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Hi:

這裡是國家4A-彭山景區

擁彭山之勝美,攬九澧之秀麗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

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澧州城內有一處景點叫做清風嶺,是澧州內八景之一。既然是嶺,那麼城內以前一定是有一座不小的山,只是如今遍尋澧縣縣城,也看不見一個山頭,這清風嶺,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像傳說裡的飛來峰一樣,憑空就突然消失了?

由於如今留存的資料很少,要細細的考究清風嶺,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好在年紀大一點的澧縣人,都能很清楚地說出清風嶺的位置,雖然在文字典籍裡前人沒有為我們留下很多資料,可以讓我們一點一滴地去慢慢發掘,但我們可以透過地圖和走訪,還原和想象那一座早就已經消失了的所謂“山嶺”。

在明代嘉靖年間編的《澧州志》裡面,並沒有發現所謂的清風嶺,當時比較簡括的澧陽縣圖上,雖然標出了金牛池,但是其他的形勝之地都一概不見,那麼可以推測,至少在明代時,清風嶺是並不怎麼有名的。

它作為一個名勝出現,應該是在清代。康熙澧州志裡,只是非常簡單地提了一下,說清風嶺在北門,此外並無其他的文字描述。後來的《直隸澧州志·景物》裡,就開始特意記載它的環境地貌,說它的位置在北門內,地勢很高,形狀像山嶺一樣,所以得到了這樣一個名字。每當盛夏非常炎熱的時候,到了晚上,登上嶺頭,清風徐徐吹來,披著衣襟迎風站立,暑熱全然消失,通身涼爽無比,讓人感到就像神仙一樣逍遙快活。而那個時候留下來的澧州治圖也可以清楚地看見,在古城牆北門內稍東一點是火神廟,也就是我們今天稱呼的水德廟,如今還有一條小街巷,一直叫作水德廟街,從這裡往東,就是清風嶺舊址所在了。

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居住在澧縣的文史學者高守泉老師,對於清風嶺瞭如指掌。在他的印象裡,這座所謂的“嶺”並非是我們想象的高山,而只不過是文字記載的綿延高聳的地段而已,比周圍其他地方要高出很多,大體位置在縣信用聯社東南方向,通往津市的舊公路從它的旁邊經過。那裡一是地勢高聳,二是樹木茂密,三是附近還有一條注入澹水的潺潺小溪流環繞,再加上附近人家稀疏,登上去自然就具有一種人在山林裡的感覺。尤其是天氣炎熱的時候,清風徐徐吹來,棲息在濃密的樹蔭裡,感覺環境非常清涼,舒適宜人。

清風嶺應該是一直到八十年代都還存在,澧縣人民政府1982年9月編制的澧縣縣城街道地圖,我們仍然能清清楚楚看見清風嶺。按照當時的城市規劃,清風嶺可能已經不是原來的老樣子了。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建築勢必相應增加,在清風嶺的西面,就是物資局,北面是觀音閣和當時的糕點廠,東面是縣供銷社和省棉機廠。它的大體位置就在如今的解放北路最北端的東面一點,通往津市去的舊公路就是從它的北面繞過,穿過多安橋往東而去。繁多的單位和機構,逐漸地瓜分了它原有的面積,在新建築不斷破土動工而起的同時,大面積的土地平整就不可避免,這一片綿延的高地,終於就消失在人們的眼前了。到如今,只有這個名稱,還留在老一輩人的印象裡,而年輕人,已經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於是這一座嶺,就像從地圖上飛走了一樣。

老實說,清風嶺其實並沒有什麼深厚的人文歷史,它純屬於自然景觀,歷代文人墨客似乎都沒有留下一點題詠它的詩文或者畫卷,但是在平曠的澧州州城裡面,它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澧縣縣城作為曾經的州府所在地,是建立在一望無際平平坦坦的澧陽大平原邊上的,地勢一直都非常低窪,加上四面環水,歷史上可以說有著十年九澇的災患。在歷代描繪澧州州城的地圖中,稱得上山嶺的地方,似乎只有三處:一處是我們上一期節目裡面說過的三凰山,如今依然存在;另一處就是北門外龍潭寺邊的斗笠山,如今已隨著龍潭寺一起消失了;還有一處就是也已經消失了的清風嶺。當洪水氾濫的時候,也許這一片稍微突出地表的所謂山嶺,對於那些望洋興嘆的澧州城裡的災民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最後的避難所?當然,這純屬一種想象而已,它的存在,主要還是因為可以使人們避免炎炎夏日的酷熱,作為一個避暑勝地而聞名。

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說起來,清風嶺和澧縣古城牆的北城門還是有點關係的。如今留存下來的古城牆,最早是明朝洪武年間修建,後來歷經加修,才變成今天的樣子。澧州古城有一個特別之處,曾經一共有六個城門,而其中的北門,就叫做清風門。為什麼叫清風門呢?是不是僅僅就因為旁邊有一座清風嶺那麼簡單?其實我們翻看《直隸澧州志·城池》,就會發現,從明朝嘉靖一直到康熙四十五年,北門都是叫做松滋門,到了乾隆二十六年,才將北門更名為清風門,顯然,古人對每一座城門的命名,都有一個相應的出處或者說法,是含有一定深刻用意的。

清風門恰好就在清風嶺邊,以清風嶺來命名,顯然只是其中的第一層用意。為什麼這樣說呢?古人做事,講究名正言順,要合乎文化傳統,並且有其寓意。清風除了清風嶺外,還有一層文化含義,清風這一個詞語,最著名的莫過於出自《詩經·大雅》裡面的一篇詩歌,叫做《烝民》。這篇詩歌據說是周宣王時代的大臣尹吉甫贈給他的同僚仲山甫的,裡面用“吉甫作誦,穆如清風”的句子來讚美仲山甫。

後來的人們,就用“穆如清風”來比喻官員施行自己的政治方案,教化一方百姓,就像是和煦溫婉的清風化育萬物一樣,這其實是讚美官員“勤政愛民”的一個文雅說法。當澧州北門邊有一座天然的清風嶺時,官員們自然就會聯想到《詩經》裡的這一個典故,這一經典出處和自然景觀恰好合二為一,將北門命名為清風門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澧州文化澧州內八景之-《清風嶺》

只是隨著城市的擴建改造,曾幾何時,清風嶺被徹底剷除消失,如今原地已經是房屋密集的商業區和居民點,早已不復原來的地貌了。清風嶺和它附近的清風門就成為了澧縣人永久的記憶,慢慢地被封存進了發黃的歷史,但它作為曾經的地理座標,將一直留存在澧州人那深邃的精神故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