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屏南有條鴛鴦溪。在這條美麗幽靜的山洞小溪裡,生活著成百上千只溫順可愛的鴛鴛。它們象熱戀中的情侶,總是雙雙對對地在溪水中嬉戲,在岩石上同眠。可是有誰知道,美麗多情的鴛鴦,卻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對夫妻的化身呢?

那是在唐朝末年,京城裡有兩戶官宦世交,一個是文官柯鎮青,一個是武官張巖,他兩人同年中舉,在朝共事,雖一文一武,卻都忠厚正直,性情相投。兩家你來我往,友誼深厚。這一年,兩家夫人同時有了身孕。中秋之夜,張巖與夫人在家中備下豐盛的酒席,邀請柯鎮青與夫人赴宴,共賞明月。席間張巖說:敝夫人若生男兒,定要你家小姐為媳。咱們兩家做個親家如何?”柯鎮青笑道:“正合我意!不過,要是我家夫人也生男兒呢?”張巖爽朗一笑:“好辦,好辦,就如你我一般結為八拜之交。”兩位夫人也無限歡喜。

不久,張巖家果然生個男兒,取名張錦。他不負父輩期望,自幼習文練武,少年有為,十五歲就隨父出征邊陲,抗擊胡虜,屢立戰功,被皇帝封為“常勝將軍”。而柯家也如願生下一女,取名柯素貞。她不僅出落得眉清目秀,窈窕綽約,而且心靈手巧,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女紅手藝也屬上乘,畫的山川草木,花鳥蟲魚,無不維妙維肖,栩栩如生。張錦和柯素貞自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長大後獨自在起時間少了、但兩人早已心心相印,只待日後喜結良緣。

這年又快到中秋節了。張、柯兩家商定,就在中秋之夜給子女完婚。張家即刻送去了聘禮,柯家也備下了豐厚的嫁妝,兩家老人就等著吉日到來了。

眼看佳期即將來臨,柯素貞喜在心頭,日日夜夜趕做女紅。她不是在繡自己的嫁衣。而是在為心愛的張郎秀一件錦袍。足足用了五五二十五天,她千針萬線做成了一件色彩斑斕的錦袍。這錦衣象鳳凰的美麗羽毛,鮮豔奪目,美不勝收。素貞要親手把這件錦袍披在張郎身上,讓他更加英姿煥發。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正當兩家人歡天喜地籌辦喜事的時候,朝庭傳下聖旨,召文武百官共商大事。原來,由於當朝皇帝昏庸無道,驕奢淫逸,官府貪汙腐化,橫徵暴斂,黎民百姓飽受蹂躪,苦不堪言,紛紛鋌而走險,聚眾造反。各地義軍聲勢浩大,官府派兵鎮壓也接連失利。告急文書不斷傳進京城,驚得皇上寢食不安,只得召集滿朝文武共議平亂之策。滿殿衣冠楚楚的文臣武將,個個低頭無語,面面相覷,竟無一人自願領兵討伐。皇帝龍顏大怒,斥道:“你們這群廢物,食寡人俸祿多年,如今卻無一人為寡人分憂,我養你們何用?!”這時,一個陰險奸詐的丞相上前跪稟道:“啟奏殿下,小人保舉一壯士領兵出征,他有萬夫不當之勇,定可平息天下叛亂。”皇帝轉怒為喜,忙問:“此人姓甚名誰?快快道來。”丞相說:“就是陛下曾經御封的“常勝將軍張巖之子張錦。”皇帝即刻傳下御旨,令張錦領兵,十日後掛帥出征,滅農民起義軍。隨即皇帝起駕回後宮,依舊花天酒地,沉醉在歌舞昇平之中。

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再說那張巖和柯鎮青回到家中,兩家上下人等,個個愁腸百結,徹夜難眠。柯素貞心都碎了!她撫著給張錦繡的錦袍,不由痛哭失聲。她恨皇上無道,恨奸臣讒言,恨天理不公,恨世道不平!柯素貞整整哭了一夜,兩隻水靈靈的大眼晴腫得象大桃。父母最知女兒心,第二天一早,柯鎮青匆匆來到張巖家,二話不說,張口便提出要儘快為女兒完婚。張巖拉著老朋友的手,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就這樣,張、柯兩家沒有大事聲張,一頂花轎便悄悄地把素貞接進了張家的大門。

張錦是個血氣方剛、嫉惡如仇的青年。他也痛恨皇帝無道,不願領兵殘殺無辜百姓;可生在官宦之家,又身為朝廷武將,皇命不可違抗。這些天來,他在素貞面前強顏歡笑,人後卻久久扼腕長嘆,除了年邁的雙親,最教他不能割捨的就是那天仙一般美貌溫柔的愛妻。夜晚,他常常在素貞睡熟之後,悄然起身,痴情地看著身邊的素貞,千看萬看總看不夠。他想,此次一去,生死未ト,如不能生還,豈不斷送了她的美好年華?…想到這些,這個剛強鐵漢也不由得落下傷心淚。

張錦和素貞結婚方才五日,朝廷已調集了糧草兵馬,立即便要率兵出征了。

第二天天還未亮,素貞便起身親自下廚房,按當地風俗,為夫君煮了一碗太平蛋,這裡的人都說,出門人吃了太平蛋就可保平安。她端到張郎面前,一直看著他吃完,收拾了碗筷,才打開箱子,雙手捧出嫁前千針萬線繡的那件五彩錦袍,給張錦穿上,在心裡默默祈禱蒼天保佑夫君早日平安歸來。

張錦率領大軍出發後,避開農民軍主力,一路南下,一連走了多天…那在朝中的皇帝以為從此天下太平了,誰知各地告急文書仍不斷報進宮中!皇帝又急又怒,一面又湊集兵馬前去圍剿農民起義軍,一面下令斷了張錦部隊的糧草,逼他與農民軍交戰。

這天,前方探馬報告張錦,農民起義軍調集了各路人馬,要與官軍決一死戰。張錦聞知,五內俱焚。他本不是貪生怕死之人,但想到此番惡戰,自己生死且不論,不知要有多少無辜將士和百姓死於刀槍之下!但是,退兵回師,違抗聖命,也難免一死……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苦思良久,終於拿定主意: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張錦當即召集全體官兵,傳下軍令:“義軍人多勢眾,非我等兵馬所能阻擋。明日交戰,眾將士萬萬不可莽撞,須依我號令行事:我進則全軍奮進,我死則速速後退。我死後,眾弟兄可各自回家重操舊業,與父母妻兒同享天倫之樂。”張錦說到這裡,熱淚盈眶,眾兵士紛紛跪下,表示願與張將軍同生死。張錦揮淚拔出令旗道:“請眾將士遵我號令行事,違令者斬。”眾兵士無不落淚。

第二天,張錦在山下佈下陣勢,再次號令之後,便單槍匹馬衝上前去迎擊農民軍。他無心與農民起義軍作戰,在虛晃了幾個回合後,便拔出寶劍自刎,跌落馬下。遠處的兵士見主將身亡,頓時四散逃走,農民軍也不追趕。等到深更半夜,一個跟隨張錦多年的老兵悄悄回來,把張錦遺體安葬在山腳下的山澗旁。他問明此處是福建境內的屏南宜洋後,便連夜趕往京城去向張家報信。

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此後,這條山潤裡出現了一隻美麗異常的水鳥,一身錦繡斑斕,就和張將軍身披那件錦袍一模一樣,頭上的羽毛也別具一格,彷彿戴著深綠色的頭盔,雙翅上還有兩根高高翹起的羽毛,宛如張將軍身後插的兩把令旗。這美麗的鳥兒見了人也不躲避,總是哀哀地叫著,那聲音十分悽切,彷彿在訴說,又象在呼喚什麼。山裡的人們見了,都十分憐惜它,常常拿東西放在山澗邊給它吃。

且說素貞自張錦走後,日夜焦慮不安,以淚洗面。但在公公、婆婆面前,又要強顏歡笑,盡心侍候,寬慰老人。一天,那掩埋了張錦遺體的老兵回到了京城,將張錦戰死的噩耗傳到柯、張兩家,頓時上下悲聲痛哭,素貞更是哭得死去活來。她換上孝衣,決意終身為夫君守孝。

再說那昏庸的皇帝聞知張錦並非畏罪逃跑,而是身先士卒、戰死沙場時,便假惺惺地傳旨嘉獎,並封素貞為“一品誥命夫人”。哪知奉前傳旨的宦官也是個奸詐之人,他見素貞貌美,為了自己加官進爵,竟然喪盡天良,描述素貞美如天仙,向皇帝進言納妃。荒淫無道的昏君大喜,下旨封柯素貞為貴妃娘娘,召她即刻進宮。柯、張兩家接旨大驚失色,知道聖命難違,只得假意應承,說待素貞守孝七七四十九日滿後,便進宮侍奉皇上。

素貞的婆婆為喪子哭了雙眼,又聽說皇帝要兒媳進宮,氣得一口氣接不上來,睜著眼離開了人世。柯鎮青夫婦聞知,忙趕到張家幫忙料理喪事,對親家公和女兒道:“這家你們不能住了,快收拾東西跑吧。跑得越遠越好。”

素貞和公公出了京城,便日夜往北走,想到最北邊的黑龍江老家暫避一時。年邁體衰的公公經不起一路餐風宿露的勞苦,剛踏上黑龍江的土地,老人就倒下了。他死前一直輕輕地叫著兒子的名字,直至含恨而終。素貞在悽風苦雨中埋葬了公公,心想家破了,人亡了,我就是死了,也要找到張郎,生生死死都要和他在一起。於是,她又轉身回頭往南走。由於連日憂傷勞累,走著走著,她終於體力不支,在蘆葦叢中睡了,夢見自己化為一隻鳥兒,鼓動著雙翼向南飛去…。

就這樣,素貞化成了一隻體態嬌小玲瓏、羽毛灰黑白相間的鳥兒,象披著一身樸素的孝衣。這鳥兒每日不停地向南飛,越過高山,越過河流,越過村莊田野,飛到了屏南宜洋的青山綠水間。它沿著這條山澗上下徘徊移動,發出一聲聲悽切的鳴叫,象在呼喚尋找親人,終於將山潤裡那隻五彩的雄水鳥呼喚出來了。從此,不論嚴寒酷暑,不論日曬雨淋,兩隻水鳥就象相親相愛的夫妻一般,總是親暱地依偎著,形影不離。

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後來,張錦與素貞堅貞不渝的愛情故事漸漸傳開了。人們都說:這麼美麗可愛的鳥兒,該有個名字才好。有人提議:張將軍和素貞姑娘是含怨遭殃而死化為水鳥的,就叫“鴛鴦”吧!從此“鴛鴦”就成了這種美麗水鳥的名字,這條溪也因而叫做“鴛鴦溪”。

春天來了,這對鴛鴦鳥就暫時離開這塊可愛的地方飛到北方黑龍江老家去產蛋,繁衍後代;秋風起了,它們又帶著兒女一起飛回屏南來。鴛鴦每次產蛋二粒,孵出的幼鳥也是一雄一雌,並且長大後和它們的父母一模一樣:雄鳥綠冠錦衣,威武英俊,雌鳥羽毛灰黑白相間,嬌小玲瓏,並且世代恩愛。人們看到這種可愛的鳥兒就想起那對年輕人不幸的命運,大家都象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珍愛它們,小心保護,不加傷害,使它們世世代代地繁衍……

關於"鴛鴦"的傳說,你知道嗎

頂部