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韓信

在古代歷史中,像是兔死狗烹、過河拆橋的故事並不少,先是勾踐賜死文種,後是劉邦貶誅韓信。一旦皇帝登基,權臣重將就總會遭到猜忌,慢慢被皇帝貶謫甚至賜死。但這之間也有些聰明人,比如范蠡在勾踐滅吳後就歸隱了,而另一個聰明人,就是朱權了。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如果將朱權比作“范蠡”,那他的“勾踐”就是朱棣了。朱棣生於公元1360年,而這個時候正是戰事吃緊,朱元璋都沒來得及給他這個第七子取名就不得不趕赴戰場。直到1367年,時局穩定,朱元璋才想起自己這第七個孩子,並取名為朱棣。

朱元璋深知歷史上各種皇子爭權手足相殘的事件,故而很早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儒家君臣父子的綱常道理。為了讓自己的皇子們知道百姓生活不易,1376年時,朱元璋還讓他們去過了一段時間普通百姓的生活,在這一過就是三四年的時間。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將皇子們都封到各地為王,並且各自都有不多不少的兵力,以宗族血脈的關係將皇子們連線在一起,共同保護朱家江山。雖然規定皇子不可直接干預地方政事,但如若封地內有臣子反叛,當地皇子就可以起兵鎮壓,將反叛的力量扼殺在搖籃裡。

而為了讓皇子之間不爭權,除了儒家宗族思想的教育之外,他在1368年時,就已經將朱標立為太子,以絕其他皇子爭奪皇位之心。不料朱標氣短1392年時就因病去世。於是朱元璋又趕緊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太子,以繼續穩定各藩王的心。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而朱棣在1380年就得到了自己在北平的封地,稱為“燕王”,而朱權則在1391年獲得大寧封地(現內蒙古東南區域),稱為“寧王”。朱標死時,權勢最大的皇子就是秦王、晉王和燕王朱棣了。但1395年和1398年時,秦王、晉王都相繼去世了,朱棣就失去了對手。

朱元璋明白這一點,在1398年離世之前,還下令不允許諸王進京,並且再次強調,當地皇子沒有實權,地方臣民直接聽從中央朝廷調遣。把這些都打理好之後,朱元璋便一命嗚呼了。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緊接著,皇太孫朱允炆就登基稱帝,一登帝位,立即採取了“削藩”政策。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眾多藩王先後被廢。朱棣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存亡了,他因為之前受到朱元璋的節制,封地內兵馬不多。

1399年時,朱棣不得已就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變”。但朱權因為封地在相對偏遠的內蒙,反而擁兵頗多,於是朱棣便向朱權借兵八萬,揮師南下,要去會會朱允炆這個侄子。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朱權也恐被朱允炆削藩落得個被廢的下場,於是便將自己的兵馬借給了朱棣,自己更是在後方為朱棣獻策。此外,在大寧時,朱棣更是得到了朵顏三部騎兵,更是使其兵力大大增加。

等到1402年時,朱棣就攻陷了帝都南京,登上皇位。此前,他曾向朱權承諾,若他得天下,必分一半給朱權。但朱權怎不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只是向朱棣拿了個南昌的封地,從此醉心於舞文弄墨之中,不問政事。

朱棣借走朱權8萬人馬起兵,朱棣登基後,是如何報答朱權的?

朱棣死後,朱權雖與明仁宗和明宣宗之間有些不悅,但朱權都謝罪隱忍了下來,沒有去駁皇帝的鋒芒。因此,最終朱權也得以善終,而為走上文種、韓信的老路,還有“燕王善戰,寧王善謀”的佳話傳了下來,被後人銘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