助巡洋艦戰鬥獎章和陸軍普通突擊獎章的設計者。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從外觀上看,近戰勳飾和普通突擊獎章的設計理念相似。近戰勳飾的早期材質以黃銅合金為主,到了戰爭後期由於物資短缺改為為鋅合金製成。勳飾正中的上方圖案是陸軍鷹式徽章,下方為交叉的長柄手榴彈和刺刀的圖案。徽章上的鷹爪將卐字緊緊固定住,其展開的翅膀與小橡樹葉共同組成了正方形的外框,兩邊是小橡果與大橡樹葉,背面是一個水平的別針。為了突出該勳飾的立體感,刺刀和手榴彈圖案的背後為一塊小黑色金屬鐵片襯板。這使得該勳飾看起來既莊重又精緻,體現了對士兵的尊敬之情。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佩戴該勳飾時,要求士兵必須將其佩戴到左胸上衣袋上方,當有勳略表時,可以將該勳飾放在勳略表下面。根據德軍要求,“近距離作戰勳飾”的佩戴位置僅比騎士十字勳章要低,可見該勳飾在德軍各類勳章勳飾中的重要地位。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獲得“近距離作戰勳飾”計程車兵,除了會得到一枚放在黑色皮革盒子裡的勳飾外,還會得到一張由德軍高層親自簽署的頒發證書。證書上不但寫著獲獎者的姓名、均線、所在部隊番號等基本資訊外,還包括獲獎時間、授獎人的資訊及簽名等,由此可以看出德軍對獲得該項榮譽計程車兵重視程度有多麼高。任何獲得“近距離作戰勳飾”計程車兵都會在軍方檔案中留下自己的姓名,因此有人想冒名頂替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根據德軍戰後的統計,自“近距離作戰勳飾”開始授予以來,累計約有4。6萬名士兵獲得了不同等級的勳飾。當中最為尊貴的金質作戰勳飾僅僅頒發了650枚,由於德軍近戰肉搏的巨大傷亡率,依據嚴格的頒發要求,能夠獲得金質勳飾計程車兵可以說是德軍近戰中一等一的高手,稱為“猛男”也絕不為過。

按照德軍的要求,“近距離作戰勳飾”共被分為金、銀、銅三個等級,每一等級對應的近戰分別是50次、30次和15次,且必須為累計多次進行近距離作戰。除了正常的近戰次數記錄外,在前線不間斷的服役時間累計起來也可以算作是近戰次數,例如服役15個月等於15次近戰;服役12個月等於10次近戰,服役8個月等於5次近戰(在如此殘酷的戰鬥中,超過8個月就已經是不一般的戰士了)。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對於“近距離作戰”的定義,嚴謹的德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演算法:戰鬥中雙方距離接近的足以“看見敵人的眼睛”,然後使用近戰武器進行作戰並獲勝;或者大規模攻擊時,能不畏生死在前沿陣地進行防禦或傳送命令;以及在後方戰地醫院、後勤補給站中與敵人進行作戰,都算作是“近距離作戰”。如果一名士兵在塹壕等其他地點也進行了近距離作戰,並被指揮官記錄在案的話,那麼他也有可能被判定為多次參與戰鬥。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對於那些足夠優秀計程車兵,當他們獲得金質勳飾後,他們日後的近距離作戰依然會被記錄在案。一旦達到了50次之後,該項紀錄將被停止,因為那時候的德軍也沒有太高的獎勵對其頒發了。隨著戰事的越發焦灼,勳飾的標準進行了多次的修改。1944年最新的規章中,明確規定獲得銀質勳飾的自動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而獲得最高等級金質勳飾的將會獲得一枚同為金質的德意志十字勳章。

歷史上金質勳飾的授予儀式共舉行過八次,在1944年8月的第一次儀式上,14名士兵被授予這項陸軍步兵最高殊榮,為他們頒獎的是納粹頭目希特勒本人。最大的一次授予儀式發生在同年的12月12日,時任黨衛隊最高負責人海德里希·希姆萊在烏爾姆的一座大廳中為83名德軍士兵進行了頒獎。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在整個二戰歷史上,作為士兵所頒發的最高榮譽之一,騎士級鐵十字勳章和金質近距離作戰勳飾一直都是所有德軍士兵的夢想。而獲得這兩項殊榮的德軍士兵有多少呢?答案是98人,佔整個德軍比例的0。00005%。本身獲得騎士勳章就得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得獻出生命,更不用說在戰場上參加50次近戰還能存活計程車兵,因此這98個人絕對是高中的高手,說他們的是德軍“戰神”一級的人物絕對是人如其名。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在這優秀的98人中,有81人是陸軍的一份子,這也看出來陸軍在作戰中所體現的無畏氣魄。這些“戰神”以年輕人居多,平均年齡只有28歲,最年輕的獲得者是時年21歲的魯道夫·貝克爾和約阿希姆·博斯菲爾德。當然這當中也不乏年過中年的獲得者,比如46歲的瓦爾特·斯拉格-科赫。

二戰時期德軍的近距離作戰勳飾,這款裝備讓戰神的德軍無可奈何

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完全摒棄了一切納粹的元素,“近距離作戰勳飾”也進行了改動,1957年,全新版本的勳飾正式釋出。與原版相比,新的近戰勳飾去除了象徵納粹的國防軍鷹徽,勳飾的圖案也有了一定變化,原本斜側交叉的手榴彈和刺刀圖案變為了對角線形式的交叉,將原本的邊框完全佔據,其工藝和材質都進行了簡化,只能作為象徵性的飾物進行佩戴。

雖然納粹已經永遠被歷史所拋棄,但是一些反應當時作戰的勳章和飾品還依然留存。看到這些飾品,戰爭的場面依然會歷歷在目,“近距離作戰勳飾”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這項殊榮的頒授,不僅鼓舞了士兵的戰鬥意志,還讓被授予者成為了部隊的榜樣,更大激發了士兵的作戰激情。

參考資料

1。《二戰德軍勳章大全》

2。《第三帝國的勳章與徽章》

3。《近距離作戰勳飾發展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