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報:川渝共同提升極核發展能級 引領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西南商報:川渝共同提升極核發展能級 引領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本報訊(記者 趙蝶)記者近日從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獲悉,重慶、四川兩地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部署要求,加強重慶主城和成都雙核聯動發展,共同提升極核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引領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協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支撐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共育世界級製造業產業叢集。聯合發起建立汽車製造、電子資訊等產業旗艦聯盟,協同舉辦汽車產業融合峰會、增材製造(3D列印)產業協同發展論壇,汽車、電子資訊產業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重慶獲准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試點,重慶、成都納入國家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點,兩地探索開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和跨境資金池試點,共同爭取支付服務同城化在成渝地區率先落地。共推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共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路國家樞紐節點,成都超算中心、中新(重慶)國際超算中心先後投入使用,加快爭取納入國際超算中心體系。共營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寬窄巷子與洪崖洞、青城山—都江堰與金佛山、西嶺雪山與仙女山等兩地IP強強聯手,共同推動兩地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搭建區域一體化文化旅遊產品雲平臺,打造成渝地區文化旅遊公共服務數字化品牌。

協同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合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推動以“一城多園”模式高標準共建西部科學城,協同推動2021年川渝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40個重大專案集中開工,總投資1054。5億元。川渝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成上線,整合總價值約112億元的大型儀器裝置1。4萬餘臺。中國科學院成都科學中心建成,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中科院成都天府新區科技創新交叉研究平臺等專案加速推進。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合作。共建3個協同創新中心和1個重點實驗室,圍繞人工智慧、大健康等領域聯合實施15個重點技術研發專案。共同發起設立50億元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已實現1。1億元專案投資。重慶高新區、成都高新區等12家高新區建立協同創新戰略聯盟。

協同推進門戶樞紐城市建設,聯手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1—8月,重慶、成都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合計開行1737列,東盟公路班車開行1665車次、增長70%,“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紐帶作用進一步增強。共同做強中歐班列(成渝),川渝兩地統一品牌,統籌最佳化去回程線路和運力資源,推動從內陸腹地向門戶樞紐和開放高地加快轉變,1—8月,中歐班列(成渝)開行數量3595列。不斷完善物流樞紐體系。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果園港獲批國家物流樞紐,成都國際鐵路港集裝箱中心站擴能改造和多式聯運轉換中心等功能性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成都國際鐵路港與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萬州港開展多式聯運合作。協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加快推動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充分發揮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國家級新區輻射帶動作用,聯合成立八大產業旗艦聯盟,協同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共同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全面落實政務服務川渝通辦事項清單,推動建立兩地市場準入異地同標、市場監管案件線索移送等機制,開設“兩江天府合作辦事視窗”,實現異地申辦營業執照、“紅黑名單”互認。

協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服務共享,示範共建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保。加強超大城市汙染治理交流協作,共建“無廢城市”,積極加強汙染防治協同治理,兩地大氣質量持續改善。協同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研究。推動重慶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和四川天府新區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建設,共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互通。推動落實便捷生活行動方案16項重點任務,協同推進成渝客專公交化、便利化,率先實現重慶主城和成都公交、軌道“一碼通”。推動“天府英才卡”A卡與“重慶英才服務卡”A卡對等互認。共同建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作綜合創新試點,率先推動公租房保障範圍常住人口全覆蓋,打通兩地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網路。

(來源:西南商報 2021年11月9日 第04版:西南各地 川渝共同提升極核發展能級 引領打造區域協作高水平樣板)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