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什麼是浙江?

江南水鄉,風景如畫?

煙雨旖旎,靠海吃海?

這都是浙江

但在世人眼中之外

浙江具體的模樣也藏在一座座山峰裡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如若以杭州為起點,逐漸向西南方向移動,出現在你面前的將是——群山起伏、層巒疊嶂的浙江。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浙西南,與人們熟悉的浙江不盡相同,而我們今天要聊的地方就隱於此處。

它猶如陶公筆下的桃花源,藏在“實際上明明存在,卻又好像不存在”的妙處裡,等著驚豔世人。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這裡是浙江慶元。

慶元,地處浙西南,是一個以皇帝年號命名的福地,“慶”意為“美好”,“元”意為“開始”。

它是全省距省會路程最遠的縣,三面被福建合圍,只有一面朝向本省,它高高地坐落在“浙江屋脊”——洞宮山脈之上,遺世獨立便慢慢無人問津。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於是便少有人知道,它自2004年起,

已連續17年位列全國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慶元,隸屬浙江麗水,位於浙閩交界之地,屬浙西南中山區,有溪谷、盆地、丘陵、低山、中山等多種地貌。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看看慶元的地形圖,你會發現,這裡幾乎就是一座藏在山林中的隱世之城。

南北走向的洞宮山脈和東西走向的仙霞嶺在此遭遇,海拔1929米的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海拔1856米的第二高峰百山祖均位於附近,且周圍更是簇擁著20多座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連綿的高山,阻隔了凡塵的喧嚷,成全著這樣一方難得的淨土。你很難想象,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浙江,竟還有著這樣一處森林覆蓋率高達86%的“綠富美”地帶。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幾乎每個慶元人都爬過

百山祖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它因百山之祖的說法而得名,在慶元周邊大大小小的群山之中,此山最受歡迎。

在蒼蒼山林的包裹下,在無數溪流瀑布的滋養下,它寧靜避世,默默孕育著生活在這裡的珍稀動植物,保留著自然最原始的純粹。而山頂之上壯闊的雲海,也令人驚歎不已。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西部的

巾子峰

,海拔1563米,其外觀形似並肩聳立的兩姐妹峰,如利戟般直插雲天,因此以巾幗英雄為意取名巾子峰。

巾子祥雲、巾子佛光、巾子晨曦、巾子夕陽、巾子霧凇,被人們稱之為巾子峰的“天象五絕”,有幸能夠捕捉到任意一種美景,都能讓人忍不住讚歎自然的美妙。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自古山水不分家,慶元雖沒有大江,但全縣926餘條大小溪流在滋養著慶元的同時,也給慶元帶來了榮譽。

2019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第一季度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中,發源於慶元縣

百山祖北麓的“小溪”

名列全國第六。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在慶元,有山的地方就有溪流,有溪流的地方就有廊橋。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廊橋,又稱虹橋,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盛行於北宋。在所有廊橋型別中,又以木拱廊橋的營造技藝最為複雜,它的建造未用一釘一鉚,全靠椽、桁緊密銜接。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慶元,儲存有近百座古廊橋,是全國廊橋數量最多的縣,

其中有21座木拱廊橋。

慶元廊橋還有多個“之最”:文字記載時間最早(雙門橋、莆田橋)、保護級別最高(如龍橋)、單孔跨度最大(蘭溪橋)、單孔廊屋最長(黃水長橋)、宋元明清最具連貫性。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位於慶元東南部的

月山村

,是全國古廊橋分佈最密集的村莊,素有“二里十橋”之稱,是全國少有的廊橋之鄉。這裡古代曾有10座廊橋,現存五座,名為如龍、來鳳、白雲、步蟾、稈坑。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全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木拱廊橋雙門橋與莆田橋,位於距縣城2。5公里外的

大濟村

,它們出現的時間比《清明河上圖》還要早上100餘年。此外,大濟村還是鼎鼎有名的“進士村”,這個歷史上不足300人的村子,在230年間,陸續出了26名進士。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古代慶元,凡有廊橋必有廟宇,凡有廟宇必有菇神。

大約800年前,慶元有位年輕人,在燒炭和採集野生菌蕈過程中,發現倒下的闊葉樹皮層刀斧砍傷處會出菇,經過多次試驗,成功栽培出世上最早的人工香菇,慶元也就此成為世界香菇培植技術的發源地。此人名為吳三公,被菇民尊為“菇神”。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慶元從那時開始,香菇產業空前繁榮。據傳,慶元現存的很多廊橋,跟香菇業的繁榮密切相關,是由菇民、菇商人、衣錦還鄉的官宦或報答家鄉或攀比顯富而建。

今日慶元的香菇產業一如從前那般輝煌,其年產香菇幹品約10000噸,是全國最大香菇生產和批發集散地。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慶元縣五大堡鄉西洋村,明代廊橋蘭溪橋頭,有一座叫

西洋殿

的廟宇,其主祀的神靈就是吳三公,因此也稱“菇神廟”。每逢農曆七月十六到十九日,為西洋殿“香期”,十里八鄉的慶元菇民都要來此聚集祭祀、演菇民戲、耍香菇拳、唱菇民山歌。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如今的西洋殿,依然會開展熱熱鬧鬧的廟戲,陣陣歡快的笑聲中,人們彷彿穿越回了過去,徜徉於時光之河。

浙江西南角,有個“小重慶”,連續17年被評為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

就像傳說裡的天上人間,“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大概時間在慶元也不捨得匆匆路過。

故而,它就那樣在大山裡靜靜細數著,等待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