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問將軍是不是要謀反?將軍聽完脫下衣服,皇帝見後淚如雨下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首動人心魄的詩詞,無數個慷慨激昂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成為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或許古人都不曾知曉,他們高聲闊談的場景會成為後世的美談。

隋唐時期,無數英雄豪傑投身戰場,亦或是為建功立業,又或是為國為民。時至今日隋唐時期的故事已經搬上了大熒幕,更多人都知道了那個年代和各種的英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創貞觀之治,真正的九五至尊。盛世之下又孕育了一大批的文人騷客,將軍義士。

可江山坐穩了又變得多疑猜忌起來,這似乎是所有帝王的特點,據說李世民晚年時期質問一將軍,是否有謀反之心,將軍聽罷只是脫掉衣服,漏出滿身傷痕,李世民看得淚如雨下,自愧不已。

李世民猜忌的這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兩大門神之一尉遲恭,民間故事中常說的人物。能被封為門神,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尉遲恭本名為“融”,後世誤記載為“恭”,所以民間一般稱為尉遲恭,這個叫法便流傳了下來。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見過不少尉遲恭的形象,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尉遲恭一開始並不是李世民的手下的將士,而是隋末群雄中劉武周的便將,後來投降成為李世民的手下。

歷史上對於降將的看法褒貶不一,而且日後會成為小人的話柄,更有甚者會拿此事彈劾他人。但得善始善終的降將還是有的,例如三國時期的黃忠和魏延等,雖是降將但都忠誠可靠。

尉遲恭也是,他知李世民為人仁義,而且此時正是用人之際,待底下將士都不薄,尉遲恭投入李世民麾下後也是盡忠盡職,成為左膀右臂。跟隨李世民征戰多年,打王世充,伐劉黑闥,尉遲恭都英勇無畏,首當其衝,李世民都看在眼裡,因此變得極為信任他。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古代推崇仁義禮智信,選兵點將常以忠信為前提,所以忠誠義士無論到哪裡都極受歡迎,為人臣忠其主,三國時期的呂布被稱為三家信徒,雖武力第一但名聲不佳。關聖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對於曹操提出的條件不為所動,成為忠義的代表。

所以無論是降將還是偏將,一開始的選擇並不能體現他的人品,只有在實踐中在一次次戰鬥中,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否值得可信。尉遲恭驍勇善戰,為李世民擴大自己的勢力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直到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尉遲恭都跟其左右。

玄武門之變事關李世民生死,勝敗關鍵在瞬間,與一眾密臣謀劃許久,但李世民一直猶豫不決,在尉遲恭的勸說下才下定決心。從一點可以看出來,李世民對尉遲恭的信任,而且尉遲恭也不負眾望,在玄武門之變中貼身保護李世民,還射殺了李元吉,事件結束後論功行賞尉遲恭當選頭功。

李世民登基後,跟隨他的一眾將士都得到了封賞,尉遲恭身為元老,自然也得到了極為豐厚的封賞。行軍打仗尉遲恭有一套,但官場上的道道他不懂這一套,戰場上多年的廝殺尉遲恭自然有些桀驁,對於官場上那些文人的酸話,尉遲恭向來都是直接懟回去的,因此也樹敵不少。

官越做越大,沒有了仗打尉遲恭脾氣也越來越大,常常居功自傲失了禮數,想必他自己得罪了人都不知道,造人詬病。武夫似乎就天生不是當官的料,功高蓋主會引起猜忌,圓滑世故又失了本心。

行軍打仗靠的是勇,治國安邦靠的是謀。國家發展之際謀臣的進諫舉足輕重,尉遲恭的直來直往得罪了不少文人大臣。長孫無忌,方玄領等一干大臣對尉遲恭早有不滿,便聯合上書給李世民彈劾尉遲恭,說他有篡權謀反之心。

這可不是小事,關係到尉遲恭的人命問題,李世民雖對他信任,到尉遲恭平日的行為太過高調,現在這麼多大臣聯合上書,便不容小覷了。李世民迅速召見了尉遲恭,想要對其敲打一番。

尉遲恭剛見到李世民,來不及寒暄,李世民便直接了當地說道:有人說你要謀反,此事當真?尉遲恭似乎是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他也知道自己平日行事太過高調,引起很多人的不滿,所以有人奏他不足為奇,尉遲恭聽後把衣服一脫,漏出滿身傷痕,對李世民說道:臣跟隨陛下南征北戰,這身上的疤痕都是功勞的象徵。

如今陛下坐穩了皇位,就忘了我當初為陛下流的血嗎?一句話說得李世民語塞,看著尉遲恭滿身的傷痕,他一時愧疚不已,感慨萬千。但李世民又不好表現出來,只得安撫道:我知你忠心耿耿,但你平日裡行事惹起多人不滿,需謹慎行事。

李世民安慰了尉遲恭一番,將此事敷衍了過去,尉遲恭是開國將軍,如若真的將其治罪,恐怕人心不穩。而且尉遲恭一介武夫,不是謀權篡位之人,不能只憑做事風格而追究責任。此時過後尉遲恭也收斂了不少,過了兩年之後便辭官養老了。

這也是他最好的結局,朝堂權謀稍有不慎便會丟了性命,告老還鄉是最好的選擇。歷史上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伴君如伴虎,或許是一兩句話或許是不經意間的的舉動,就會丟了性命。

秦國時期的戰神白起,歷史上最早的武安君,勇猛無雙,功高蓋主,最終秦昭襄王聽信讒言,賜死於杜郵。封建歷史的殘酷無情在君王身上體現出來,尉遲恭是幸運的,他遇到的是李世民這般的明君,他及時地功成身退,這才沒落得個悲劇下場。

不過尉遲恭此人確實沒有二心,雖是一降將但忠心耿耿,為李世民打下大半江山,要知道老部將是有自己的勢力的,他們常年混跡于軍旅,各種讒言吹捧,難免不了有自己的私心。但尉遲恭沒有,他看得清自己的位置,沒有逾越皇權的行為,才使他善終。

朝堂之上錯綜複雜,行事張揚會造人記恨,才高功多會造人嫉妒,只有謹言慎行才能明哲保身,進退自如。尉遲恭驍勇善戰但也沒有朝堂上的權謀之心,真正的忠臣義士帝王是分得清的,同時也警醒著我們做人做事需低調圓滑,切不可因一時的成績而飄飄所以然,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能被世人所記,史書所寫的,除了建立的豐功偉績,還有自身的優良品質,並非所有驍勇善戰者,就是忠臣義士,多的是桀驁不馴者。

尉遲恭能成為門神之一,除了凶神惡煞的外表,更多的是忠肝義膽的決心。所以,在帝王面前需恪守本心,做事踏實可靠,才能在歷史的泥沙之中,被世人所記,贏得生前名,也需顧身後名。

大唐也正因有了這些俠肝義膽之士,才使得唐代在整個歷史王朝中熠熠生輝,留下來無數個令人神往的瞬間,無數個動人心魄的故事。日月星河,斗轉星移,雖已過去千年,但他們的故事依然動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