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2016年,

《經典傳奇》中的一期“格凸河‘飛昇’”大揭秘,

向世人揭示了格凸河畔苗族寨子的懸棺之謎,也向我們介紹了背屍人這個神秘的職業。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許多遊客紛紛來到美麗的格凸河,欣賞景色的同時,他們都想見識一下格凸河溶洞崖壁上堆積的懸棺,更想一睹背屍人的真容。

那麼,格凸河懸棺到底是怎樣一幅景象?格凸河上神秘的背屍人又是何許人也呢?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背屍人,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背運屍體和棺材的人,這是一種有著古老傳承的神秘職業。

在我國一些地區,有著懸棺下葬的傳統風俗,而懸棺所在地點一般都在崇山峻嶺險要之處,一般人是無法企及的,所以就誕生了一批專門以背運屍體和棺材為生的人,也就是背屍人。

而因為他們可以在懸崖峭壁上如履平地,所以很多人也稱呼他們為“蜘蛛人”。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想成為背屍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膽子大,因為要跟死人打交道,而且要經常攀爬懸崖;

其次是要把技術練到家,攀巖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尤其是揹著屍體攀巖,

他們從來不做任何保護措施,這一不留神就是要命的事情。

所以背屍人一般都是從小就入門,經過長達十幾年的刻苦練習,才能出師。

也正是因為成為背屍人的條件太過苛刻,才導致背屍人一脈始終人丁稀少。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在貴州紫雲縣的格凸河畔,有著一個古老的苗族寨子,村民黃小寶就是這個寨子的背屍人。

據黃小寶說:

“我十來歲就拜入師父羅開科的門下,從小學習攀巖和背屍風俗。因為我先天雙腿有殘疾,羅開科一開始還不太願意收我,怕我堅持不下去。但是考慮到好不容易有一個主動找上門來想學習的人,就心軟收下了我”。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根據黃小寶介紹:

“寨子裡如果有人去世了,晚上他家人就會來找我們,我們先把屍體背到懸崖邊上,然後把用來拼裝棺材的木板一塊塊背到懸崖上,在上面找好安放位置,再把棺材簡單組裝起來,最後把屍體背上去,背的時候就像揹小孩子一樣,用繩子把屍體捆在自己身上,到了上面把屍體安置在棺材裡面。”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至此,背屍人已經在數百米高的懸崖上上下下五六個來回。

不過他們的工作還遠沒有結束。

懸棺下葬只是背屍人的第一個任務,

他們還需要讓逝者安息。

根據苗族世代相傳的風俗,逝去之人的靈魂必須得到指引才能夠安息,並且回到祖先的身邊。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東郎是專門為死者唱誦,指引其靈魂的人。

背屍人將屍體安葬在懸崖上之後,就會開始準備誦唱儀式了,這個儀式說來簡單,但是也很有難度。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唱誦前東郎會自帶一壺白酒,把酒倒在碗裡,用來祭祀去世的亡魂,手裡會拿一把砍馬刀,在身上轉三圈,意思是將自己和死者分開。

接下來要在地上畫一個“斬”字,

意思是為死者斬去了一切凶神惡煞,保佑死者一路平安。

最後一步就是誦唱了,誦唱的內容是當地人都聽不懂的古苗語,是背屍人一代代口口相傳下來的。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黃小寶說:

“誦唱的內容大概就是講這個人生下來以後,父母怎樣撫養他長大,他的一生有哪些大事,一直講到他臨死前。講完了以後,再透過唱古歌的方式,將他的靈魂超度到天堂上去。”

這就是誦唱儀式的全部內容,聽起來並不難,但比較難的是這個過程要持續三天三夜。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也就是說,東郎要一刻不停地高唱三天三夜的古歌,期間無法進食和休息,餓了只能以酒充飢。

據說只有這樣,才能引導死者魂歸故里。

這對於雙腿殘疾的黃小寶來說尤為艱難。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攀巖倒不怕,因為已經爬了幾十年了,誦唱儀式是挺累的,但是也沒有辦法,這就是我們這裡的習俗,是我們一輩輩傳下來的東西。人死了,也該好好對待,把他們安葬好,讓他們得到安息,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黃小寶說道。

而被問到懸棺下葬風俗的由來,黃小寶解釋說:

“我們也都是根據前人口口相傳的指示來做,不過聽我們師父說,我們寨子是從其他地方遷徙而來,具體的時間和位置已經不知道了,但遷徙的原因是我們當時的部族在與其他部族的戰爭中失敗了,不得已離開原來的居住地。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在遷徙的過程中,免不了被敵軍追殺、受到野獸侵襲,因此很多人死在了路上,但是腳下的土地並不是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不敢將族人就地下葬,所以只能選擇把棺材放置到懸崖上。

另一方面,做成懸棺也可以保護族人的屍體不受敵人和野獸的侵害。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是,祖先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還可以重整旗鼓,重新打回去,收復家園,到時候他們就可以隨時回到故土進行安葬了。”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懸棺下葬由來的真假已經無從考證了,不過這種習俗的確是保留了下來。

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背屍人銘記祖訓,盡心盡力為寨子裡逝去之人帶去安息,才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格凸河天星洞內神秘壯觀的懸棺景象,也給了世人更多的機會去了解這個古老苗族寨子和文化風俗。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不過,像所有與死亡相關的職業一樣,背屍人同樣也面臨著沒有傳人的困擾。

“因為這一行畢竟是和死人打交道,而且需要把屍體背在身上,中國人素來是很忌諱死亡的,所以在心理上很多人就不願意接觸這個行業。”

苗寨背屍人一脈第七代傳人羅萍說。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羅萍是羅開科的女兒,也是黃小寶的小師妹,和其他師兄不同的是,她對於背屍人這份工作更具使命感。

“因為從小就見到爺爺這樣背屍,後來父親也去背屍,我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我小的時候其實還是有挺多人做這個的,但是現在我們只剩下師兄妹四個人了,父親也擔心我們這一脈會斷了傳承,所以我很想把它傳承下去。”

羅萍說。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除了忌諱死亡之外,現在很多人的思想也都改變了,不在意懸棺下葬的風俗了,所以我們一行的收入就越來越少了。不過最讓人接受不了的還是這份工作太過危險吧。”

羅萍很無奈。

據羅萍介紹:

“相較於其他地區的背屍人,我們的工作更加危險。因為我們這裡的懸棺和其他地區的懸棺都不一樣。

其他地區發現的懸棺,棺材放置的位置一般是在崖壁上。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比如說四川宜賓的僰人懸棺,這些懸棺是放置在懸崖峭壁的外面,底下有兩根非常粗壯的木樁插進懸崖,用來支撐棺木。

重慶石柱山的龍河懸棺,是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一個個棺材大小的格子,然後把棺材放進去。

這些懸棺的放置方法也相對安全,要麼從山頂上吊下來人,在崖壁上施工,要麼在崖壁上開鑿出棧道,放置好棺材再拆掉。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而像我們這樣全靠人力,一點一點把棺材和屍體背到懸崖上去的,很少見。因為太過危險,保險公司都不願意賣我們保險。”

羅萍說: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我們這邊懸棺放置的位置就是在格凸河的溶洞內,我們沒有辦法使用他們那種方法,只能背上去。”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風險高,收入低,還沒有什麼發展空間,這就導致了背屍人一脈後繼無人,甚至是黃小寶、羅萍師兄妹四人也迫於生計,另謀其他生路,這就是他們每天在格凸河崖壁上攀巖的原因。

儘管靠背屍賺不到錢,但是他們練得一手攀巖絕技。由於格凸河懸棺的風俗神秘,且景色優美,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觀賞,他們的攀巖絕技就派上了用場。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原本用來背屍的攀巖絕技可以用來表演,吸引遊客的同時也藉此向人們展現這個古老部族的風俗文化。

每年旺季的時候,幾位“蜘蛛人”每天要在崖壁上爬幾個來回,來向大家表演。

而如今師兄妹幾人年紀都過了不惑之年,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在崖壁上上躥下跳,他們一脈相傳的攀巖絕技也將面臨著失傳的風險。

貴州背屍人以背屍背棺材為生,徒手攀爬懸崖,峭壁上堆滿了棺材

背屍人這一行業可能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是他們的攀巖絕技卻還是大有用武之地。

現如今攀巖運動大有市場,他們一脈相傳的精妙攀巖技巧不輸專業的攀巖者。

倘若他們願意將自己的攀巖技術系統化地傳授出去,未必不能吸引大批的攀巖愛好者前來學習。

如此一來,他們的經濟問題能夠解決的同時,

還能夠將祖傳的技藝傳承下去。

希望他們不要斷了傳承,也希望有一天他們的攀巖絕技能夠再現江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