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名字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

據《禮記·典禮》記載:“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此為避諱之意。

避諱制距今已有歷時三千餘載,為統治者鞏固統治一大手段,早已深入人心,任無數百姓口口相傳,談之色變,

是封建社會的舊時代糟粕,但其暗含精妙之處細細品來卻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一大表現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北宋田登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為避諱制的一大笑話,

不敢違抗官命的小吏,無奈只能曲解字意。該事件流傳千百年卻依舊延綿不息。

此為趣談,亦為經典。

一、源遠流長,延綿不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王朝,人人遵循特定的原則察言觀色、待人接物,

倘若有一點怠慢與疏忽,便會被責以嚴懲,甚至株連九族,後果十分嚴重。百姓無不聞風喪膽,如履薄冰。

君臣父子,三綱五常,這原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內容,而後統治者為加強思想專制便利用儒家思想加強思想控制、鞏固民心,

而避諱制正是這一時期的思想衍生產物,該制度同儒家思想一道,協助君王鞏固專制統治。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避諱制度起於周朝,立於秦朝,距今已三千餘年,可謂是思想上的“老古董”,歷經千百年,

早已經歲月薰陶,古色古香,細細品之,先為其趣味所驚歎,後沉浸於其餘味之中,回味無窮。

“礙於封建禮法,付諸文字的避諱字,除不直言或空其字者外,多在具體用字上設法做文章。”避諱的大意憑藉字面便可猜出一二,

即說話表達時避開君王或尊親的名字,巧妙地運用其他方式進行所謂的避諱,從而達到對對方的尊敬之意,

這也是中華文明“禮儀之邦”的典型體現。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避諱”有多種實現方式,而主要避諱方式有改音、空字、改字等方式。避諱的效果也是因人而異,若能巧妙進行避諱,便令人嘖嘖稱讚,而若弄巧成拙,便令人捉住笑柄,人人說笑。

迄今為止,絕大多數避諱方式都已隨著朝代活動更迭,

在歷史的洪流中銷聲匿跡,難尋蹤跡,現如今保留下來的也僅是浩瀚文化的冰山一角,而“避諱”的事例真正得以留存下來的少之又少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儘管在浩瀚書海中難尋“避諱”蹤跡,可它們卻仍然儲存著自我的魅力,散發著幽暗又迷人的光芒,靜靜地待在角落中,

等待人們將其一一發掘,剔除塵埃,留其精華。

二、笑語紛紛,漫誕不羈

古人避諱頗有講究,有避私諱與國諱之分,私諱又可進一步細分為避自諱、家諱與前賢諱。

古人對於避諱制度向來十分重視,不容疏忽,因而在焦急緊張的狀況下極其容易弄巧成拙、造成笑話。

先來分享一個經典的“避家諱”的故事。

古人倘若讀書念字,遇到與自己的父親名字有重複的字,便要改字或者換字,

而大多數便直接將該字換為“爹”字,從而在讀書吟誦時,三兩句即有一“爹”字,鬧出不少笑話。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故事其一:有對父子,父親名為賈良臣。兒子為了“避家諱”,便只能在學堂上誦讀時將父親的名字改叫爹爹,

於是便有了“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的笑話,引得學堂上下所聞者無不大笑,氣得他的父親直跳腳。

故事其二:仍為一對父子,父親名字中有一“谷”字。而其子為了“避家諱”,每每遇到谷字,都要改叫為“爹”。

於是在學堂中吟誦,一會將“五穀”唸作“五爹”,一會將“百穀”唸作“百爹”

,惹得其同窗笑掉大牙,直直地質問他究竟有幾百幾千個爹!這書生聽聞後便羞愧地低下頭。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再者,再來分享一個生活常識小故事。

我們當今所使用的馬桶,實則也是由避諱制度所演變而來。

“馬桶”起初並不叫做馬桶,作為溺器,最初被稱為“虎子”。可這一稱呼在當時可是犯了國諱大罪,由於當時為唐代,李淵的祖父名為“李虎”,

於是全國上下均需避“虎”字的諱,從而將“虎”更改為“馬”,以馬代虎,“馬桶”一詞便由此得來。

此外,還有一個令人抓耳撓腮、哭笑不得的故事。東晉時期,桓玄上任,被任命為太子洗馬,高高興興地宴請賓客,慶祝這一大喜事,設宴擺酒,一飲而盡。

賓客見桌上酒杯久置,杯中酒水早已放涼,便大聲呵斥侍者為其溫酒。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這一聲斥下,只見桓玄放聲大哭。

賓客慌亂,疑問怎麼喜事的主人卻當場大哭,卻怎麼也問不出緣故。

後來才明白,原來桓玄的父親名為“溫”,溫酒便是犯了桓玄父親的諱。

孔子為聖人,名“丘”。宋朝時,倘若人們在吟誦古籍時,讀書讀到“丘”字,便要立馬進行避諱

。對於“丘”字,人們往往會改讀為“某”字。

由此可得,如今的“邱”氏姓氏,必然也與孔丘的避聖諱有必然的聯絡。

自清朝時,天下所有姓氏為丘的人,通通改為“邱”姓,加一打耳旁完成避諱,在讀音上,也由原來的“丘”改為“七”。

漢朝時,漢明帝名字為“莊”,而為了避諱,《莊子》一書便不可被隨意提及。

為了改變此類現狀,當時全國上下竟把《莊子》一書更改書名,改為《嚴子》,

由此可見,古時的“避諱”是極其嚴格的,即使是莊嚴肅穆的典籍,也難逃被改字的命運。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說到避諱的重視程度與違犯的嚴重性,往往離不開科舉考試這一重要的場合。

“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古人在科舉考場上的避諱是極為嚴格的,倘若觸犯,後果不堪設想,輕者名落孫山,重者不可保命。

許多著名學士因避諱這一緣由不得不放棄奪取進士的夢想。

例如唐代時期,著名的詩人李賀,為學習每日苦苦鑽研,書海遨遊,無數人為他雪天堅持閱覽群書的故事所感動,最終好不容易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

可他不幸被人汙衊,被他人抓住把柄,硬說是其父親名為“晉肅”,“晉”字與進士的“進”字同音,此為犯了避諱大罪,因此李賀不可參與進士考試。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李賀聽聞無奈,不得不憤憤離開考場,多年的努力化為灰燼,敗於一旦,彷彿所有念過的書、受過的苦都成了笑話,最終鬱鬱而終。

當然,古時也有堅持不避諱者,雖數量極少,但勇氣可嘉,其反抗精神放在當時是極為珍貴的。包拯言:只忌諱贓吏。韓保樞之子韓億,之孫韓絳、韓縝,都當過樞密院官,不避家諱。

“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

韓愈聽聞此事後更為其憤憤不平,作了《諱辯》一書,為李賀打抱不平、申訴正義,這是古人反抗精神、思想解放的重要標誌。然而,在高度集中的集權專制之下,在詩作中為他人打抱不平的行為,對這根深蒂固的避諱制度是無用的。

由此可見,除了膾炙人口的“只許官兵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經典的廣為流傳的因避諱引起的烏龍笑談,還有其他的奇談趣聞,此類趣聞大多令聽者忍俊不禁。

然而,這些趣聞雖引得人們大笑,卻也令人感慨古時封建制度的嚴格,與思想解放、求得革新的重要性。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雖避諱制度的笑談令人捧腹,

可其殘忍與可怕也是令人聽聞便膽戰心驚的,對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都會聞風喪膽。

康熙年間,有一書籍《明書》裝訂出版,可卻疏忽了避諱這一重要事項,竟然在書中直言道清太祖的名字,努爾哈赤這一名可並非常人想稱呼就稱呼的,如此神聖之事竟在書中直接展現。

清朝廷大怒之下,將所有參與該書籍編寫出版的上百餘人全部處以刑罰,因刑罰處死者便有七十餘人,更有人因此被滿門抄斬。

由此可見,古時一字一句便可引來殺身之禍,甚至株連九族。

除了避諱制度的兇殘與不堪,其對於中華文明的傷害之處其實也是顯而易見的。

雖有無數經典故事得以廣為流傳,但在避諱制度之下,不少原文獻之中的文字,因犯了避諱,而不得不被刪除或者更正,

導致無數古典文獻的研究難度大大增加。

無數典籍因觸犯避諱,早早被扼殺在搖籃之中,無數珍貴典籍被一聲令下,在火光中化為灰燼;

無數文人志士或是平常百姓都因觸犯避諱死在寒冷的刀光劍刃之下。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由此,避諱制實則壓抑了人們的創作慾望,

並不利於人們的早期思想解放,亦不利於中華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實則是單調枯燥的框架,亦是一個維護皇權的冰冷工具。

在嚴格的限制之下,人們的天性、思想、行為早已被固化,人人都好似行屍走肉,而民眾這般麻木又自甘墮落的景象,是多數文人志士所看不下去的,

長此以往,社會必將面臨極大危機。

由此,不少文人志士便紛紛勸告君王變革,還百姓自由與民主。而數年之後,隨著封建王朝的隕落,君主專制被推翻,避諱制也一同被塵封於歷史之中。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結語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

避諱制的嚴格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嚴格統治之下的,

一語之間道出多少百姓的無奈與辛酸。然而,避諱制的出現雖導致國人的思想禁錮,束縛了人們的自由天性,卻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對其我們應辯證看待。

日對千客,不犯一人之諱從“不許百姓點燈”探析“避諱”制度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延綿不絕。然而,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秉承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批判地認識事物。

對待避諱制,我們固然應看到其語言的精妙之處,卻也應該拋棄其藉助語言文字的工具禁錮人們思想的本質。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