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個獄卒,被判刑,獄長說了一句話,震驚了整個大清王朝!

查罷牢房出來,獄官抬頭朝夜空裡望了一眼,月亮已經下去了,星星也已稀疏。他長長地籲出口氣,心中想道:“再有一個時辰天就放亮了,今夜總算平安無事。”

他放慢腳步,悠悠然步下石級。監獄大院裡,走動著三三兩兩當班巡邏的獄卒。他們都默然無聲,像黑夜裡的遊魂,只是步伐裡顯出幾分熬夜的疲乏。

“他們也一個個都盼著天明呢!夜間的崗,誰願上?劫獄的事都發生在黑夜裡,現在好了,天快亮啦!”獄官望著他的部下,暗自想著。

這是清嘉慶年間一個秋季的一天,地點是四川某地的州府監獄。獄中關押著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尼姑,罪名是“私通賊匪”,不日將腰斬於市。行刑在即,監獄官兵日夜警戒,嚴加防範。

月落星稀,時近拂曉,當班的官兵都輕輕地鬆了口氣。但就在這時,數十條黑影如貓似猿一般,靈巧地翻過高牆,風一樣快捷地疾奔過來。獄官看得真切,張口欲喝,一把利刀卻已橫在了他頸前。

清朝最後一個獄卒,被判刑,獄長說了一句話,震驚了整個大清王朝!

一個人壓低著聲音命令他:“別動!快把牢房鑰匙交出來!”

這一切來得如此突然,一下子將獄官嚇呆了。聽那聲音,竟像是個女子。獄官藉著暗淡的星光一瞧,面前的女子就是尼姑齊二!日日夜夜小心提防的就是她,到頭來卻還是栽在她手裡!他雙腿哆嗦起來,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上心窩。

再看院子裡的那些遊哨,此時都已被來人圍逼到了牆腳根,刀劍全被奪下,沒一個敢作一絲兒反抗。“完了!”獄官心裡哀嘆了一聲。

他沒有認錯,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俠名遠揚的尼姑齊二!見他瑟瑟發抖、遲疑不定的神情,齊二又一聲低喝:“快點!不然,砍下你的腦袋!”

獄官明白,此時此刻,只能依令行事。他慌里慌張地從口袋裡掏出一串鑰匙,送了過去。

齊二持刀的右手一動不動,左手一把抓過鑰匙,隨即遞給身邊一位同伴,使了個眼色,說了聲:“快去!”

只一會兒,那在押的死刑犯老尼便被背了出來,往大門口奔去。

眼看老尼出了監獄大門,齊二猛喝一聲:“動一動,就要你的命!“說罷,驀地收回大刀,一揮手,數十名劫獄人便都手持刀劍步步後退,直退出大門,一轉身,都消失在夜幕裡。

獄官和眾獄卒一個個目瞪口呆。良久,獄官一聲悲嚎,渾身癱軟下來,像一堆爛泥癱倒在地。獄卒們大眼瞪小眼,全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且說這齊二,生於武術世家,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尤擅騎術,能單腿直立在奔馬背上而不墜地。

齊二長大成人,嫁給了一個武術世家子弟。夫妻雙雙習練武藝,可謂相得益彰。婚後不久,兩人離開家鄉,出外賣藝為生,日子過得雖不富裕,卻也逍遙自得,夫妻恩愛,相敬如賓。

不料禍從天降,僅過半年,丈夫竟染疾身亡。齊二悲慟欲絕,抱著夫君的遺體哭得死去活來。當地尼庵裡一位年高尼姑見她著實可憐,便替她買了棺材,妥妥貼貼地安排了她丈夫的後事。

丈夫下葬後,齊二思慮再三,決定隨那善心的老尼,就在此地削髮出家,一則可與夫君的亡靈為伴,時時給他燒上幾炷香,二來也就此了斷塵世煩惱,一心事佛,心地清淨。

她主意已定,便來到庵中,拜倒在地,懇求老尼收她為徒。老尼怕她是一時衝動,堅拒不肯。無奈她千求萬求,長跪不起,老尼只得答應了她的請求。

從此,齊二便安身庵中,伴著年高的師父,唸佛誦經,逢節遇時,也總不忘去夫君墳頭燒化紙錢。時日一長,她心痛漸定。

她盡心事佛,漸漸淡卻了世間俗事,惟有一樁事她始終捨不得放棄―—武藝。她日日黎明即起,在寺院裡踢腿揮拳,虎虎生風地練上一個時辰。

當地人早已親眼目睹過她和她那死去的丈夫的精湛武藝,深為歎服,如今見她就在本地削髮為尼,許多喜好武術的青年男女便登門求教,硬磨軟泡地纏著他,要她收他們為徒。

齊二惟恐收徒授藝會擾了佛門清靜,惹得師父不快,便一口回絕。但那些酷愛武藝的年輕人並不罷休,他們機智地繞過她,徑直去找老尼,請她說情。

心善的老尼受不住青年們的請求,便要齊二收下他們,說:“授藝健身,也是普渡眾生的善舉。”

齊二先前顧慮的,本就是怕師父反對,如今見師父反倒勸說自己,便欣然從命,收了三十多位弟子,天天在庵外一塊空地上教他們舞棍弄槍。齊二教得嚴,弟子學得勤,天天刀來劍往、喊聲如雷。

一日午後,齊二外出回庵,跨進庵門,但見裡面一片狼藉,連菩薩塑像都被砸毀了。村人告訴她:就在她外出後,縣府來人抓走了老尼,說她“私通賊匪”,又搜走了六大箱物品,說是“贓物”。

齊二一聽,驚呆了:那幾箱物品,是平日裡香客敬奉的香資,師父全都收藏著,預備一旦有災荒,全部發放給百姓,以救一時之急。說師父“私通賊匪”,實在是無稽之談!情急之下,齊二即刻隻身趕往縣府。

來到縣衙,她“咚咚”擂鼓。縣官以為有什麼急事,慌慌忙忙跑上大堂,定眼一看,卻是一年輕尼姑。

“敢問知縣大老爺,我師父犯有何罪?為何將她老人家無故捉拿?”尼姑目放怒火,言語生硬。

高坐堂上的知縣聽了,明白這尼姑是那老尼的徒弟,便是那有武名的齊二。他厲聲呵斥道:“你這賊尼,無故擅擊堂鼓,該當何罪?”

齊二毫不畏懼,依然逼問道:“貧尼俗名齊二,要向知縣大人討個公道,我師父無錯無罪,為何將她老人家強捉入獄?”

“哦——”知縣煞有介事地說,“那老尼私通賊匪,罪不可恕!”

“私通賊匪?請問何以為證?”齊二不依不饒,步步緊逼。

知縣正了正身子,又清了清喉嚨,搖頭晃腦地說:“有六箱物品從那老尼房內搜出,此為贓物。鐵證如山,無可抵賴!”

“不對!”齊二據理力爭,“箱中物品均為香客所獻,師父收藏著,只為災荒之時好救濟饑民。這實在是德行善舉,大人將它認作是贓物,豈不是荒謬絕倫?”

“大膽賊尼,竟敢侮辱本官!”知縣臉色通紅,眼裡閃出兇光,聲音都變了,“你、你……誰、誰能證明那是香客所獻?嗯?”

“貧尼可以證明!”

知縣聽了,發出一陣“哈哈”大笑,笑畢,又陰陰冷冷地反問:“弟子證明師父無罪,能讓人信服嗎?誰能保證你們師徒不是串通一氣呢?”

“你、你血口噴人!“齊二氣得渾身發抖。她壓住怒火,沉沉地說:“那好,我就去找幾十位香客作證,讓他們各自說出所獻物品,你再當眾開箱驗證!”說罷,轉身就要離開。

“這、這,且慢!”知縣剎那間竟軟了下來。

原來,老尼罪名是他一手捏造的。他向來貪錢嗜財,敲詐勒索成性。前幾天,他聽說本縣境內有位老尼德高望重,庵中香客盈門,便料想庵中香資不少,有意掠為己有。一番盤算之下,他便憑空捏造了老尼”私通賊匪”的罪名,迅即派出人馬捉拿“案犯”,查抄“贓物”。

兵丁奉命而出,不久便將老尼及大宗“贓物”帶到。知縣見收穫頗豐,心內狂喜!又一筆財富不費吹灰之力便抓到自家手掌裡了。

清朝最後一個獄卒,被判刑,獄長說了一句話,震驚了整個大清王朝!

但暗自竊喜之餘,他也有一點憂慮,聽說這老尼收一名叫齊二的寡婦為徒,此女子武藝非凡,萬一她出來………但他轉念又想:“諒她一個小寡婦、賤尼姑,終也成不了什麼氣候,只要小心提防著點就是了,何足為懼!”

不料,這小尼姑竟闖上大堂,口不饒人,緊纏死逼。要是她真去找香客作證,事情可就麻煩了!知縣心裡不免發虛,但他畢竟圓滑奸詐,善於隨機應變,賊眼一轉,便有了主意。

只見他挺挺胸,高聲咳了一聲,振振有詞地說:“查明證據,詢問證人,明察是非曲直,自是官府本職。本官自會去找香客取證,你一個小尼,且回庵誦經唸佛,功課不可怠慢!”

齊二竟被他這番話弄懵住了,心想:“此話倒也在理。或許自己救師父心切,言語太唐突。此事必有誤會,該讓知縣查個一清二楚。反正師父無罪,不怕查,查了才能還師父清白。”

這樣想著,她後退一步,雙手合於胸前,施了一禮,說:“阿彌陀佛!只望大人明察秋毫,為我師父作主!”她退了出來,回庵靜待訊息。

半月之後,訊息傳來,竟是罪名屬實,師父不日將被腰斬於市!原來,那知縣當初只是敷衍齊二,將她打發走了事,哪還會尋訪香客作證?

齊二怒火中燒,決心救出師父,現已別無他法,只有劫獄這鋌而走險的一著了。她迅即召來跟她習武的那些年輕人商量。

這些熱血青年素來敬重老尼,早就在為她的冤屈憤憤不已,現在聽說老尼將被腰斬,一個個義憤填膺,齊二對他們一說,他們全都願意去劫獄救人。

齊二於是派人多方暗察,摸清監獄內情,最後決定在黎明前——獄卒警戒鬆懈又精疲力盡之時動手。

齊二領著弟子救出師父,一口氣奔了十多里地,來到一處小山岡上。齊二吩咐眾人停下歇腳,自己走到師父跟前,恭敬地跪了下來。

老尼望著齊二,憂戚地問:“你等冒死救出了我,可現在,咱們該往何處安身?”

清朝最後一個獄卒,被判刑,獄長說了一句話,震驚了整個大清王朝!

這一問,可把齊二問住了。她只一心一意救師父出來,至於出來後的去處卻一絲兒也沒考慮過。

“師父,你、你說呢?”她沒了主意,怔怔地望著師父發問。

此時天已放亮。師父盤腿坐在地上,眼望四周,但見群山蒼茫,晨霧繚繞。

她長長地嘆了口氣,說:“回庵已不能了。這世道,連出家人都沒了去處,豈不是衰世之兆?”

“那,乾脆咱就進大山,學那梁山好漢,聚眾造反!”近旁一個青年突然愣愣地插了一句話。

眾人沉默著。好一會兒,師父凝視著齊二,語氣沉重地說:“我想,也只有此路一條了!”

齊二點了點頭,說:“弟子聽師父的!”

“想不到貧尼一心事佛,現在也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了!”師父又一聲長嘆,落下兩行老淚。

“師父,咱們是被官府逼迫的,佛祖知道,也會原諒我們!”

齊二見師父悽然淚下,便安慰道,“咱們殺貪官惡霸,救濟窮苦百姓,也算得上是善舉義行!”

齊二在前面領頭,幾十個人的隊伍直往大山裡去了。

不久,尼姑佔山為王的訊息傳遍遐邇。人們議論紛紛,都說:“連出家人都舉旗造反了,可見世道已衰,皇朝難久!”

參考資料《瞑庵雜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