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以前的"市花",城中居民以其白皙可人,青睞一千多年

廣州以前的"市花",城中居民以其白皙可人,青睞一千多年

老一代廣州人都知道,素馨花曾經是廣州市花。古代廣州城西及珠江南岸,有專門種植素馨花的「花田」,城內有幾個花市出售的花,就是素馨花。

廣州花市曾以素馨花為主,南宋時期最早有文字記載。《嶺外代答》中記載,1178年的廣州便生產素馨花,花開時或是以竹絲貫之,賣到市裡,一枝二文,當地人競相戴上,花香漫城。

廣州,也因此有了“天香茉莉素馨”之稱。

那時候在莊村一帶,家家戶戶都以種花為生。花農、花販把素馨花運往城內販賣,就是因為這一點,陳華有詩云:“三十三鄉不少,相逢多半是花農。”

那時城中居民喜素馨,以其白皙可人,廣受青睞,成為當時廣州的“市花”。

域外之花

遠在西漢時期,漢使陸賈出使南越,見嶺南地區喜種花草,在屋前屋後廳堂裡也都擺滿了花草,便稱讚廣州為“彩縷穿花”。

那個時候種得比較多的是素馨花,傳說也是陸賈到南越後,將從西域帶來的花種——耶悉茗獻給南越王作禮物。

南越王趙佗便把這花廣泛種在城中。

但那時素馨花還叫耶悉茗,一聽名字便知道來自域外。

廣州以前的"市花",城中居民以其白皙可人,青睞一千多年

直到數百年後,一個美女將其名字改成了現在的名字。據說素馨花的花名與五代南漢時期一個宮女的死有關。

據傳說,南漢時期,南漢王劉鐵寵姬素馨原是珠江南岸莊村的一位種花女子。素馨入宮後,實在看不上南漢王宮中的花,便將她最喜愛的花——耶悉茗一併帶入宮中。

劉鐵為博美人歡心,令宮中廣種這種花,宮女們也都要戴上這花。

當時王宮內的3000名宮女每天起來梳洗時,耶悉茗花瓣順流而下,連綿不斷,彷彿水面上有一條花橋。畫面絕美,因此當時人們將這景象稱為“流花橋”。

素馨死後,葬於王城西郊十里。南漢王悲痛不已,為了懷念這位妾素馨,將耶悉茗的花植於其冢,並改作素馨花。後來這裡便成了專門種花的素馨花田。

宋明清歷代的等文獻中都有關於素馨花田的傳說。居大均說:““素馨斜,在廣州城西十里三角市,南漢葬美之所也。有美喜簪素馨,死後遂種素馨於冢,故曰素馨斜。……又名花田。”

清代乾隆時期,廣州太守趙翼詩云:“十里芳林傍涯,當年曾是玉鉤斜。美死後為芳草,醉守來時正好花。”

廣州以前的"市花",城中居民以其白皙可人,青睞一千多年

嶺南花王

素馨花的用途不少,不僅可以做裝飾,還可以做香水、首飾。

廣州是百花生長的地方,女人們喜歡用西域來的素馨花、茉莉花裝點庭院。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說:“女子以彩絲穿成,素馨與茉莉相間,雲髻繞成,即曰花梳。”說姑娘們常用彩絲間串素馨茉莉,繞眉梢謂之“花梳”,作首飾。她們也會在船的旁邊掛上一串用來裝飾和點綴的鮮花。

素馨花還可精製香油,作年輕女子的化妝品,用它來潤髮面脂、龍涎香,龍涎香色彩猛烈而氣味散發快,但素馨花則韻味愈遠,如果這是真的,那在漢時我國的香水研究便已經有了前後香型的區別。

廣州以前的"市花",城中居民以其白皙可人,青睞一千多年

隆冬時素馨的花變小,採摘經數小時才開放。因此常常看到嶺南地區的人們買回來許多花骨朵,讓外地人十分奇怪。

現在嶺南地區過年都會辦花市,其中百花爭豔,有玫瑰、薔薇、百合等,熱門每年不斷輪換,但素馨花卻很低調,因為其是花市習以為常的“王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