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三十六坊昨天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國慶中秋假期裡,新開街的公園路毫無懸念地成為城中最紅的打卡點之一。熙熙攘攘的人潮,溫州人沉浸在老城帶來的新驚喜中。

可你知道,100多年前的溫州古城,又是怎樣的嗎?

得益於攝影技術的發明,後人得以從老照片中一窺當年的面貌。

積穀山、華蓋山、江心嶼、東城外、白象塔,蜿蜒的城牆,逶迤的河流……眼前出現近150年前溫州的影像資料時,你不得不驚歎於溫州古城之美。

當我們習慣於用手機隨時拍下影像資料時,曾幾何時,照片還是非常新奇的東西。距離世界第一張照片的出現,也才不到200年。

溫州迄今公認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又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資料?本期,三十六坊君帶您一起來穿越時光。

1877年的溫州老照片

迄今目前公認的溫州最早影像,拍攝於1877年。它在溫州被人廣泛傳播,不過是7年前的事。

2013年6月,長期從事早期溫州影像研究的攝影人沙開勝,應一位老朋友的囑託,看看幾張老照片是不是拍攝於溫州。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原來,一位福建老照片收藏家手中,有一本1860年至1880年代的英國私人老相簿,相簿原主人為英國人阿查理。

老相簿中共有130來幅照片,其中有幾幅老照片因為沒有文字介紹,無法瞭解攝於何處。不過,老相簿是阿查理根據當年在中國的經歷編排的,收藏家判斷這幾張照片很可能拍攝於浙江某處。

當沙開勝在上海見到這本老相簿時,江心嶼全景、積穀山、東城外、溫州城、白象塔、從積穀山俯瞰南門外花柳塘、從海壇山俯看華蓋山及城門內外等影像,令他激動不已。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共有7幅,對溫州來說價值不可估量!

那麼,阿查理是什麼身份?他為何會拍攝下百年前溫州的照片呢?

溫州開埠與早期老照片

清光緒二年(1876)9月,中英簽訂了《煙臺條約》,開闢溫州為通商口岸。

開埠,標誌著溫州的大門被開啟。根據《煙臺條約》的規定,通商口岸要設立海關、領事館,甚至劃定租界。

1877年4月,溫海關(半年後改稱甌海關)和英國臨時領事館相繼建立。首任甌海關稅務司和英國領事,分別為英國人好博遜(H。E。Hobson)和阿爾巴斯特(Chaloner Albaster,漢名阿查理)。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阿查理像

Chaloner Alabaster(1838-1898),漢名阿查理,一些溫州文獻中譯為“阿爾巴斯特”,英國外交官。

阿查理出生於英國英格蘭西南部城鎮伯恩茅斯(Bournemouth),1852年就讀於倫敦國王學院,1855年成為使館見習翻譯。阿查理是個攝影迷,他在讀大學時就學會了攝影,並樂此不疲。

1869至1891年間,阿查理先後任英國駐煙臺、汕頭、上海、寧波、溫州、廈門、漢口、廣州等地的副領事、領事或總領事。來華後,他輾轉各地,一直隨身攜帶一臺笨重的照相機,一路走來,一路拍攝,記錄了各地的風貌、民俗。

1877年4月即溫州開埠當月,阿查理來溫州擔任英國駐溫首任領事。

當年,阿查理乘英艦莫斯克特號來到溫州,住在江心嶼上的浩然樓,並以該樓作為臨時領事館。1894年,英國駐溫領事在江心嶼的東塔下,建造了一座三層樓房的領事館;次年,又在東邊建造一座三間二層的警衛人員住處(俗稱“巡捕房”)。

大部分研究者相信,是阿查理將照相機帶到溫州,留下了至今發現最早的溫州老照片。

在清光緒年間,溫州早期老照片開始出現,大多由傳教士、外交官和海關人員等拍攝,如傳教士蘇慧廉及女兒謝福芸、曹雅直夫人曹明道,以及美國海關工作人員杜維德等。

接下來,跟著三十六坊君,一起來欣賞阿查理老相簿裡,百年前的溫州之美吧!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從積穀山俯瞰溫州南門外。這幅老照片是阿查理照片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張。下角是城牆,外面是護城河,中間是花柳塘。

舊時,花柳塘是溫州富商居住、辦公的地方,有茶業公所、莆陽公館等建築物,這些建築廡軒寬敞,構築考究,排場豪奢,裝飾精美,是溫州南城的一大人文景觀。溫州俗語“住茅棚廠,打花柳塘格”中的“花柳塘格”,就是形容當時花柳塘建築的豪華。

圖上遠處是巽吉山(巽山),山頂的巽山塔依稀可見。巽山地處白鹿城“巽”位,古人認為此山既能為溫州城帶來財富,又能“昌科舉求賢風”。山巔名為文筆峰,早在宋代就曾建有一座整體造型如倒立著的筆、頂的造型如古代的文官帽的巽山塔,其意為發揚文風,獲取功名。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華蓋山及東城牆外,護城河清晰可見。

華蓋山,位於溫州古城東面,因遙望山形如華蓋而得名。華蓋山海拔56。8米,是九山中最高的一座。華蓋山上名勝古蹟眾多,被譽為“天下第十八洞天”。

華蓋山是溫州市區的最高峰,山頂的大觀亭,曾是郡人憑眺勝地,古人在此觀潮候、看氣象、定方位,東甌山水盡收眼底;曾被叫做“江山一覽亭”唐朝溫州刺史張又新《華蓋山》詩寫到:

一岫坡陀凝綠草,千重虛翠透紅霞。

愁來始上消歸思,見盡江城數百家。

溫州城區素有“東甌名鎮”之稱,是一座有著一千六百多年曆史的古城。有城就有城牆、護城河。如今,華蓋山上仍保留有古城牆遺址。從光緒《永嘉縣誌》記載可知,溫州城牆最早建築時全部是用石頭壘築的,古城牆北邊沿甌江修築,在華蓋山等小山則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

護城河一般是古時人工挖鑿的壕溝,引水注入,環繞整座城,具有防禦敵人或動物入侵的作用。而溫州先人在築建白鹿城時,採取依江、負山、通水的原則,規劃設計“東廟、南市、西居、北埠、中衙”的佈局,北據甌江,南臨會昌湖,東西依山,山外有河,利用自然地理的河流為白鹿城的護城河。此次公園路改造提升工程中的“濠河泛月”,就是展示古城護城河的景觀。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從溫州城區遙望江心嶼。

從圖上可見到江心嶼上的江心寺和孟樓。當時,英國領事館尚未建好,江心嶼東塔的塔簷還在,可以說這是年代最早的一張江心嶼照片。

1987年3月,溫州市文物管理處組織人員對東塔進行考古勘測時,在塔門右壁距地約一點五米處的一塊塔磚上,發現橫行陰刻楷書一行,上有“阿爾巴斯特一八九四年”字樣。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1877年南塘河畔的巽山塔。巽山塔,因位於巽山之巔而得名。

巽山,是東晉郭璞相地建永嘉郡城時選中的九山之一。其中,海壇、郭公、華蓋、松臺四山為斗魁,積穀、巽吉、仁王三山為斗柄,靈官、黃土兩山為輔弼。接《周易》中八卦圖,巽吉位於郡城東南的“巽”位,取義“吉祥”,故名“巽吉”。

巽山塔不僅是溫州古城內的名勝古蹟,也是重要的標誌物。早年從溫州南邊過來的人,站在船隻的甲板上看到巽山塔,就會說“溫州到了”。市區南邊出城的人都要從巽山塔旁邊的茶院寺前經過。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溫州迄今發現最早的老照片攝於何時是誰留下了溫州最早的影像!

塘河畔的白象塔,位於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鎮。白象塔影是“塘河八景”之一。

白象塔原稱白塔,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627—649),第一次大修於北宋鹹平年間(998—1003)。原塔為磚木樓閣式結構,六面七層,高31。3米,底徑7。8米。

白象塔堪稱是中國南方北宋佛教文物的聚寶盆。1965年2月,因白象塔塔身傾斜,三四層有多處裂縫,無法再次加固維修,經浙江省有關部門批准,決定拆除。

文物工作者從塔中發掘出鐵、銅、瓷及木製器物多種,且有大量經卷、繪畫、雕塑品、石刻等北宋文物。其中漆器、經函、寫經、活字印經和彩塑觀音立像、阿育王漆塔等精美物件,都是稀世珍品,今分別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與溫州博物館。

感謝《溫州老照片》提供照片

參考資料:

《護城河》林鴻麟

《南白象塔》林鴻麟 黃瑞庚

《江心東塔的訴說》方加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