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文人張養浩曾經在路過潼關的時候,寫下了這篇千古名篇,“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直接點明瞭潼關兩邊陡峭挺拔,潼關易守難攻的特點說。秦漢以後的潼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了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誰攻下了潼關誰就奪得了天下,但是而在秦漢之前,卻有一關隘跟潼關同樣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函谷關。隨著時代的變遷,秦漢以後,函谷關便被潼關取代了,這其中又有著怎樣的戰略考量和社會變遷呢?

說起函谷關,就不得不說到函穀道,函穀道傳統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廣義上的函穀道,指的是從函谷關到潼關之間長達一百四十里的道路,這條道路並不是一直狹小,事實上,它雖然非常險峻,倒也沒有到“深險如函”的地步,中間也有好幾個突破口,可以離開這條函穀道而轉入他途。而真正的“函谷”,是指的狹義上的函穀道,這條道路長度僅僅十五里,它其實就是在稠桑塬上的一條裂縫。

稠桑塬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上的塬的地形,頂部平坦如原,但高度十分高,四周峭壁陡立,黃河從稠桑塬北面流過,緊貼著塬壁,所以東來的行人要進入關中,沒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只能從這條裂縫透過。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函谷關

這條裂縫中,絕岸壁立,寬不過數米,當時有人形容函谷關“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古人形容函谷關之險要,往往用“丸泥可塞”來形容其險要位置,其實這一點都不誇張。函谷關就位於這條裂縫的開口處,也就是今天河南靈寶縣的王垛村。

在稠桑塬的東面,也就是函谷關的關前,就是弘農河,提起這條河,很多人可能都不瞭解,但它有條支流卻是十分有名,叫做“斷密澗”,就是李密被唐軍射殺之處,今天的弘農河水量很小,但在古代卻十分湍急並且流量大,因此弘農河也就成了函谷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要進攻函谷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而渡過河之後,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塬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只有一條狹小的窄路,無論敵人有多少兵馬也無法擺開,只能從這條小道路過。這樣就給函谷關又有了兩個天然屏障。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函谷關遺址

今天,由於水土流失函谷已經基本湮沒,沒有當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霸氣樣子。但依舊還有遺蹟可尋。在今天河南靈寶縣的王垛村,有一條溝壑,長約七里,深有近十七米,這便是歷史上那條縱貫東西函谷的大溝,而王垛村所在就是當年的函谷關位置。

今天的稠桑原上道路縱橫,毫無天險可言。而在古代則不是這樣,古代的稠桑原上都是森林。而這也正是“稠桑塬”名字的由來,上面的桑樹十分稠密。其實陝西山西一帶,先秦時候都是森林茂密,水草豐美。並不單單只是稠桑原上森林密佈,從崤山到潼津,古代稱作“桃林之塞”,又叫“松柏之塞”。這一百多里路,到處都是茂密的樹木,禽鳥相飛的場景。

春秋時晉國曾派人駐守桃林之塞,以遏制秦國東進。駐守的地方就是後來的函谷關。正是由於塬上森林密佈,人不得通行,只能在塬體中的一條裂縫中行走。所以只要扼守住這條裂縫,就能斷絕東西交通。而如今只留下這麼窄小的一條溝壑,自然是千百年來人類活動,戰爭不斷,又缺少維護塌方淤積的結果。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先秦函谷關模型

在漢武帝年間,為了擴大關中領地,漢武帝把函谷關向東挪動了三百多里,挪到了新安。漢武帝下令在新安重建了一座關隘,並命名為函谷關,把原有的老關城譭棄,在其上發展出了弘農縣。這樣,從漢武帝開始,函谷關就不再是戰國、秦朝時說的函谷關了,而是新安縣的新函谷關。

但是新安的函谷新關形勝遠不如故關,在戰略上的意義大大降低,因為不是兵家必爭之地了,也就並沒有發生重大戰役。各朝戰將也並不會去爭奪函谷新關。比如赤眉軍攻入關中,就是兵分兩路,繞過了函谷新關,會師於弘農縣(也就是函谷故關,即秦函谷關)。由於弘農沒有防禦,因此得以輕鬆進入關中,所以新關的知名度遠遠小於故關。正因為新關在軍事戰略上不能完全取代故關,所以新關雖設,但故關的戰略任務仍然存在,只不過是由弘農縣來承擔罷了。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函谷關所在位置

函谷故關的天險實際上依賴於兩點:一是黃河緊貼著稠桑原北壁而走,無道可走。二是稠桑原上森林密佈,同樣無道可走。

但這兩點都是又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為的影響。稠桑原是典型的黃土高原的地形,黃土高原的重要特性就是土質疏鬆,非常容易流失,特別是在黃河流水作用下,河流的下切現象十分明顯。剛開始時,黃河還是緊貼著稠桑原,但隨著時間不斷流逝,河流不斷沖刷,河道則不斷下切,黃河水位也隨之不斷降低,原來緊貼著原體的河道就會裸露出來,形成河灘。

而這河灘一旦形成,函谷關的天險就將不復存在,因為人們開始可以透過河灘通行。河灘的這條新路,在東漢末年就已經形成了,曹操征伐關中,因嫌函谷險惡,於是命令許褚於故關以北十里處鑿建新路,並在那裡建立了關城,史稱“魏函谷關”。魏函谷關這條道,就是在黃河裸露出的河灘上形成的。

隨著新路的開闢,函谷故關的戰略重要性基本喪失。漢代弘農縣城在函谷故關的關址之上(即今王垛村),但隋朝時已經將縣城移往黃河邊,而目的也就是為了封鎖河灘上的那條新大路。從此之後,縣城就一直在黃河邊上,直到解放後,由於修建三門峽水庫,才將靈寶縣城向南遷移到今天的地方。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隨著稠桑塬上森林的消失,使得函谷關的天險不再。塬上森林是什麼時候消失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而後來弘農河水也日漸變小。由於稠桑塬塬體被河水不斷下切,自己並不陡峭了,行人們便輕鬆的選取河道的魏函谷關,或者爬上塬體透過這座高臺,秦函谷關的所依靠雙重天險優勢蕩然無存!魏函谷關再也不能和秦函谷關互相搭配地構成完整的防線了。

而關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地區,這個時候亟待一個新的關隘來代替函谷關。於是東漢末年曹操便在西邊的黃河拐彎處的南岸險要之地修建了新的關隘——潼關。潼關從此代替了函谷關,函谷關漸漸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退出了金戈鐵馬的歷史舞臺!潼關位於名為麟趾塬的黃土塬體上,塬體長有七公里,寬有兩公里,高六、七百米,由於兩側常年被水流沖刷,因此峭壁陡立,非常險峻。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頂面平坦,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塬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五百五十米的麟趾塬之上。

在我國古代軍事史上,有“十大名關”的說法。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這十大名關在中國軍事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關”基本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歷代戰爭中都發揮了禦敵防患,保民防災的重要作用。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其中山海關和潼關並稱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位於今天河北秦皇島東北十五千米處,扼守華北進入東北的咽喉,同時也是萬里長城的起點。山海關在中國歷史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潼關出現在中國歷史上的頻率是最高的,由於陝西河南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陝西和河南兩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安和洛陽兩地更是長期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首都的角色,而潼關扼守在西安和洛陽中間,是陝西等西部地區前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可見,無論是從東方攻入西方,還是從西方攻入東方,得到了潼關,那就相當於基本佔領了首都。但是在不同時代,由於政治格局的變化,潼關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削弱。

潼關最早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是在東漢末年,曹操討伐馬超的戰爭。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潼關的位置位於麟趾原的黃土塬體之上,和函谷關所在的稠桑塬一樣,麟趾塬也是光滑平坦的土塬,且從秦嶺延伸下來直到黃河岸邊。所不同的是,函谷關位於稠桑原之中,而潼關則位於海波五百五米的麟趾塬之上。麟趾塬兩邊都是深溝,一邊是遠望溝,一邊是禁溝。兩溝中的水流衝擊,使得兩溝壁如刀削。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攻潼關,就是派偏師繞過唐潼關自禁溝北上,繞到唐潼關背面,兩面夾擊,從而攻破的。唐軍之所以疏忽了對禁溝的防守,就是因為這條溝平時禁止通行,從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忘記了這裡可以通行。

明朝闖王李自成攻潼關,也是自潼關南面繞道至關後,兩面夾擊從而破關,但他進攻方向卻不是走禁溝,而走的是南山的山麓。因為明朝時禁溝是一條重要道路,當時候明朝政府不可能不重兵防守。因此,潼關北依黃河,南靠秦嶺,東有黃巷坂之險阻,西有禁溝之天塹,自然也就成了天下雄關,關中門戶。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潼關

潼關一共有四道防禦門戶,第一門戶便是金斗關,過了金斗關以後,就是一段狹窄的路,這條路被稱作為黃巷坂,想上麟趾塬必須透過黃巷坂,黃巷坂南面緊靠黃土高原,北面和黃河之間有一高地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中間唯有一孔道,寬僅數米,僅容的下單車,十分狹窄。人們亦稱之為“五里暗門”,這就是潼關的第三道防線,“五里”言其長度,“暗門”形容其險峻。因為道路奇險,所以非常適合伏兵。

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的前面,千萬不要以為你就已經攻破了潼關,在潼關的後面還有一個防禦門戶,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禁溝”。禁溝南北長約十五公里,北與潼河交匯,南與秦嶺交匯。禁溝由於長期的雨水沖刷,十分險峻,形成了一條寬三十米的坡道,成為潼關城後路的軍事要道。由於禁溝可以直通秦嶺,並且直達武關,倘若敵軍從武關方向來,這要就能饒過潼關直達關中,所以禁溝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得禁溝,潼關則不攻自破。

隋朝時,由於雨水的沖刷,在漢潼關以南四公里處,被沖刷出了一條新道,這條道上達禁溝,下抵塬體,可以直取潼關,為了控制這條道路,隋朝在該處重新建立了“新潼關”,原來的潼關被叫做“潼關北城”,新建的叫“潼關南城”。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各時代潼關位置變化圖

唐朝武則天時代,潼關兩城都受到了雨水的不斷沖刷,黃河的下切,導致原先的河床裸露,經過潼關不再需要從麟趾塬上透過,而是可以從旁邊的河床穿過,麟趾塬上的漢潼關就成為了擺設。所以就必須將潼關挪位置了,唐朝政府就將潼關從塬上移到了河灘,新修建的唐潼關位於黃河河谷南側一個形成不久且海波在四百米左右的低臺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漢潼關約兩公里,同時原來經漢潼關走禁溝的舊路也不廢而廢了。

在戰國時代,潼關所在位置已經是秦國領土,那為什麼秦人要設立函谷關,而不設潼關呢?一是秦人設函谷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既然在函谷關有非常險要的地形,那就沒有必要退縮一百餘里了。二是從地形上講,函谷關有一個非常優越的地方,就是它永遠只面向一個方向的敵人,敵人永遠只能從東面來,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三是如果函谷關被敵人佔領,就會堵住秦國東出的道路,事實上函谷關以前也是長期被晉國(後來是魏國)佔領,秦人長期只能龜縮在關中平原。

潼關在地形險要方面不如函谷關(秦漢時期),敵人可以從禁溝來(如黃巢),可以從秦嶺南麓而來(如李自成),也可以從北面蒲津渡來(曹操打馬超)。從這個意義上講,函谷關(秦漢時期)的地形是要優於潼關的的,但它的優點是不必依賴於森林作為自己的防護;而且離關中平原距離很近,後勤補給特別方便。如果黃河下切產生了新的道路,對於潼關來說只需要移動關城就可以繼續鎮守要津,作關中門戶。

中國古代關隘說(一)--潼關與函谷關位置變遷和戰略考量

隨著歷史的變遷,不僅僅是函谷關和潼關,即使其他九大著名關隘的地理位置也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在今天如此發達的科技之下,關隘已經顯得十分脆弱。但是從史書中,我們已經不難發現古人智慧,函谷關和潼關地理位置的變換,可以看出隨著自然條件的改變,古人的軍事智慧也在不斷進步。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參考文獻:

《春秋》

《函谷關地理位置變化》

《潼關地理位置變化》

《函谷關與潼關》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